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其人、其書、其道


鬼谷子其人、其書、其道

一、鬼谷子其人

關於鬼谷子的傳說與猜測很多,歷史上眾說紛紜,至今都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有人說鬼谷子這號人物根本就不存在,虛構的;有人說鬼谷子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多個人;還有人說,鬼谷子不是人,而是鬼……

這些同學可能上歷史課的時候開小差了,因為史太公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就給出了答案。我們來看看《史記》中關於鬼谷子的話是怎麼說的。當然,《史記》中並沒有鬼谷子的傳,而是作為縱橫家蘇秦與張儀的老師出現。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蘇秦跟張儀都跟鬼谷先生學道術。

很顯然,司馬遷是肯定了鬼谷子的存在。司馬遷何許人也,掌握書寫歷史筆桿子的人,凡是能夠做上史官的人,都具備高度的嚴謹性,不會無中生有,無端臆想猜測,把不確定的事情隨意寫上史書。

這裡面有一個知識點,古代是惜字如金,因為古代是用竹簡刻寫,所以史官只會把重要的治國理政的事情跟人物記錄下來,以便於後代皇帝學習如何治理政務,安百姓平天下。並不會把亂七八糟的事都寫上去。

打個比方,你要寫本家訓,以傳承後代。你會把那些明星八卦緋聞都寫進去嗎?不會。而寫這些花邊新聞的都是誰寫的?民間寫手。這些民間寫手寫的俗稱野史。就好比現在的自媒體人,就是民間寫手嘛,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所以,鬼谷子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存在的。《隋書·經籍志》:“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隱於鬼谷。”關於鬼谷子的記載,並不多,因為鬼谷子是位深隱深山的隱士,他要操縱天下格局,左右歷史走向,自然要隱於幕後,不能顯於人前,更不可能被別人隨便就來個“人肉搜索”。

鬼谷子自己在《鬼谷子》這本書也說了:“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大化者,就是善於道者,與無形俱生,什麼是無形?好好體會一下。

所以,關於鬼谷子的個人資料,不是少得可憐,是幾乎沒有。就連鬼谷子的姓名,什麼王禪、王詡等,都是後人給安上去的名字。還有學者考古得出結論,說鬼谷子不姓王,而是姓劉。也有人說,鬼谷子就是姓鬼……

鬼谷子白了一眼這些“學究們”,你們說我姓啥我就姓啥啊,我還說你們姓屎呢。

關於鬼谷子的身份信息的考證,我們不是學者就不用操那個心了,我們只需要知道有這麼一號牛逼哄哄的人物即可。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學習他留傳給我們的思想著作。

二、鬼谷子其書

首先說一下,鬼谷子的著作有哪些:《鬼谷子》《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轉丸》《胠亂》。其中《鬼谷子》十二篇,《本經陰符七術》七篇,《持樞》是孤殘篇,不全。《中經》一篇,最後兩篇《轉丸》和《胠亂》已經佚失。

加起來,總共是二十三篇,現已失傳兩篇,還有一兩篇是不齊全的。這就是鬼谷子的道術著作。別看只有這二十幾篇文章,但連起來就是一個經天緯地的道術大系統大體系,用之則能縱橫天下,捭闔風雲。

正是因為鬼谷子把這麼驚人的道術出了書,傳於世,所以對於統治者而言,這簡單就是“造反寶典”,教人“陰謀詭詐”,使不得啊。於是將其列為“禁書”,所以關於《鬼谷子》這本書的記載也是少之又少。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人,但他的書《鬼谷子》直到隋朝才被人翻出來。

有一個人大家都耳熟能詳,那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這傢伙質疑《鬼谷子》這本書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他質疑的依據是什麼呢?

他說,如果戰國真的存在鬼谷子這號神人,他又寫了一本奇書《鬼谷子》,那麼這麼重要的著作不可能不流傳啊。只要流傳,一定會被史學家記錄在冊。司馬遷那傢伙,也只是一筆帶過的提了提他教出了兩個傳奇弟子,但也沒提到他寫了一本叫《鬼谷子》的書啊。

不信?大夥來看看,漢代史學家劉向、班固在他們的《說苑》《戰國策》《漢書》等著作中,也沒有收錄過《鬼谷子》這部書。可見,就連他們也不知道鬼谷子這本書,請問,你叫我怎麼相信真的有本鬼谷之書存在?

