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在成都,一半是火鍋,一半是茶館”


火鍋店已經開了

茶館還會遠嗎?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竹椅、矮桌、蓋碗茶……

老虎灶上的茶壺滋滋作響

歇業了近兩個月的人民公園鶴鳴茶社

恢復營業了!

打望已久的茶客們
一開門就坐到了老位置上

沏上一杯愛喝的茶水

好巴適哦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中式建築、湖畔、長廊矮桌子

竹靠椅蓋碗茶、長嘴壺掏耳朵、……


鶴鳴茶社

是成都最老的傳統茶館之一

來這裡喝蓋碗茶、擺龍門陣

是很多老成都人最為愜意的一種生活方式

鶴鳴茶社目前只開放一半

桌子之間還拉大了間隔

而且每桌只能坐三個人

進場的每個茶友都要戴口罩、測體溫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這裡還配備了醫用消毒液

喝茶之前先洗個手

打溼了的口罩

記得丟到廢棄口罩回收桶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地面、茶具、桌椅每天消毒三次

打掃得巴巴適適
來喝茶的都覺得很安心

復工後的週末

來泡杯茶、曬曬太陽

跟好久不見的朋友擺哈龍門陣

美好的生活其實很簡單

“叮叮叮叮”

……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一邊喝茶一邊享受掏耳朵

這是老成都最傳統的悠閒方式

掏耳朵的師傅

穿梭在茶客中間

輕輕一捻手中鐵鉗

發出“叮”一聲清脆的響聲

這便算是和人打招呼

“老闆兒,加點兒茶~”的招呼聲

採耳師傅手中“響鉗”的叮鈴聲

是成都春天的聲音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龍門擺完飢肚腸

鍾水餃,去嚐嚐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開館的不止茶館

還有“餃子館”


鶴鳴茶社旁邊的這家

老字號鍾水餃

可大有來頭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有人專門寫過一首關於鍾水餃的小詩


成都鍾水餃,中華老字號

以姓命名得號,麵食為業興店

光緒年間揚名,荔枝巷中飄香

東山“荊條”紅,川西菜油香

柳城蒜子實,“太和”豆油爽

香菌百草煉汁,糖椒蒜齊提香

精粉成皮薄,精肉制餡嫩

形如月牙喜人,皮薄餡飽汁厚

甜鮮微辣適口,齒頰留香味長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青瓦木門的中式樓房裡

數不清一天要賣出多少碗

帶著紅油香味的鐘水餃

看似簡單的一碗餃子

就收錄在

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最為著名的品種

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兩種

和清湯比起來

紅油水餃微辣、鮮香、鹹中帶甜

吃起來更特別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鍾水餃”


始創於光緒十九年

(1893年)


距今已經126年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老!字!號!!


要說老字號

咱們青羊區可是名副其實的餐飲資源大區

這裡擁有成都近 70% !!

中華老字號品牌和眾多特色餐飲企業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擁有包括寬窄巷子、琴臺路、文殊坊等

眾多特色美食街區

特別是以鍾水餃、龍抄手、努力餐等

為代表的十餘箇中華老字號

四川老字號等餐飲企業

更是聲名遠揚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清明節,人民公園走起!鶴鳴茶社、鍾水餃都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