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了《围城》、《活着》,《平凡的世界》读完后却没get到点,如何读懂一本书的主题?

用户68839978


读一本书读不懂书的主旨该怎么办,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办法。


从作者来看

书籍是作者的一份情感寄托,也是作者的思想表达,在我们阅读一本书之前,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我们都可以先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然后我们可以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最后最好能够找到作者写这一本书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大致的知道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内心的情感是怎么样的?他在写书的时候,是受了什么样事情的启发而写下这本书的。也就可以进一步猜测作品的主旨,思想感情了。

从书中的世界背景来看

小说中的世界,虽然说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世界,但其实也摆脱不了现实世界的影子。因此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对于小说中为我们描绘出来的世界,就要大体上进行一个了解。

有些作者就比较偏爱写某一个时代的事情,比如余华。那我们就可以从他其他的书籍中,来了解他这本书的世界背景。

在阅读某位作者的小说时,如果能够对书中的世界背景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便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书中的人物,他们做一些事情的原因,这样便能更好的理解书的主旨。而且还有很多书籍的主旨是与世界背景密切相关的。

从人物来看

以小说为例,阅读一本小说,是避免不了小说中的人物的。作者在写一本书的时候,他想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思想感情通常不会直接的写出来,而是通过小说中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来寻找作者的思想,小说的主旨。

在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好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某些重点人物,对他们的性格进行深入挖掘,最后分析他们做一些事情的原因。

通常来说,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小说的主旨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了解一本书的主旨,可以从书籍的作者,书中世界的背景,以及书的人物三个方面进行入手。


侠花



题主列举的这几本书,都是名噪一时的文学名著,具有非常广泛的文学影响,也带粉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

毋须质疑,无论是钱钟书的《围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是余华的《活着》,都是口碑极佳的文学名著,在读者群里有着深厚的附着力和感召力,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

但题主却说这几本书看完了却没什么感觉,没有那种涕泗横流死去活来的感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每一个读书人都会对自己有兴趣或者有意向的作品感兴趣,而对于那些人云亦云的所谓精品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我个人猜想是题主读了这几本书,并不一定都看完了,而是感到读下去实在困顿,完全没有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挣扎与倾轧,倒是心若止水,平静而安祥,也没觉得这几本书有什么令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兴奋点。这也应该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见得阁下没有这个欣赏能力,也不是作者的作品不好,只是这中间隔着楚河汉界,是因为之间的共鸣点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形成共振现象。

而且,每个读书人的兴奋点和弹着点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四分五裂的散布于各个文学的角落里,不会都集中在一个视觉冲击下,自然就感觉不到这种所谓的作品心灵冲击和文化洗礼。

换个角度说,题主对于这些作品和这样的题材不是很感冒,仅此而已。并不说明题主就是敏感度低下或者文学信仰不高、修为不深的门外汉,只是偏于自我的感知和任性,说出了一个道理罢了。

实不相瞒,我本人和题主的看法几近一致。并不喜欢这几部炒得纷纷扬扬的所谓文学神作。

既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要允许和宽容我们有不一样的文化观念,也只有兼容并包,容纳下不同的履历和声音,才能越发显示出现代社会的务实和包容。

我倒是见过很多这样的人──明明对于文本的了解一知半解,甚至道听途说,结果却在议论中或者评论时大发感慨,不断重复着那些曾经慷慨激昂光芒万丈的观点,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一家之言。

我们不怕敢于坚持己见的人,而是怕人云亦云的应声虫,糊涂蛋,你没get到它的点,只能说你们之间的审美趣向并不相同,存在巨大的无可弥合的文化差异,这也是时代允许和包容的文化现象。

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读对你有影响有震撼的就够了,无需多挂碍在心头,保持一个真正的自我,也是一件非凡的事儿呢。

所谓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此之谓也。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楼主提到的这三部小说,可以堪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了。除了余华的《活着》篇幅相对稍短,《围城》和《平凡的世界》都算是长篇力作了。楼主说阅读之后并没有get到它们的点,我想你之所以认为没抓住主题,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几点:

阅读方法

01、学会深度阅读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每晚临睡前留出二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在这段时间里远离所有的嘈杂,一心一意投入到书籍的文字里。这样的阅读不求速度,逐字逐句地理解是第一要义。不解的、深刻的、优美的、精彩的等等感受,都可以随时在书页上做标记和标注,这也是与作品互动的方式吧。

02、根据内容画脑图

楼主提到的三部小说特别适合用脑图的方式来梳理人物关系,人物关系搞清楚了自然就理解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梳理,故事的大意也就了然于心了,这也是提炼主题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03、写读书笔记

