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这段时间,随着境外疫情的日益严重,很多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迫切希望能够回到中国来而这几天被屡屡推上热搜的还有1.5万留学英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他们面临着重重困境,远在国内的父母也焦虑万分,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呼吁:我的孩子才11岁,恳请有包机回国隔离!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而与这些滞留英国的孩子相比,我却看到了一个和他们截然相反的硬核男孩,今年他也才12岁,但是却独自一人从西班牙马德里乘坐飞机回中国,中间飞行长达20多个小时,从马德里登机开始直到到了防疫集散点他才放松下来!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在整个回国过程中,因为父母的反复叮嘱,他自己全程带帽子和佩戴口罩,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自己同时不影响他人,他20多个小时滴水未进,等到达目的地时,医生发现他已经有脱水现象了!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我真的要为这个男孩点赞,除了防护措施做得细心到位之外,他还能够独立完成购票买票登机等一系列事情!然后再回头看看滞留英国的1.5万小留学生,网友忍不住直呼:反差太大了!

的确,我们父母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更是舍得投入巨资让孩子从小远赴重洋出国学习,但是却单单忽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

01 一个班45个孩子有39个人没吃鸡蛋

其实不仅是1.5万中小留学生的独立能力有待加强,我们国内孩子的独立能力也是现状堪忧!

去年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贵阳市华一嘉禾学校初一郑志雄老师发现回收的45份早餐盒依然是沉甸甸的,打开后发现全班有39个鸡蛋依然完好无损地躺在早餐盒里,连动都没动过,整个班级只有6个人吃了鸡蛋。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孩子们的浪费行为让郑老师感到心痛不已,于是他又将鸡蛋还给孩子们,并上了一节“鸡蛋了解课”。而在上课的过程中,令他更加惊讶的事情是:这39个孩子很大部分连鸡蛋都不会剥!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大家看了这个例子后,一定会觉得惊讶不已,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事并是个例:

@阿浩的娘子:我表妹今年刚刚上大学,暑假在我家住的,不会做饭,炒菜锅铲都不会拿,丝瓜皮都不太会剥,住了两个月,自己房间一次没打扫过!

@U180771879:见过高中生还要父母帮忙洗头洗澡的吗?一周一次,袜子衣服积攒成一堆等着周天爹妈来帮忙洗,成绩靠前一点,于是就变成了老师父母心中的宝贝。

中国新闻网还曾经报道过初一新生举行系鞋带比赛,结果竟然有三成学生不会,这个比例在今天看来是相当高的了!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从这些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整体比较差,我想这和我们父母平时的全包全揽是分不开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他不用管,所有的生活琐事全部都会帮孩子安排的妥妥当当的,日积月累就把孩子培养成了生活中一问三不知的“巨婴”。

02 独立意味着和父母的成功分离

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提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而要想实现孩子和父母的分离,首先就要从生活独立开始,从小时候的学会丢自己的尿片,到学会扫地、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穿衣服,然后再学会做家务,这样遵循渐进,孩子就能从中慢慢积累成就感,独立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而独立的孩子意味着不再依赖父母,生活上的独立也意味与父母在情感上的分离,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更是完成自我分化的表现!

自我分化好的人,能够和父母之间双方都保持相对独立的感受,他们会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承担和完成的,而不会任性地全部丢给父母。

同时他们会对自我有较强的认同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感受、情绪、想法和行为主要是缘于自己真实感受的基础上,而不会受到太多的外部干扰。因为他们在生活不断独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所以,生活中一件件小而琐碎的事情,就能够铺垫起一个孩子走向和认识自我的光明大道!

03 优质父母,应该这样培养孩子

所以,父母要想孩子有更强的独立能力,就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不断培养孩子。

  •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

孩子的生活独立能力要培养起来其实并不难,从家务开始做起就可以了。而每个年龄段,孩子能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参考以下的内容:

3—4岁:学会丢垃圾、收拾玩具,学会自己叠衣服铺床、摆桌子,开始锻炼独立刷牙。

4—7岁: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按颜色把要洗的衣服分类,学会收拾自己的小书包,学习清洗瓜果蔬菜。

6—8岁:自己打扫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在指导下学会把衣服放进衣柜。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做的家务也越来越复杂,这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等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做家务其实就是在成长:家务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做起,他从中就能慢慢提升自己。

  • 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空间

其实孩子的独立不仅仅是做家务那么简单,做家务只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更高级的独立应该是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开始积累:今天上学你想穿白色的校服还是蓝色的校服?到书店买书你要买小说还是买学习的教辅书?晚上回到家是先写作业后看电视,还是放松后再写作业?从吃饭穿衣到看书交友,都要给孩子选择的余地。

父母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空间,他们才能在不断选择和取舍中,更加认清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2岁男孩独自千里回国,20小时滴水未进,有这项能力的孩子不简单

伊能静作为母亲,曾经想要儿子哈利进入娱乐圈,而哈利则直接拒绝,并说:“当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时,我不想被世界定义!”也只有像哈利这样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孩子,等到将来长大时,他们才能够知道自己想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而孩子只有有选择的空间和能力,才有动力前行,才能怀抱希望,才能过上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