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宋欽宗趙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長子,宋高宗趙構異母兄。

趙桓生於坤寧殿。初名趙亶,封韓國公,1115年立為太子。

受宋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欽宗與宋徽宗聽信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金兵圍攻汴京,卻無力抵抗。靖康之變時被金人俘虜北去。

1156年駕崩於燕京,終年57歲。

1125年十月,金國在消滅了遼國之後,分兵兩路南下進攻宋朝,直逼宋朝國都開封。

趙佶驚恐地拉住蔡京長子、領樞密院事蔡攸的手說:“真想不到金軍敢這樣長驅直入!”說著氣塞昏迷,跌倒在床下。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受父宋徽宗趙佶禪讓登基,是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

宋欽宗趙桓,優柔寡斷,反覆無常,對政治問題缺乏判斷力。

即位後,立刻貶蔡京、童貫等人,然後重用李綱抗金。十分懦弱無能,優柔寡斷。聽從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向金求和。

1126年正月,金軍渡過黃河,京師開封開始戒嚴。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宰相白時中、李邦彥說都城守不住,只有避一避。李綱反駁說:“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都城堅固?而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都在這裡,怎能丟掉呢!之計,應當整頓軍馬,團結軍民,堅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師。”趙桓問:“誰能擔任統帥,指揮抗金?”李綱答:“白時中、李邦彥雖然未必熟悉軍事,然而身為宰相,撫慰將士,抵抗金兵,乃是他們倆人的職責。”白時中十分生氣地說:“李綱莫非不能率兵出戰嗎?”李綱堅定地說:“陛下不嫌我懦弱無能,讓臣負責軍事,我願以死相報!”於是,趙桓任命李綱為東京留守,負責保衛東京,抵抗金軍。

正在這時,內待前來催促說,皇后已經準備好動身離開開封。宋欽宗趙桓一聽,臉色都變了,急忙離座說:“朕不能留在這裡了。卿等不要留我,朕要同皇后一起啟程。”李綱跪下,一邊流淚,一邊磕頭,以死挽留趙桓。趙桓的心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他對李綱說:“朕今接受卿的請求留下來。治兵禦敵之事,由你全權負責,萬萬不可稍有疏忽。”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當天夜裡,宰相白時中、李邦彥連夜進宮,又勸宋欽宗趙桓儘早離京,趙桓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動身。第二天早上,李綱入朝,走到午門,看見禁衛軍整裝待發,皇上的乘輿也準備好了。李綱知道趙桓又改變了主意,他著急地大聲問禁衛軍:“你等究竟願意留下守衛宗廟社稷,還是願意隨皇上逃跑?”禁衛軍齊聲答道:“父母妻子都在這裡,願死守京城!”

聽了禁衛軍的答話,李綱急忙入宮對趙桓說:“陛下已答應留下,怎麼忽然又要啟程了?六軍父母妻子都在這裡,願以死守城。陛下強迫他們護駕出走,萬一中途四散回都,誰來保衛陛下?況且金兵已經很近,探知乘輿尚未走遠,用健馬快追,怎麼抵擋得住?”趙桓這才醒悟過來,下令召回皇后。為了穩定人心,李綱立即曉諭軍民說:“聖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禁衛六軍一聽留下堅守,一齊高呼“萬歲!”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趙桓卻接受了李邦彥的意見,派使者前往金營商議割地求和。使者走到半路,碰上金軍的使者吳孝民,於是宋朝使者又領著吳孝民回到開封。金軍使者吳孝民對趙桓說:“上皇已經禪位,過去的事情不必計較了。請少帝(指欽宗)同大金重新結盟修好,派遣親王、宰相前往我軍請和。”趙桓問大臣們道:“誰可以擔任去金營請和的使者?”李綱請求派他前去。趙桓說:“你身負守城重任,國家安危,系卿一身,豈可離開?讓李梲去吧。”李梲(音:卓)是樞密院的長官。

李梲等到了金營,嚇得什麼都不敢說,只是領回了金軍提出的議和條款:給金軍五百萬兩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尊稱金帝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把金軍送過黃河。李邦彥等極力勸趙桓接受這些條款。國庫早已空虛,哪有那麼多金銀?只好下令在京城盡力搜刮,搞得家家不安,人人驚恐,全城亂紛紛,朝野鬧哄哄。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康王趙構對宋欽宗趙桓說:“敵人一定要求親王作人質,臣為宗社大計,難道能推辭避讓嘛!”趙桓一聽很高興,就派他和宰相張邦昌前往金營。

