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哲学书单是什么?

三叔小记


前段时间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上看到陈嘉映老师的一个访谈,他对于一些事物事情的认识确实通透,有一种穿透式的眼光,思想是深刻的,但同时话语方式又是一般人感觉亲切的。这大概是我自己阅读哲学里感受最亲切的一种。陈老师的一系列书,各位均可找来看看,像最近再版的《哲学·科学·常识》,以及前年出版的《何为良好生活》,均是能够给人带来启发的佳作。按这个线索,大概会有一条哲学书单,这个书单里最重要的五本书如下:

1、威廉斯《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这本书是陈嘉映老师翻译的,译本非常精彩,“理性反思有其力量,但反思的力量有其限度”,这一深度地对于哲学的反思,或许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视域的变化。

2、萨特《词语》,这本书又名“文字生涯”,是萨特的部分自传性文字,读到这本书是在大学时候,“一个完整的人,他由一切人构成,又顶得上一切人,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与他相提并论。”那种启示性的文字对于当时的自己有强烈的触动。

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已经成为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形象,“他”对于世界的观察,乃至某种程度的拯救,如“唐吉坷德”一般,如“西西弗斯”一般,周而复始。

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作品有一定门槛,但是他对于语言的革新可以说是彻底的,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巴别塔”之后最重要的语言革命。读过他的作品,或许就会看到现在的遍地陈词滥调。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这本书是康德作品里相对容易读的一部,他对于道德伦理的认识极大启发了我,“康德”是一条通往自由的路。


老李有刀


快速进入正题,哈哈。

[希腊]4

1.柏拉图《理想国》《对话录》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工具论》


[德国]14

3.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

4.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

6.黑格尔《小逻辑》《精神现象学》《美学》

7.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8.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9.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林中路》

[法国]14

11.笛卡尔《方法论》《第一哲学沉思录》

12.伏尔泰《哲学通信》

13.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14.柏格森《创造进化论》《时间与自由意志》

15.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戒》

16.萨特《存在与虚无》

17.加缪《西西弗神话》

18.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基础》

19.勒庞《乌合之众》

20.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英国]9

21.培根《新工具》

22.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23.休谟《人性论》

24.亚当·斯密《国富论》

25.罗素《西方哲学史》《权力论》《哲学问题》

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

[奥地利]2

27.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丹麦]1

28.克尔恺郭尔《非此即彼》

[荷兰]1

29.斯宾诺莎《伦理学》

[瑞士]1

3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我现在正在读的是《乌合之众》和《西方哲学史》。


还有一些虽然在列,但这辈子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完,比如《存在与虚无》,太太太干枯了好吗!感觉读完会神经衰弱的😂😂😂

另外有些影响非常大,但是!有毒,比如《君主论》,这种不能读……


辟玉合子


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phy,来源于希腊文,本意是“爱智慧”,所有意愿在看到现象之后再去追问背后的原因,并且只依托于自己的理性、非找到合理的解释之后不放手的行为,就是爱智慧,也就是哲学。

哲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这几本书可能会让你对哲学有所了解。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这本书有关哲学史的叙述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之演变搭上线,哲学因而能够不被架空成学究的观念游戏,无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学至少因此而变得比较可读起来。同时它也提示出了另一个重点,那就是哲学是有用的。



《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拟的、假托的,实际上就是柏拉图的代言人。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纯粹理性批判》--伊曼努尔·康德

该书首先确定了人的认识的形式和范畴,然后论证这些先天的形式和范畴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超验的本体——自在之物。认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不是人有限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所以得出结论,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该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本书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生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普通的知识背景,提供有人生死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慧”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

《黑格尔辩证法》--黑格尔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真正“合理内核”正是他吸收了培根、洛克等归纳派的思想,而用于修正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的思想。他的辩证法是反基础主义的(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是基础主义的,即他们主张用普遍原理为知识奠基),即他认为并不能象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所说的那样,能够一次性的找到普遍公理,然后以其作为理论的基础。这表现在他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发展思想。