哇,憑柳宗元這傢伙在唐朝時的名望與學識,這一質疑的殺傷力就像是向鬼谷子本人扔了一枚氫彈!一下子就炸鍋了,那些原本深研《鬼谷子》的學者也跟著惶惑起來。一時間,鬼谷子的人設幾乎崩塌了,由人變成了鬼……

學者們頓時熱鬧起來,也開始加入了質疑的浪潮。然後各種嚶嚶嗡嗡的爭論就出來了,有人說《鬼谷子》是偽作,不是鬼谷子本人寫的,而是他的徒弟蘇秦寫的,然後假借師名而已。也有人說是某個縱橫後輩寫的,有人說是魏晉時代某個無名氏寫的……

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爭論來爭論去,最後還是趨於一致的認同:此書就是鬼谷子寫的。

近代還有學者研究說,《鬼谷子》前六篇從捭闔到忤合篇是鬼谷子本人寫的,而從第七篇揣篇到十一決篇是蘇秦寫的。《本經》是鬼谷子寫的,而《符言》《持樞》《中經》則是其他人寫的。他們是根據文章間音韻的一致性來作為判斷依據。

有些學者呢,就是吃飽了撐的,因為不要幹活,天天做學問,沒問題也要整些問題來驚豔大眾。甚至以顛覆聖賢為一個學術路子,搏眼球,譁眾取寵,標新立異,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學術權威。

大家千萬不要傻到說,學者說的就一定對,因為人家一輩子都在研究這個東東。農民一輩子都在種田,怎麼沒搞出雜交水稻?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說的就一定對,因為人家能夠做到那個位置,眼光智慧必然要比我們高……

咱們也不扯太遠了,直接講道理。只有道理通了,才是對的,不通道不通理,說再多都是錯的。地球圍繞太陽轉,這個道理,這個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首先,在我們中國古代,道術這個東西是講傳承的,傳承是有戒規的,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傳道。在古代,只有那些得道之聖人才配學習以及擁有這些秘不外傳的經世道術。這些道術都被控制在皇家的典藏室裡。

因為道術就是用來治理天下的,只有帝王師像岐伯老子這樣的人,才能掌握傳承。不然隨意被大眾拿去瞎琢磨,你整一套他整一套,這個天下就亂了。所以老子在《道德經》說到要“絕聖棄智”,就是要杜絕一些妄人的邪說擾亂天下。

《鬼谷子》這種這麼厲害的外交道術,當然是秘傳的一部分,所以這樣的書不被眾人所知是必然。後來到周朝王子朝攜王室典籍奔楚,途中這些典籍遺失了。周朝的衰弱,道術傳承環節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導致皇家官學下逮庶民。

老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開始向民間傳道。後面就形成了老學五派,鬼谷子、蘇秦、張儀是其中一派。其間的道術傳承,是三皇古聖之道傳老子,老子傳關伊子,關伊子傳鬼谷子,鬼谷子傳蘇秦張儀。

莊子在《莊子》一書中針對這個道術傳承崩潰的情況也寫道:“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

莊子這段話,就是說天下之妄人,趁道術崩潰,都撿著道的碎片,各自為戰,各成一派,都有自己的治理主張,都認為自己的是對的,別人的是錯的,相互排斥攻伐。自所謂的百家爭鳴之後,道術已經被撕為碎片,天下再也回不到上古三皇那樣純之又純的美好時代了。

所以,秘傳這一條,是很多學者所忽視的,也由此他們的學術漏洞百出。看看張良,黃石公傳給他的道術《素書》,他寧願帶進墳墓,也不願留給子孫。為什麼?

一是當時的環境,劉邦剛得天下,需要安穩長治,所以不能讓這麼厲害的道術流落民間,以防落入居心叵測之人之手。二是可能他的子孫中,也沒有哪個符合他傳道要求的人,沒有可傳之人,所以就帶進了墳墓。

古道術的傳承秘戒是非常苛刻的,不能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會遭殃;但如果遇到合適的人不傳授,也會遭殃。可見,張良大概是沒有遇到可傳之人,這種可能性更大。

從道術秘傳這一點來看,《鬼谷子》不為人知才是正常的。但天下越來越亂,很多原本秘傳的道術,都被公開了出來。即使是這樣,絕大部分人也看不懂,因為要掌握那麼厲害的道術,對人的心智要求是非常高的。天賦這關就把99.99%的人都篩出去了。現在很多市場上解讀經典的書,簡直是不堪入目。

第二點,正因為一些秘傳的道術著作太過於嚇人,甚至一本書就可以造成天下大亂,所以這些書被列為禁書,不被記錄在冊,只供少數高層學習掌握傳承,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點,古人說真人真言,只有真人才能寫出真言。並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寫出那麼厲害的文章,也絕不可能幾個人共同出智出力就能寫一本真言出來。別說三個臭皮匠,即使是一萬個臭皮匠也頂不過一個諸葛亮,為什麼?因為品種不一樣啊!天賦不行,再努力一萬年都是白搭。