康王趙構出發之後,各地援軍陸續到來,共有二十多萬,而金軍只有六萬多人。李綱等指揮宋軍同金軍交戰,互有勝負。金兵已經得到三鎮和不少賠款,看到勤王的宋軍陸續來到京城,只好在這年二月趁勢退軍,東京得以保全。

早在金兵南渡黃河時,太上皇趙佶就倉促出城逃避,先逃到毫州,再逃到鎮江。金軍退走以後,趙桓派李綱去接趙佶回京。四月間,太上皇趙佶回到京師。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金軍北退後不久,他罷免了李綱。迫於朝野內外的壓力,也殺掉或貶黜了蔡京、童貫等六賊臣子。

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發動大軍進攻宋朝。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兵部尚書、尚書右丞、同知樞密院的孫博,僅憑一句“郭京楊適劉無忌”的詩句就在近衛中訪得一位郭京,並委以軍事重任。郭京聲稱能施六甲法,只要用7777人就能將金兵擊退,生擒兩位主將。朝廷對此深信不疑,封他為成忠郎,賞賜大批金泊,讓他招募兵士,郭京招兵只要八字符合六甲就可以。

靖康十一月二十二日,金軍攻通津門、宣化門,宋軍出戰不利。郭京於二十五日出兵,他下令全部守軍下城,然後大開宣化門出戰,自己與張叔夜坐在城樓觀戰。出城宋軍受到金軍四面夾擊,死了大半,餘眾逃回,緊閉城門。郭京對張叔夜說:“我的自己下去做法”,但下城後就帶著殘兵向南逃跑。金兵登上空無一人的城牆,勢不可擋,儘管張叔夜等拼死抵抗,開封城於當天就被攻陷。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由於連著下雨飄雪,天氣嚴寒,加上士兵伙食很不好,衣服單薄,兩手凍僵,拿不住兵器,宋軍軍心渙散,三萬禁衛軍逃亡了一大半,趙桓束手無策。

金營的宗翰、宗望對何慄說:“自古以來,有南就有北,兩者不可缺。只要答應割地,就可以議和,不過必須請太上皇親自前來商議。”何慄以為自己議和有功,高高興興回去奏報宋欽宗趙桓。太上皇趙佶沒有這份膽量,趙桓不得已,無奈痛哭一場,只好以太上皇受驚過度、痼疾纏身為由,由自己代為前往。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欽宗到金營後,金軍統帥卻不與他相見,只是派人索要降表。欽宗不敢違背,慌忙令人寫降表獻上。而金人卻不滿意,並命令須用四六對偶句寫降表。欽宗迫於無奈,說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計較了。大臣孫覿反覆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滿意。降表大意不過就是向金俯首稱臣,乞求寬恕,極盡奴顏婢膝之態。

呈上降表後,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來,欽宗苦苦懇求,金人方才不再堅持。接著,金人在齋宮裡向北設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盡臣禮,宣讀降表。當時風雪交加,欽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淚。投降儀式進行完畢,金人心滿意足,便放欽宗返回。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欽宗自入金營,備感屈辱,於無奈之下做了金人臣子,回想起來,悲痛難抑,不知不覺間淚已溼巾,至南燻門,欽宗見到前來迎接的大臣和民眾,便嚎啕大哭。這是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還有眾多臣民惦記自己的安危。行至宮前,他仍然哭泣不止,宮廷內外更是哭聲震天。欽宗初赴金營,歷盡劫波,三日後歸來,恍如隔世。

欽宗剛回朝廷,金人就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這簡直是漫天要價。當時開封孤城之中,搜刮已盡,根本無法湊齊。欽宗已被金人嚇破了膽,一意屈辱退讓,下令大括金銀。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金人索要騾馬,開封府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7000餘匹,京城馬匹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欽宗不敢怠慢,甚至讓自己的妃嬪抵數,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眾。

