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创作?

myw58


顾成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我认为这个外人很难评价,因为我们不是他,也很难理解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所经历的一切,但他的每一首诗都如此的美丽。比如: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风和梦都是飘渺不定的。诗人内心一般都比较纯净,向往美好的爱情,喜欢捉摸不透的人和事。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的《门下》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相信这短短两句所描述的爱情却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吧!爱情最好的状态不是你一言我一语拼命找话题,而是我和你默默相对各做各的,偶然抬头相顾微微一笑已是最好的现在。就像是张爱玲笔下的那句“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还有很多美好的诗词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诗集,至于他最后为什么做了很不理智的选择,我想他肯定是生理上出现了疾病,因为正常人是不会杀人和自杀的,他当时估计也不能自控,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应该也是很挣扎痛苦的!或许他就是用他一生的痛苦来追寻他理想中的美好,为人们留下了美丽的诗词,对于我来说我只想记住他留下来的诗词,想到顾城就想到他写的诗就够了,我们努力的活着有时候就是为了人世间少有的美好和感动,人生也是的,痛苦肯定大于幸福,我想顾城也是一样的!他至少彻底的爱过,活过,燃烧过,或许也恨过,他临走之前也一定把他的感受带走了!只有他自己清楚。






苏式慢生活


放在今天的年代,很多年轻人对于顾城的了解是相对较少的。您说如何评价顾城的一生,以及他所作的诗歌,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有些过大。当然,在这里,只能浅显地讨论一下他短暂的一生到底经历什么。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读诗成为一种潮流,90年代末时,顾城和海子一样,都成为15、16岁时的少年人心头颇为神秘的诗人,尤其是他的个人经历。我记得在翻阅报纸阅读时,我了解到了顾城短暂的一生概述,在外人看来,他的私人生活是极为不可思议的。妻子和情人,三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且他的妻子对情人还是相当好。当然,作为局外人,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到,顾城为何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谢烨,最后选择自杀来结束这场看似表面和谐实则暗涌多年的三角恋情。

很多人看来,顾城就像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往往80年代的诗人,多被冠上了神经质的称号。似乎正常人是不会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要么是偏执狂的天才,要么真得是疯子才有可能成为诗人或者哲学家之类的另类群体。

回到他的诗歌本身来说,我曾经买过一本顾城的诗歌集,也曾多次拿出来读上几首。

比如“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最著名那句短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还有《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 我希望
  •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 画出笨拙的自由
  •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 流泪的眼睛

读他的诗歌,你会觉得顾城是一个童心未泯,天真烂漫的诗人,他的诗中有美好、有温暖、有哲理的思考,当我们在读他的诗的时候,很难想象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因为很难将这些美好而温暖的诗句,跟他最后所做出的残忍事件等同在一个人身上。

如果说他是不是病了,是不是病得很深,实际上,也许他得了较为严重的抑郁症,严重缺乏安全感,他拼命去爱却始终在爱中得不到最终的满足,最终走向了与自己所爱的妻子一起同归于尽的凄惨结局,给世人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不知道,我这样的回复您感到如何,如果您还有其他的建议,可以留言再次交流。

谢谢!


西西阅读空间


评价顾城的一生显然有点大,作为普通读者,与其说是是评价顾城的一生,不如说是评价我们从文章中读到的顾城和最后那个杀妻的顾城所带给我们的反差。因为普通读者实在无法接受,经常被自己引用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中的朦胧派诗人,最后却是杀人后自杀的结局,我们对这样一位天之骄子,童话般的诗人究竟该持何种态度呢?

一、肯定其文学上的成就

无论此人道德品质如何?文字艺术是无罪的,那一个个鲜活的文字,自作者笔下创造后就有了独立的生命,不能完全对等。如同李后主不管其皇帝做的如何?不可否认词却是真的极美。

二、对待感情的方式不可取

首先无论是顾城还是他的妻子谢烨,二者对感情都缺少一份契约精神和敬畏之心。顾城公开和英子关系暧昧,谢烨并未阻止,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一度撮合,大有二女侍一夫的古风,完全活在另一种价值纬度中。

三、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脱轨

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像个孩童般看待世界,时刻需要被人宠着。他渴望远离尘世的桃源生活,活在自己的诗中,所以他隐居新西兰,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可离开了国内学术界和读者滋润他的土壤,生活在把他当普通人对待的异国他乡,语言的障碍(据说顾城拒绝学习英语,以至于后来都无法与自己的孩子交流),地位的改变,柴米油盐的现实情况他都无法适应。当自己相溶以沫的妻子态度都发生转变时,可以想象他该有多么绝望多么孤独。

