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自刘备兵败夷陵,亡于白帝城后,克复中原的重任就落在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在料理完刘备后事之后不久便打出北伐旗号兴兵北进,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才宣告结束。这六年间蜀国共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皆以蜀国失败告终。当下诸多影视作品都将曹真勾画的极为低能,并极力抬高司马懿,并将其描绘为抗蜀第一功臣。

但实际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被曹真所击退。不仅如此,在蜀军退去之后,曹真已经预想到蜀国不会甘心就此龟缩于川蜀一带,定然还要北伐。于是向魏明帝曹叡请旨,请求领兵攻蜀,以攻为守,但最后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南征,故撤军返回京都,不久病逝。此后才由司马懿接管对蜀军务。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与曹操关系一直不错,秦邵妻子是曹氏是曹操的同宗姐妹。在公元195年时,曹操与袁术部众交战,在一次侦查过程中曹操被敌军哨骑发现并一直追击。万急之时,秦邵称自己就是曹操,却惨遭袁术部将杀害,曹操这才逃过一劫。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战后,曹操深感秦邵恩德,于是将其孤子秦真收为养子,并赐姓曹,于是更名为曹真。曹操十分喜爱曹真,不但悉心培养他,还让他与曹丕一同长大。由此便可以看出曹操视若亲子。当曹操发现曹真勇武过人时,便准备将他培养成一代将帅。

在曹真长大后不久就封他做了虎豹骑中的一名将领。曹操不仅对曹真委以重任,还让他跟随在曹洪和曹休等人身边学习历练。没有战事时,也时常指点他兵法。能够得到曹操悉心指导的儿子仅有曹丕、曹植、曹冲和曹休四人。曹操手下的虎豹骑是曹军精锐中的精锐,百战百胜,无往而不利。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由此可见,虎豹骑不仅作战能力十分强悍,且选拔制度也很严格。这支部队在东汉末年拥有着辉煌战绩,在南皮之战中斩杀了袁绍儿子袁谭、长坂坡之战中击败了刘备大军,不仅如此,虎豹骑也曾大破马超的部队。西凉骁骑天下闻名,以勇猛强悍见长,是当时最好的骑兵部队,诸侯皆惧之。

然而曹操的虎豹骑竟然能够击败马超的西凉骁骑,可见虎豹骑应是东汉末年可号称天下第一的骑兵部队。该部队的最高军事长官皆由曹操心腹担任。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曹操老年濒死之时,曾经与他一同征战天下的宗室亲贵将领如夏侯惇、夏侯渊、乐进等人,大多都已去世。而曹洪、曹仁等人也已年迈,无法再战。曹魏正处于人才凋零的境地。后来曹丕继位称帝,任命曹休为魏国大司马、任命曹真为魏国大将军,曹真自此成为魏廷核心重臣之一。

公元228年,诸葛亮兴师北伐。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洛阳,新帝曹叡继位。此刻旧帝新丧,新帝刚刚登基,诸葛亮判断魏国此时定然朝政不稳,于是抓住这个时机兴师北伐。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刘备自公元223年死后,为防止诸葛亮大权独揽对刘禅不利,于是将蜀中权力一分为二。将军权分与蜀人李严掌管,仅令诸葛亮治理内政。刘备等人非蜀人,是夺刘璋之地才得以建国,自然与蜀人存在矛盾和间隙。加上兵权在蜀人李严手中,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刘备去世之后愈演愈烈。诸葛亮只好通过北伐使蜀人与诸葛亮所带来的荆州将领一致对外,借此来转移国内矛盾

公元225年时,魏文帝曹丕第三次伐吴失败,无功而返。连年征战使魏国国力大大削弱,为北伐创造了良好时机。

魏国一直不注重治理和发展西北地区,而是注重发展冀州等地。所以魏国西部与蜀国接壤的地区比较薄弱,适合蜀国出兵。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诸葛北伐的消息传到魏廷之后引发朝野震动,天水守将姜维开城降蜀,安定和南安两郡也投降了蜀军。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陇右五郡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天水、安定和南安三郡已经降蜀,其余两郡独木难支。