其实上面提到的脑图也好、书页标注也罢,都可以成为读书笔记的内容。边读书边作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理解作品的内涵,还可以随时记录下那些阅读中的细致感受。

其实当作家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后,接下来读者的阅读体会也可以被认为是这部作品的延续创作,所以每个人的阅读感受对一部作品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经历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既使是同一本书,因为每个读者的经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会。

比如楼主提到的《平凡的世界》,有人感动于田晓霞对纯洁爱情的追求,而有人感慨于孙少平不甘平庸、勇于挑战命运的勇气。感动也好、感慨也罢,有所感悟便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综上所述,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楼主不必对于人云亦云的所谓主题太过在意。读书的乐趣在于个人的体验,只要你自己认为有收获那便是最好的阅读了。


jasmine的后花园


最能让自己信服的答案永远都是自己得出来的

读书与收获甚至感悟这件事,也遵循着同样的的规律。

读书人会问写书人这样的问题

1 为什么读书。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写书的这些人,算不算是在进行一场精神侵略。

一本书角色各异,有富人,有穷人,有君子,有小人,有平凡人,卑贱人,也有圣人,代表的观念各有不同。平时人讲话,三句不离一个“我”字,书里的那些人其实只是化身,这本书里唯一真是血肉之躯的,只有作者一个人。

当然,这并不是想突显阴谋论。

写书人最清楚不过,用熟悉的文字能讲述出一个自己满意故事的痛苦了。写一本书,不用心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念叨,琢磨,莫说经典之作,能凑够字数都难。一本书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删繁就简,也许只剩几万,十几万字。读书者能用几天时间把一个人数月的生命精华尽收眼底,这实在是占尽了便宜。若是能够把那些代表着作者为了写作而掉落的”头发”,插在自己头上,那更是美极了的事。

2读什么书

读书可以为消磨时间,自我沉淀,感悟人生,寻求信仰,等等。其实汇总起来,从一个开始读书人初心谈起,一定是出于某一方面的需求。这决定这我们会从不计其数的书籍里拿起那本自己想要看的书。小夫妻喜得贵子看什么 当然是育婴书。职场精英看什么,当然专业技术,科学管理。文学创作的人看什么,当然是文学经典。倘若把这些看书的人和对应的名目对换,或许就回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了,心不在这儿了。

读书最重要也是最开始的是选一本书。这本书不仅要从自己初心出发,确定好方向。也要从自己的见识,经历,和自身的处境出发。圣经也不能救赎一个无神论者,因为他不需要也不了解上帝。

3 能感悟什么

陕北人和外地人读平凡的世界,前者一下就能理解土窑和砖窑是个什么样的比对,后者可能闭着眼睛想想,都能住,没那么强烈的反差和不妥。

少年人和成年人读平凡的世界,前者想晓霞怎么就非的被大水冲走了,她一个姑娘家,非得救人吗。后者可能会想,这就是人生,人生!人生!

低谷的人和生活安逸人来读,前者能感受到少平那坚定的信念犹如春雷重新在肃杀的大地上空鼓动,血液顺着地脉涌荡,重新沸腾。后者可能觉着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小说朴素无华的语言在扎实的文字功底的编织下,重现了一代人的奋斗史。

书籍和经典都不需要具有普世价值观。

它们负责的是能不能代表一类人,一部分事物,用普通人无法表述的方式表现出来。感悟,是读者从书里找到自己能引发共鸣的经历,观念,将经典放到自己心里,以替代自己从来都有的,但是限于自身原因无法总结,表述那部分。

选一本书,能把自己代入里面的一个角色,合上书本,又能从角色中跳出来,用上帝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是读书最大的快乐。




曰如斯乎


《围城》、《平凡的世界》、《活着》这三本书在中国文坛都享有很高地位,其中还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但有很多人看完觉得没感悟,其实也很正常,我来讲讲个人体会。

一、读书体会受个人生活状态影响

你在读这本书时候的生活状态和背景,对你阅读是否产生共鸣,一定有很大的作用,就是所谓“共情”。

比方《平凡的世界》,其中孙少安和润叶的感情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孙少安实在太穷了,爱不起,只能放手,如果现实中有同样感情经历的人,看到这部分,就会沉浸进去。

金波在书里面描写的不多,但很多人喜欢他,就是他当兵时候唱歌结下的情缘,多少年后依然放不下,又重回青海去找那个藏族姑娘,语言不通,连对方名字都不知,但爱情就是爱情,苦涩的爱也是爱。

二、阅读质量很重要,这本书你看了多久

一本书,到底能不能读进去,会吸收多少内容,体会是什么,绝对和用在这本书上时间有关。

用我读《活着》为例,第一次读的很快,3个多小时翻完了。我想它就是一个故事嘛,讲了福贵老人的一生,结合当时的年代,悲苦了一点,读完我还想:大家为什么推这本书,“徒有虚表”!

