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新冠疫情影響中美競爭格局——原創 參考消息

俄專家:新冠疫情影響中美競爭格局——

俄專家:新冠疫情影響中美競爭格局——原創 參考消息


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學術負責人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1日在《俄羅斯報》網站發表文章稱,新冠疫情將影響中美兩國競爭格局。文章編譯如下:

“疫情過後世界將會不同”的話語已成老生常談。毫無疑問,如此大規模的事件過去後總會留下痕跡。但是否該預期國際舞臺會發生鉅變?尤其是考慮到,全球隔離並未激起新進程,反而成了在沒有隔離時已展開的舊進程的催化劑。

力量格局的調整不可避免。應對疫情的能力將成為國家生存能力的標誌,這可能也會影響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儘管不是決定性的。

俄專家:新冠疫情影響中美競爭格局——原創 參考消息


▲4月1日,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總統府觀花宮,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同委疫情防控領導委員會舉行工作會議。新華社發(委內瑞拉總統府供圖)

隨後世界政治的意識形態部分很有可能將退居次席。西方有關民主和專制的二分法討論毫無意義,現在這已顯而易見,今後將更加明顯。社會和國家機制的有效性與諸多因素有關,政治制度在其中顯然不佔主要地位。

在國際大政治中,中美對抗走向前臺。如今質變正在發生。

二十國集團(G20)特別峰會表明,今後對於全球問題的解決方案要在國際合作之下進行理解。不預先規定聯合行動,參與者呼籲彼此盡力在奉行本國政策時考慮對外部的影響。換言之,如果可能的話,不要傷及他人。在這種局勢下,中國正在從全球體系的“負責任股東”變為向急需者提供援助的“大慈善家”。這佔據了一貫屬於美國的位置,例如在二戰後西歐的復興時期。但美國的幫助包裝在明確的意識形態之內,中國則尚未將任何社會政治結構強加於人。儘管美國正在遠離“領導地位”,但並未擱置世界霸權思想。因此兩國的競爭在所難免。

中國的世界觀也在改變。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逐漸走向領導地位,中國的自信增強了,但無論中國說什麼、做什麼,外界的預期也在提高。

俄專家:新冠疫情影響中美競爭格局——原創 參考消息


▲3月13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左一)與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右一)出席新聞發佈會。 新華社發(阿爾貝託·林格利亞 攝)

擺脫疫情的中國或從中獲得動力。起初中國感覺被世界孤立,後來中國不但率先克服疫情,而且幾乎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包括那些曾憤怒地否定中國所採取措施的國家。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大國,中國行為的改變哪怕不是根本性的,也會對國際舞臺的平衡帶來顯著影響。

中美競爭是老生常談。直到不久以前還存在一些遏制對抗加劇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很可能將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