關於金銀布帛,欽宗深感府庫不足,遂令權貴、富室、商民出資犒軍。所謂出資,其實就是搶奪。對於反抗者,動輒枷項,連鄭皇后孃家也未倖免。即便如此,金銀仍不足數,負責搜刮金銀的梅執禮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處死,其他被杖責的官員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盡者甚眾,開封城內一片狼藉蕭條景象。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儘管以欽宗為首的北宋朝廷如此喪心病狂地奉迎金人,但金人的要求仍沒有得到滿足,金人揚言要縱兵入城搶劫,並要求欽宗再次到金營商談。欽宗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上次身陷金營的陰影尚未散去,新的恐懼又襲上心頭,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此時,李若水等人也慫恿欽宗前往,欽宗終究不敢違背金人的旨意,不得不再赴金營。

欽宗到達金營後,受到無比的冷遇,宗望、宗翰根本不與他見面,還把他安置到軍營齋宮西廂房的三間小屋內。屋內陳設極其簡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覺的一個土炕,毛氈兩席。屋外有金兵嚴密把守,黃昏時屋門也被金兵用鐵鏈鎖住,欽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動自由。此時正值寒冬臘月,開封一帶雨雪連綿,天氣冷得出奇。欽宗除了白天要忍受飢餓的折磨外,晚上還得忍受刺骨的寒風,輾轉反側,不能入睡,想著眼前這一切,心如刀割,淚如泉湧。轉瞬之間,欽宗從貴不可及的皇帝淪落為金人的階下囚,的確令人同情。然而,這一切都是他與其父徽宗一手造成的。

囚禁中的欽宗度日如年,思歸之情溢於言表。宋朝官員多次請求金人放回欽宗,金人卻不予理睬。靖康二年二月五日,欽宗不得不強顏歡笑地接受金人的邀請去看球賽。球賽結束後,欽宗哀求金帥放自己回去,結果遭到宗翰厲聲斥責,欽宗嚇得毛骨悚然,遂不敢再提此事。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金人扣留欽宗後,聲言金銀布帛數一日不齊,便一日不放還欽宗。宋廷聞訊,加緊搜刮。開封府派官吏直接闖入居民家中搜括,橫行無忌,如捕叛逆。百姓5家為保,互相監督,如有隱匿,即可告發。就連福田院的貧民、僧道、工伎、倡優等各種人,也在搜刮之列。到正月下旬,開封府才蒐集到金16萬兩、銀200萬兩、衣緞100萬匹,但距離金人索要的數目還相差甚遠。宋朝官吏到金營交割金銀時,金人傲慢無禮,百般羞辱。

自欽宗赴金營後,風雪不止,汴京百姓無以為食,將城中樹葉、貓犬吃盡後,就割餓殍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餓死、病死者不計其數。

金人仍不罷休,改掠他物以抵金銀。凡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成樂器以至百戲所用服裝道具,均在搜求之列。諸科醫生、教坊樂工、各種工匠也被劫掠。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瘋狂掠奪婦女,只要稍有姿色,即被開封府捕捉,以供金人玩樂。當時吏部尚書王時雍掠奪婦女最賣力,號稱“金人外公”。開封府尹徐秉哲也不甘落後,為討好金人,他將本已蓬頭垢面、已顯羸病之狀的女子塗脂抹粉,喬裝打扮,整車整車地送入金營,弄得開封城內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欽宗被廢為庶人。七日,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營。當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時,隨行的李若水抱著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還罵不絕口地斥責金人為狗輩。

金人惱羞成怒,用刀割裂他的咽喉,割斷他的舌頭,至死方才絕聲,可歌可泣!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北宋滅亡後,金人冊封一向主和的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權。

在撤退時,金人還燒燬開封城郊的房屋無數。“東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漢上,北至河朔”,在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區,金兵“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里”。這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罪行滔天,令人髮指。

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撤退。

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

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被金人擄去的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北宋王朝府庫蓄積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慘烈的災難,給宋人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傷痛,也成為此後歷朝志士仁人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

趙佶一行路悽悽惶惶,受盡屈辱折磨。1127年四月五日,趙佶見到韋賢妃等人乘馬先行而去,竟不敢吱聲,不覺五臟俱裂,潸然淚下。

四月七日,趙佶妃嬪曹才人如廁時,被金兵乘機姦汙。適逢大雨不斷,車皆滲漏,宮女到金兵帳中避雨時又被金兵姦淫,死者甚多。趙佶長吁短嘆,卻無可奈何。北上途中食物匱乏,又連日風雨大作,宋俘餓殍滿地,慘不忍睹。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趙桓出發時,被迫頭戴氈笠,身穿青布衣,騎著黑馬,由金人隨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但受盡旅途風霜之苦,還備受金軍的侮辱。

