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的底气,如何炼成内功?

天晴补屋顶,逆境可远行。


2020年随着疫情的到来,“活下去”成了所有房企最真实的存在,能够正常地活着也成为一种奢望。


危机之下,稳健的龙湖展现出强者姿态。这是过往的沉淀令龙湖集团在危难之中产生了爆发力。


丘吉尔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每一场危机,都是一次压力测试。对于强者来说,危险背后,同样隐藏着机会。


风雨来袭,江湖一时纷乱。谁能更好地活下去?必定是平日坚守自律、苦练内功者。


龙湖的底气,如何炼成内功?


现金流充裕,已实现“融资自由”


水大鱼大、蒙眼狂奔的时代注定一去不复返,回归、重塑成为共识。


在2018年的业绩报告上,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写道。2019年的报告中,这句话被她再次重申了一遍。


正是龙湖的这种克制和自律,让龙湖成为稳健的代名词。


在有些房企狂飙突进的时候,龙湖甚至显得有些保守。


而当潮水退去,危机来临,大家才看到谁在裸泳,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2020年,新冠病毒的侵袭令房企普遍感觉到紧与难,对企业现金流是很大的考验,“活下去”正成为所有房企最真实的存在。


自律克制的龙湖现金流充裕,实现了“融资自由”,在危机之下表现出了爆发力。


2019年龙湖在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同时,负债和借贷成本仍处于业内合理水平。


龙湖的综合借贷为1460亿元,净负债率仅有51%,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为92.52%。


在财务风险控制上,龙湖相当小心谨慎。在1510亿营收的前提下,

持有现金达到609.5亿元,远远高于139.3亿元的一年内到期债务。


龙湖还有着让很多房企眼馋的融资成本。别人都是借钱越来越难,借钱越来越贵,龙湖的财务成本则稳定维持在低位。


2019年龙湖的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54%,远低于全行业的平均融资成本5.7%,比如同为龙头房企的碧桂园借贷成本为6.34%。


在调控收紧,融资成本上升的前提下,借贷成本和现金流成为房企的命门。


这体现出龙湖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极高。


“现金流不是今天才注重的,我们去年下半年就在注重现金流,

所以今年年初1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基本融资。”龙湖董事长吴亚军称。


龙湖的债务控制和融资优势,这都是龙湖很硬的底气。


龙湖的底气,如何炼成内功?


服务引擎发力,收入已超百亿


如今,不确定性成为房企的共同难题。而想要活下去,就要穿越这种不确定性。


面对变局,龙湖既有自己的坚守,也在拥抱变化。


2018年7月,龙湖立过一个“小目标”:希望用不长的时间,将服务性收入从百亿做到千亿。


2019年,“小目标”的起点年,龙湖的服务引擎集中发力,扩张的势头比较生猛。


天街、冠寓等持有型业务收入57.9亿,增长41.5%;龙湖智慧服务加大布局,营收42.8亿。服务型业务收入已超百亿。


这个开始可谓表现不俗,地产开发以外,服务型业务正逐渐在成长为支撑龙湖大船的优势侧翼。


龙湖开启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租房和智慧服务四大主航道齐头并进的时代。


2019年,龙湖集团新开业商场达到10个,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总规模达到39个。这意味着,龙湖商业已经基本完成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全国版图布局。


虽然今年的疫情对实体经济及商业地产有较大影响,但龙湖方面透露,今年仍有信心实现“

全年60亿的租金收入”。


按照规划,2020年龙湖预计有9个商场开业,2021年有10个商场开业,届时累计开业商场将接近60个。


而租赁租房业务方面的冠寓,2019年底已经开业7.5万间,租金收入11.7亿,同比增幅超过150%,位居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指数排行榜第一。


冠寓作为龙湖的主航道业务之一,已经进入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今年的目标是开到10万间,预期收入接近20亿元。


龙湖智慧服务新进入45个城市,基本完成了一二线核心城市和三四线潜力城市的布局,实现营收42.8亿元(合并抵消前约50亿元),

同比实现突破性增长。


过往的沉淀,让龙湖在逆境中展现出力量。


在这次疫情中,龙湖智慧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保障社区安全的同时,还打通了线上社区配送到家的服务。


业绩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吴亚军:基于保有现金流的考量,龙湖的多元化会不会有所舍弃,做出妥协?

吴亚军明确否定。

这些都是我们的主业,都值得强化。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及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中,龙湖长期笃定的姿态,换来了扎实的基本面。


在变局中,龙湖成为房企成功转型的典范。


深耕大湾区,拿地面积增长约160%


龙湖2019年度业绩会上,发布会主题为“谋定、敏行”。


谋长远战略,需顺势而行,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便是充满势能的投资热土。资金、人口正朝着大湾区不断汇聚,市场潜力巨大。


龙湖前瞻性地布局大湾区,并做出深耕的战略。在这片世界级湾区上,

龙湖展现出了后来居上的决心。


2019年龙湖在大湾区拿地面积增长约160%,新进入的城市包括中山、茂名、惠州、江门等,并逐步加强对深圳、惠州、东莞等城市的深耕。


至此,龙湖在大湾区9个重点城市已有数十个优质项目,土地储备达150多万方,权益储备超100万方,货值近千亿。


这也是龙湖继深耕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后,对布局国家级城市群这一战略意图的延续和深化。


未来龙湖将持续加大在大湾区的布局,通过项目公开市场、收并购、商业TOD、以及旧改机会进入。


战略布局为谋定,现金在手可敏行。


“我们做压力测试的时候,就预计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公司能够比较正常的活着。


龙湖董事长吴亚军在2019年报发布会上这样讲到。


2019年龙湖的销售额是2425亿,2020年目标定在了2600亿,保持着一贯稳健的作风。


龙湖一如既往的战略定力,相信会逐步转化为未来持续全面优秀的能力。


船稳方能行远,龙湖能更好地穿越周期,便是很自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