若其余两郡也相继陷落于诸葛亮之手,诸葛亮便可割裂处于魏国统治下的河西走廊地区,曹魏西部领土将全部沦丧。而且陇右五郡距离长安过近,一旦长安被攻破,蜀军可向北、向东、向南出三路大军一步一步吞噬掉曹魏领土。这些战报使曹叡极度不安,决意御驾亲征。令曹真为平西大都督,总揽对蜀事务。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曹真继任后亲自领军前往郿县抵抗赵云军的进攻。斜谷之地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蜀军可穿过斜谷要塞直接进入关中平原。一旦斜谷失守,长安也会受到威胁。诸葛亮虽然是令赵云在斜谷佯攻,但曹真却不得不领兵前往驻防,毕竟斜谷之地十分重要,经不起任何冒险。

到达郿县之后,曹真领兵击败了在斜谷佯攻的赵云军,并将已经降蜀的陇右三郡收复,不仅消除了西线蜀军对长安的威胁,还避免了河西走廊被诸葛亮切断。

此时诸葛亮已经亲率蜀军主力出祁山,曹真判断街亭为蜀军之咽喉,若能够夺取街亭,祁山方面的蜀军必然撤军。于是令张郃领军前往夺取街亭。诸葛亮听闻魏军动向意图加强街亭防守,却错误将街亭的守备任务交给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遵循诸葛亮先前所定部署,很快便使街亭之地落入魏军之手,蜀军第一次北伐大势已去,只好撤军。此战蜀国仅掳走少量的魏国人口,基本上是完败。

蜀军失守街亭撤回川蜀之后,曹真就已经预料到诸葛亮一定会卷土重来,并且判断诸葛亮下次北伐为了打通粮道一定会优先夺取重镇陈仓。于是在撤军返回洛阳之时便令魏将郝昭驻守陈仓,并加强陈仓防御,屯于重兵。次年诸葛亮拉开第二次北伐的序幕,首先攻打的城池果然是陈仓。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因曹真早就在陈仓城部署防御,加上陈仓守将郝昭宁死不降,与诸葛亮血战二十余日,才使诸葛亮久攻不下。第二次北伐又以蜀汉失败而告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将及魏廷大臣皆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而曹真没有与他人一样忘乎所以,也没有忽视西北地区的重要性,而是潜心分析出诸葛亮下次的进军路线并提前部署防御,实在是高瞻远瞩。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公元228年曹休兵败石亭,旧病复发不幸身亡,此时在位的魏明帝曹叡身边文臣虽多,但武将已无人可用,仅剩曹真一人可担大任。故在曹真死去两年后封曹真为魏国大司马,曹真位极人臣,全权把持魏国军事。

受封后的曹真向魏文帝曹叡谏言,认为魏国不应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而是应该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提出应入斜谷攻成都,曹叡同意了曹真的战略部署,但陈群却以战争所耗经费巨大为由反对。曹真听闻此事之后,便更改了作战部署,自己亲率魏军主力入子午谷准备奇袭汉中。令司马懿从汉水进军、令郭淮从斜谷、武威进军。但是因当时正值雨季,大雨冲断了子午谷的栈道,使曹军主力步履维艰,只得撤军。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曹真所提出子午谷奇袭这一计是具有可行性的。因为魏国国力强盛,后勤补给能力也远强于蜀国。再加上魏国部队众多,可以在曹真夺取奇袭夺取汉中之后即刻出兵与其接应,不会成为孤军。如果汉中成功被魏国夺取,蜀汉将元气大伤,并再也无力北伐魏国。虽然因天气关系没有成功,但从此计就可看出曹真过人的胆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自小就被曹操悉心培养的曹真长大后并没有让九泉之下的曹操失望,而且对曹氏政权忠心耿耿。在曹操死后,曹植曹彰等人皆有与曹丕争夺魏王之位之心,然而曹真却全力支持曹丕继位。虽然他并非曹操所生,基本没有继承魏王之位的可能性,但他对魏廷和曹丕的忠心仍然是值得赞扬的。

从诸葛亮首次北伐入手,探析一代“佳人”曹真的军事才能

不仅如此,曹真执掌魏国军政之时,都成功抵御了来自蜀汉的威胁,使诸葛亮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使魏国延续了对河西走廊及西部地区的统治。在面临着诸葛亮连年攻伐的背景下,曹真甚至能够提出伐蜀以解蜀连年伐魏之危的计策,实属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