所以我們讀經典,去辨別經典的真偽與價值,不是聽考古學家看似邏輯嚴謹的瞎扯淡,最重要的是看義理,是不是通,是不是與天地之道天地之理一致。如果是,那就是真的,如果讀起來漏洞百出,那很顯然是個笨人寫的書,趕緊扔。

還有些笨人竟然以考古挖墳墓的朝代時間前後,來辨別真偽,或者哪本更接近原著。比如《道德經》考古就發現很多個版本。那些“學究”,那些笨人呢,就以朝代最前面的為真本,完全不顧義理上是不是通,是不是合道。

這些人就莊子嘲笑的那種不知大道的蟲子,學究,井底之蛙,只見一葉不見泰山。大哥,以前的典籍流傳,是靠人手抄的!花錢請的那些笨蛋因為不通經典,水平有限,抄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在歷代整理過程中,因為線繃斷了,竹片排序錯了,插入了其他的也是有可能的。

你怎麼知道你挖出來的那個墳墓的版本,不是別人抄錯的那本,或者說被別人修改過的那本呢?

所以,學習的根本是以通道通理為根本,多個版本的可前後左右對比,看通不通。不要唯版本論,唯學究論。一般從通用通行的版本入手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鬼谷子》是一本可縱橫天下、捭闔風雲的書。既然它流傳了下來,又那麼厲害,我們就要學習裡面的智慧,掌握裡面道術,為己所用,用於當下,以立功立事。

那麼,《鬼谷子》這本書,究竟都講了哪些經世道術?

三、鬼谷子其道

鬼谷子所授何道術?這就要從《鬼谷子》以及《本經陰符七術》這兩本書來學習與領會。

先講《本經陰符七術》,這本書講了這麼一個秘訣:道生神,神生智,智生能,能生功。我們要做事謀事成事,需要智力與能力。智力從何而來?養神。如何養神?無為合道。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詞,叫“神存兵亡”。通俗來理解,我都不用動手,用我的神氣就能消滅你。最直觀的體驗,就是《莊子》裡那個“呆若木雞”的典故,“呆”不是傻,而是一種“神盛”的狀態。神盛,對手都被嚇的不敢進攻了。

再舉一個例子,當年楚武王三度伐隨,第三次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未到隨國楚武王就死了。這種悲憤之情迅速傳導到整個軍隊,注意是悲憤,而不是悲哀。於是乎,每個士兵都像天神附體,氣若山河,前所未有,隨軍只抵抗了一場,直接被這種軍勢神氣嚇破膽,然後直接宣佈投降。

再舉個例子,有的人一站在你身旁,你感覺瞬間被別人包裹住了,動彈不得,氣都不敢喘,說話的聲音都要變了,原本還理直氣壯的一下子就歇菜了。這就是鬼谷子說的盛神勝弱神。

你想啟智嗎?你想提高自己的智力,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嗎?那就扔掉市面上那些所謂教人開發潛能的垃圾書,一心一意的研讀《本經陰符七術》,直到通透。當年蘇秦第一次出山鎩羽而歸,然後埋頭研讀一年多的書就是這本陰符,再度出山,竟把天下諸侯玩於股掌之間。

《本經陰符七術》相當於把一臺電腦的CPU性能提升到最高極致,《鬼谷子》這本書呢,則相當於安裝上了最高版本的操作系統與最高效率的應用處理軟件。

《鬼谷子》這本書闡述的是一個操縱天下的心智系統,是一個經略天下的道術體系,是一把開啟天下治亂的神奇鑰匙,是一套讓人聰明到極致的應用程序……​

好吧,如果覺得我這樣說太過於誇張的人,不妨把《鬼谷子》當成人與人之間談話說服的藝術的處世技巧來學習好了。這樣把系統的版本降級,可以適應那些CPU性能不太好的人安裝應用軟件。

現在通行版本的《鬼谷子》一共分為十二篇,分別是:捭闔篇、反應篇、內楗篇、抵巇篇、飛鉗篇、忤合篇、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篇。或者說把篇改成術,就是十二道術。十二道術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

在我們學習捭闔術的時候,鬼谷子會告訴你,道天地人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人是可以被控制的,其關鍵其背後的原理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來掌握這個道。