但是,有一次我没事又翻到了这本书,我从前面目录开始看,封面的话一句句的读,读着读着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别人评论《活着》第一遍是故事,第二遍是历史,第三遍是励志,第四遍是看破后的通透,最后一遍才是一生。

它要表达的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不是人、不是物、不是景,而是淹没在一路上的痕迹。

三个小时,翻完一本书,是完全不可能体会到的。

最后,给几条读书意见,如何能明白这本书写什么,主题是什么。

1、选对书,选合适的书。选的书不合适,完全浪费时间,没看进去,没有吸收,还浪费时间,勉强读完,也就记得皮毛。

2、阅读是有递进关系的,不要妄图刚喜欢读书就看世界名著。真的,读不懂的,上学时候,都知道先学单词,在读句子,最后是课文,读书也一样,不是字都认识,就能体会主题。

3、根据生活需要选择书。以前不喜欢的,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喜欢了,状态不同,心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比方,你还没上大学,恋爱都没谈,就看《围城》,然后记住一句,里面想出来,外面的想进来,读的意义不大。

多读适合自己的书,不在于数量多少,是否是名著,关键是对你个人的价值影响。





抹抹的成长课堂


我当年读《围城》,身边同事看到我一直在窃笑(上班时间)。于是,等我读完,马上便要去读。读完,把书在我面前一撂,一脸不屑:没什么好笑呀。读书和人的阅历和学力有关系。读书是件需要积累的事,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走。到你能从微言大义中,从词苑语海中,尽得其妙时,那个时候你会发觉,你还是孤独的。你理解的,别人尚不得其门而入。这是属于持续读书人的趣味所在。最重要的是,你在读书和思考中,可以持续推动自己的人生与时俱进。不要气馁于一时的不能理解,开卷有益,逐渐叠加。人生的厚度是靠一生的时间堆砌起来的。


厮说芯语


最近正好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问题所说的主题阅读正是此书所说的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也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问题中提及看完了书却没有领会到主题,可能你没有用主动阅读的方法去读书。对此我有三个建议:

一、拿到一本书,一般人会直接开始看正文而忽略了阅读“序”和“目录”。但其实这两部分对于我们理解书的主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大部分书的“序”是作者对整本书的背景或者是故事的概要描写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而“目录”是整本书的骨架,就像你去旅行前先要看地图一样,“目录”就是这本书的地图。

当然有些作者可能会希望自己的书更有吸引力而选择什么都不写,以增加作品几分神秘性。

二、使用主动阅读的方式看书的人在预备读一本书时要提出四个基本的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些什么?2、作者在各章节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该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三、阅读小说时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沉浸式阅读。就是你要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想象文中的一切发生在你的身上。在了解文中角色为什么做出那些选择时,不要心存疑虑,尽量试着活在文中的世界,这样方才能对作品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阅读一些大部头比如《平凡的世界》,书中会出现大量对你来说陌生的人,也许你急于想要搞清楚他们都是谁?但是不要焦虑,想想我们去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不也是一点点的融入到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啊。事实就是一开始我们本来就是不清楚的,只有回望过去,看完整本小说才会了解整个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

而且你会发现一个会讲故事的作者的作品中有大量细节的描写,其实也是更好的为了让你入戏啊。


木桢


这个问题很复杂,世上的书千千万万本,读一本书如同见一个人,你与他(她)是否有缘,是否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看你自己的审美,看你自己的本性。关键点还是要看你自己,你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去看的,你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你的兴趣点是高是低……一个演员演角色前要去体验角色,演农民要去农村,演工人要去工厂,演囚犯要与囚犯交流……看一本书也是一样,要静下心来,从人物的内心去看去品,多读几遍,一般就能产生兴趣。


微笑的风吹过


书籍是作者的一份情感寄托,也是作者的思想表达,在我们阅读一本书之前,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我们都可以先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傅傅翡翠


这三本书我最有感悟的是《平凡的世界》,记得第一次看时,我损失了很多眼泪,书中无论是时代的变迁或是书中人物的真挚情感,都让我感动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