四、归根结底是性格上的悲剧

其实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如果,如果他在一斧子下去后能及时把人送到医院。要知道那时谢烨还没死,是顾城死后,顾城的姐姐把谢烨送到医院几小时后才不治身亡。可那时他没有想着救人,而是自杀。选择一了百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尾声:虽然我们在这里评论他,但也许我们没有人有资格评价别人的一生。原因很简单,你不是对方,永远也不可能有所谓的感同身受。

笔者仔细看了顾城写的遗书,谢烨究竟有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儿?我们已不得而知,只能是看他的一家之言。至于最后落幕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顾城最后的心情究竟有多绝望?他到底还经历了什么?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了。只希望顾城和谢烨能在另一个空间达成和解,阳世能再少一些悲剧。


行走的卡拉


顾城,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12岁时辍学养猪。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从唯道德论的角度看,顾城也许不应该被写在这里,但是从一种更大意义的悲剧和诗意的层面上理解的话,他就变得很有必要。顾城文本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所有当代诗人,这是我们无法将他绕开的理由。他的精神现象学意义虽然有更多负面的角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渊式的人性复杂内容,使其单纯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作。他的诗歌安静、舒缓、抑郁、沉着,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顾城之死,成为文学史家的一块心病。文学史并不是刑事判决书,文学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论事,探究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劳绩。


刘敦杰


顾城,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12岁时辍学养猪。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从唯道德论的角度看,顾城也许不应该被写在这里,但是从一种更大意义的悲剧和诗意的层面上理解的话,他就变得很有必要。顾城文本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所有当代诗人,这是我们无法将他绕开的理由。他的精神现象学意义虽然有更多负面的角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渊式的人性复杂内容,使其单纯的表达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作。他的诗歌安静、舒缓、抑郁、沉着,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顾城之死,成为文学史家的一块心病。文学史并不是刑事判决书,文学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论事,探究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劳绩。



州城故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这句无人不知的名句,演绎了他的一生,他砍妻自杀的突变仿佛是黑暗里的地狱,他的文学造诣仿佛就是光明的太阳。



人生的黑暗一隅

顾城出轨

1979年7月,他遇见了谢烨,两人堕入爱河,随后就结婚。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但是好景不长,英儿插足了他们的感情。后来,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英儿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还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这也是个谜。过了不久,英儿为了拿绿卡,和一个老头结婚和顾城的故事也结束了。

悲剧终结

尽管之前顾城出轨了, 但是他和妻子没有离婚。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因为离婚的事情和妻子谢烨发生冲突,用斧头砍妻子谢烨,谢烨受伤倒地。至于为什么要砍,两个到底为什么突然离婚,也是谜。过程难以知晓,结局倒是人尽皆知,顾城留下四封遗书,然后在树上自杀,谢烨没有能及时抢救,也去世了。


人生的光明一隅

家庭教育——文学造诣的源泉

1956年9月24日,他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父亲为顾工。顾工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顾城受到父亲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环境。

波折的人生经历 ——文学造诣的重点

因为文革,12岁时辍学在家养猪,“文革”前,他就开始写诗,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和别人一起玩耍,低头写自己的内心想法。与此同时,文革的残暴与压抑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巨大冲击,他的内心变得更加敏感。

他在农村度过了五年,但他并不喜欢那种生活,这种劳作的生活与他想象中世界有有很大的距离。种种的坎坷与经历,不仅给他带来了身体的痛苦,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说,他的文学上风格和特点的转变和这些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创作成就

文学评价

他是我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坛地位,可以说, 并不低于北岛等人。

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

《一代人》《黑眼睛》《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走了一万一千里路》 《暴风雨使我安睡》《英儿》 等等。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就出自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象征的魅力。黑暗想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是没有实现。黑暗将使一代人觉醒, 产生更强烈的不屈精神,去寻找光明。


花生会阅读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小诗大家并不陌生吧?只要喜欢诗的朋友都知道是顾城写的。


顾城是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更是一位早年天才,从小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诗人之家,从小就接受文学熏陶的他17岁就已开始写作, 使他在文学造诣上有了光芒。

读过顾城的《顾城精选集》、《顾城诗选.暴风雨使我安睡》》和《哲思路》。 翻开他的诗不由自主地会被那些童真、梦幻的意境吸引着。 顾城的诗句: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总能捕捉到身边的那些小美好,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记得一个夜晚散步时,我在手机上读到了这首小诗,于是也写了一首诗:夜晚/我跟着星月/慢慢散步 好的诗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丝丝惊喜和美好。