反應術,教你怎麼通過“反”的操作,釣出別人內心的實情。瞭解了別人內心的真實意圖,就可以使用內楗術,揵合他,組建團隊組織。組織搭建起來了,下一步就可以開始謀事了。

抵巇術,告訴你天地萬物都是有巇隙有合離的,要發起進攻就要針對別人顯現出來的巇隙進行針對性的謀劃。如果自己的組織出現了裂縫了,則要運用抵巇術來彌合它修復它,做到防患於未然,始終保持團隊的向心力大於分離力。

飛鉗術,教你怎麼分析時勢分析市場情況,制定聯盟的謀略。有些人我們無法內合成自己核心團隊的一員,但可以通過組織與組織,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一起做大市場,合作共贏。比如,面對形勢的變化,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合作,結成統一戰線,就是飛鉗術的實際應用。以聯盟的力量打組織,就好比用石頭砸雞蛋那麼輕鬆。

忤合術,有朋友自然就會有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在明確了這個問題的前提下,我們與一方結盟,就必然會與另一方為敵,你不可能與所有人都成為朋友。所以忤合術,就是教你怎樣做出最優的選擇,與誰成為朋友,與誰成為敵人。

前面六大道術,從原理上從道的層面上教會你如何審慎分析,瞭解時局與人事,如何思考問題看準大方向,明確彼此間利益的邊界關係,做出英明的判斷。在明道的基礎上,接下來便是用術的階段。

揣術,量權揣情,分析對方的公司與管理團隊,揣摩對方領導的志意,內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有什麼意圖與打算,把他揣摩出來。如果揣術無法搞定,就要升級戰術,用摩術,摩其意。

摩術,把如何摩透一個人的內心,面對不同類別不同等級不同階層的人,都要用到什麼樣的摩術手段,都講清楚講透徹了。摩出來對方真實的志意與意圖,接下來就可以跟他建立權控關係,也就是控制他。

權術,講的是怎麼控制他,謀術,講的是怎麼謀取他。比如,通過前面的八步操作,我們已經瞭解清楚了魏王的心思,下一步就要設計一套言辭控制他,魏國要打仗才能稱霸,而且讓魏王相信,只有我才能幫助他打勝仗。

那麼仗該怎麼打,如何來謀劃這件事,彼此間的利益應該怎麼分配,怎麼設計萬無一失的計策。這時候我們就要給他一套確實能幫他打勝仗獲得結果的謀略方案。這是謀術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謀略以智取人。

控權關係建立了,謀劃方案也出來了,那麼到底要不要實施這個方案呢?這就要用到決術,如何判定一個方案的可行性,要考慮哪些影響決策以及決策後果的因素,在決篇就有答案。

決策下來了,不可做則放棄。如果可做,就按照設定的計劃方案去落地實施推進,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那麼怎麼才能保證與維持組織的內控與穩定推進,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直到成功呢?這就是符言篇要講的道術。

你看,鬼谷子所講的道術,就是這麼一個成體系成建制的操作系統。為什麼像蘇秦張儀們,不靠背景不看出身,憑藉一張嘴就能縱橫天下,叱吒風雲?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建立與他人的權控關係,如何調動他人的資源為我所用,以道御術,以實現自己的志意。

鬼谷子道術的施用目標,本來就是針對帝王針對最高領袖的。為什麼說鬼谷子深不可測,因為做不到深不可測,你根本無法說服任何一個比你高深的人。別人看一眼就知道你在打什麼算盤了,你都被別人一覽無餘了,你還想控制人家?那不是找死嘛。

鬼谷子其人,深不可測;鬼谷子其書,深不可測;鬼谷子其道,深不可測。有些東西真的別想的太簡單太通俗化,通俗化的東西都是弱勢文化。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世界的東西真的都通俗化了,大家都懂了,請問你的認知優勢哪裡來?你的心智差距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

話又說回來,有些東西吧,你不通俗化,一般人還真理解不了。就好比一臺電腦的配置只能裝1.0版本的系統,你硬是給他裝個10.0的版本,他也裝不下,不兼容甚至一裝還會馬上死機,進而導致整個機子癱瘓,廢掉了。

說了這麼多,也該結尾了。講了一些真話,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聽懂。反正接下來呢,俺就以自己的水平來解讀鬼谷子啦。支持的右下角點下贊留個言,不支持的也點個贊留個言。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直接留言開罵哈,哈哈。

就這樣吧,這篇文章寫的有點長,只想開個好頭。接下來解讀鬼谷子的文章,會比較隨意,想寫啥就寫啥,但每次起碼會把其中一個道術點講明白講透徹,讓每一位讀者不枉此讀,載智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