趙桓時時仰天號泣,輒被呵止。日暮宿營時,金兵“縶帝及祁王、太子、內人手足並臥”,以防逃跑。四月十日,自鞏縣渡黃河,駕車的人對隨行的同知樞密院事張叔夜說,將過界河,張叔夜悲憤難抑,仰天大呼,扼吭而死。

過太和嶺時,趙桓等人都被縛在馬背上。七月二十日,趙桓、趙佶在燕京相見,父子抱頭痛哭,悲憤不已。趙桓原以為生活可以就此安定,不料九月,金人又將趙桓父子遷往更遠的上京(今黑龍江阿城)。因為南宋勢力漸強,金人怕其奪回趙桓父子,使自己在同南宋的交涉中失去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樣,趙桓父子不得不再次承受顛沛流離之苦。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1128年八月,趙桓、趙佶二帝抵達上京,金人命他們身穿孝服,拜祭金太祖阿骨打廟,這被稱為獻俘儀,實際上是以此羞辱北宋君臣。

逼著他們父子到乾元殿拜見金太宗完顏晟。接著,金太宗封趙佶為昏德公,趙桓為昏德侯。這也是中原皇帝玩過的把戲,隋文帝滅陳,封陳叔寶為長城公;宋太祖滅南唐,封李煜為違命侯。韋賢妃以下三百餘人入洗衣院,趙桓的皇后朱氏不堪受辱,投水而死,男子則被編入兵籍。

金人又將趙桓、趙佶二帝趕至荒涼偏僻的邊陲小鎮——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他們從此就居住於此,直至去世。

生活稍微安定後,趙佶又有了讀書寫詩的雅興。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宋徽宗喜好讀書,有時竟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讀了唐代李泌的傳記後,知道李泌為國盡忠,復興社稷,後被奸佞嫉恨。趙佶讀後感觸頗深,並令大臣抄寫一份,賜給韋賢妃。

在五國城期間,宋徽宗趙佶還與宋欽宗趙桓在宴會上飲酒賦詩,自然是寄厚望於趙桓。宋徽宗趙佶平生愛好寫詩,再加上做囚徒的傷感,也流溢於詩詞之中。被流放期間,趙佶寫詩較多,但流傳下來的僅有十幾首。其中,《在北題壁》流傳最廣:“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趙佶與趙桓的孤獨、淒涼之感躍然紙上。”

宋徽宗趙佶在五國城生活了三年,1135年病死,死後屍體被金人燒做燈油。

宋欽宗趙桓異常悲痛,身心受到沉重打擊。宋徽宗死後,宋欽宗同其他宋俘仍囚禁在五國城。

1141 年二月金國在為宋欽宗授新封號的同時,在金上京賜給宋欽宗一處上等房舍,後來將宋欽宗及身邊的妃嬪、子女一同遷到了金首都上京城居住。

1142年三月,宋金關係有所緩和,韋賢妃連同裝有宋徽宗、鄭皇后、邢後梓官的十餘輛牛車踏上了迴歸南宋之路。她離開時,趙桓挽住她的車輪,請她轉告宋高宗趙構,自己若能迴歸南宋,當一太乙宮主足矣。此時,趙桓還沒遷到了金首都上京城居住。

1156年六月,五十七歲的宋欽宗去世。宋欽宗趙桓的死因是:金海陵王完顏亮命宋欽宗出賽馬球,趙桓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死。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得知宋欽宗趙桓死去的消息後,宋高宗趙構表面上痛不欲生,內心卻為無人威脅自己的皇位而暗自高興。

宋欽宗在位僅一年多時間,卻走馬燈似地拜罷了二十六名宰執大臣。其中對危局產生關鍵性影響者,則是耿南仲、李綱、种師道等人。一些重要的救國之策不被宋欽宗採納,而一些重要誤國之謀卻又被宋欽宗採納。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蘇先生讀史 |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優柔寡斷,反覆無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