璐子娱说


(存在与时间),(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哲学观念)、(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悲剧的诞生),(逻辑哲学研究),(纯粹理性批判),(人性论)(沉思录)、(形而上学),(柏拉图对话录)


苏格拉底人生之思


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全集,人大出版社

康德著作全集,人大出版社

叔本华系列,上海人民,韦启昌译

尼采著作全集,人大出版社

卢梭全集,商务印书馆,李平沤译

罗素文集,商务印书馆

斯宾诺莎文集,商务印书馆

海德格尔文集,商务印书馆

黑格尔全集,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叶秀山主编,江苏人民

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汉译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系列


密涅瓦的猫头


一份有关存在主义的几个人和书单:谢谢研究生生涯让我认识了这么多的好书。

萨特《想象》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评》1960

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什么是文学》1947;

柳鸣九的《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作家到处遇到的只有他的知识,他的意识,他的谋划,总而言之他只遇到他自己。/最美的杂乱是艺术的效果。)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真理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解释》《论人道主义》《林中路》《形而上学导论》[/cp]


春和也景明


哲学是就是人类的好奇心,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久了,就会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熟视无睹。然而那些我们常常自以为不证自明的事,背后往往存在着惊人的原理。对于哲学,我们都是门外的学生,所以我的书单都以入门为主,比如《苏菲的世界》《不疯魔不哲学》,综合类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个人比较偏爱叔本华,鸡汤版的是《人生的智慧》,专业版的是《作为表象的意志世界》,近代以来名声比较大的尼采就是权力意志影响了希特勒哪位,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一般读者认为叔本华认为人在痛苦和无聊中徘徊是极端的悲观,其实远远谈不上,他只是在阐明人类世界的真相,关于尼采的你可以看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最近存在主义比较火,你可以看看《存在主义的咖啡馆》。


贪餮


如果说我有什么哲学书单 那是拔高了自己 我个人认为自己没有体系化的哲学思想 一定要有 那也基本就十几本小说与自己的经历与感悟 《知行合一》《人性的弱点》《易经》《遥远的救世主》《发现未知的自己》《大败局》等,杂乱无章。


各看风云


《纯粹理性批判》《金刚经》(或者《心经》)《解深密经》《集量论略解》(或者《集量论解说》)《佛教逻辑》《实用主义》《科学与假设》《爱因斯坦文集》《妙法莲华经》《摩西五经》《道德经》。


宝灯111


首先,从史和概论入手。在脑中建立哲学框架,唯物唯心,可知不可知,矛盾,实践……

西方视角罗素《哲学大纲》

儒家视角唐君毅《哲学概论》

罗素《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其次,看完史和概论再入手哲学原著。

西方按照哲学史所说顺序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的原著一直看,著作太多的可以选择一些精选集看。但不要只看别人的导读或梗概。

中国方面先儒家四书五经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礼易春秋,哲学重点为《中庸》和《周易》。儒家后线有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重点是宋明理学的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一众著作。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哲学重点为道家,《老子》必背。墨家、名家的辩证思想,法家的性恶哲学基础,阴阳家的自然思想,都应当有所涉猎。

在中西哲学都读完后可以读现当代学术著作,有各种前沿哲学杂志刊物、学术论文。今人的一些对哲学的整理书籍可以选择看一点。

在以上读完之后仍觉不满足,还有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即东方印度体系,重点在佛学。佛家十三经必读,佛家和中国关联甚大,在中国更多表现为禅宗哲学。

以上全部。读这些都要带着批判性,带着自己的感知经验、理性思考去阅读,目的不是做哲学的搬运工,而是智慧的热爱者。所有哲学问题看似与生活天上地下,实则是每个人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明晰指向。所学所思的哲学知识、思想若能内化到自我心灵,诚意正心修身,让理性足以控制感性和动物性,让性格趋于中庸,最后知行合一,达到自己内心所追求的某种东西,才能算得上真正地学习了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