诗很美 生活却很糟糕

顾城的妻子谢烨曾说过:“爱上天才才是幸福,嫁给天才是噩梦。顾城和谢烨两人其实是非常相爱的,但后来很不幸,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英儿是顾城、谢烨在一个诗会上认识的。当时,诗会上朦胧诗并不被追捧,但当时英儿还是力挺顾城的,顾城夫妻俩也很感激,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也好。

诗美,人不“美”。谢烨跟顾城在一起挺痛苦,连穿衣打扮包括戴耳环项链都要经过他同意。后来和英儿住在一起,顾城、谢烨和英儿三人同居了,天啦!我挺佩服谢烨的勇气。



巨婴 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

从某种程度上看顾城更像个“巨婴”。谢烨为了负担起这个家,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同时谢烨也被这个天才丈夫的个性几乎侵占了她整个人生自由。顾城除了会写诗,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他不会做饭,不会打字,抄写稿子都是让妻子来完成,她恨不得妻子每一秒都在他身旁伺候着他。对于谢烨来说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还算平静。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连他们孩子小木耳都被都送人,理由却很荒唐得很,因为他觉得木耳是男孩,而此时他与谢烨和英儿三个女人同居,这个男孩更不能进入他“幻想的花园,尤其是小孩的哭闹声更让他无法写作,便开始嫌弃起自己的儿子了。

在1992年,顾城受邀去德国讲学,他想带上英儿,但对方邀请的是顾城夫妇,所以她丢下英儿一人在激流岛,临走时告诉她等他回来。可回来时发现英儿已嫁给一位比他大20岁的新西兰人。这事对顾城打击很大,也很痛苦。久而久之,谢烨也受够顾城与他离婚,计划和国外朋友一起生活,可顾城还活着,计划能得逞吗?顾城高举斧子砍死了妻子。



诗再美,却成了“屠夫”!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些帮助。欢迎您关注@猫妈阅读,我们一起来聊聊文学~欢迎留言讨论哦


猫妈阅读


顾城的“自毁毁人”固然残忍,虽然他完成了自审判,是是非非都随生命的风帆远去了。

他留下的悲剧是大的,应当予以理性的反思。

顾城的杀妻然后自杀,原因众说纷芸,无外乎陷入情感矛盾纠葛中不能自拔等诸如此类。

但庄周先生此刻如独立检查官跳将出来,硬是从顾城诗作中检索出一连串并非“孤证”的铁证,搞了一个顾城杀人行凶动机大曝光。

也就是说顾城从25岁时(1981年)写下《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开始,就埋下了杀人的伏笔,直到1993年10月8日也就是等待了12年之后才得以实现“自毁毁人”的梦想。

这真是惊人的发现,诗歌历史上的“哥得巴赫猜想”。

在庄周先生的笔下,顾城若干年前传诵一时的诗作,不但今天“看起来毫不朦胧”,完全是一名凶手明显显的供词。

可惜时下不兴“文字狱”,要不凭庄周先生的才智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

现在将庄周先生引用的“证据”用“*”标明还原原诗段落如下:

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只有*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任性《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981年)

*太好了,等待着*等待着又等待着*到了,大钟发出轰响*要在震颤间抛出一切*去享受迸溅的愉快*要给世界留下美丽的危险的碎片让红眼睛的上帝和老板们去慢慢打扫《有时,真想》(1982年)走了小时候也在路上想过好象会先去,按照古老的习惯没想过那个人,因为习惯是抽象的螺纹*只是深深憎恨,所有同学*她们害怕,她们只敢在门外跺脚*恨她们蓝色的腿弯,恨她们把叫走*们在树林中跳舞,在想凶恶的计划最后,总沾满白石灰,慢慢离开夜晚

(《顾城诗全编》中“凶恶”为“捣乱”)《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1983年)

根据粗浅的读诗经验,《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真实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下少年的失落感。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没有蜡笔只有手指和创痛,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也就是喜爱幻想的孩子不能在心爱的白纸上描绘“蝴蝶”般的梦想世界,只好一张张撕碎失落如单调的昔日时光,但少年依旧任性地想,明天一定是个彩色时刻。

《有时,真想》这首诗的副题是“一个异国侍者自语”,作者虚拟侍者厌倦老板的专制,在想象的对抗中打烂瓶子,让老板自己打扫的场景,抒发作者对新时代到来的“钟声”的应和与喜悦。

《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回忆了童年与姐姐生活的许多细节,亲情感人,历历在目。

抄录的第四节写的是姐姐和女同学在树林里玩耍而不让爱捣乱的弟弟“”参与,“”十分气恨她们丢下“”,便想着拿白石灰砸她们来报复一事。

作者适度采用了夸张和白描的手法。

但不知庄周先生为何一眼就从诗中看出顾城包藏祸心,步步阴险透着杀气,并由此推断诗句预示着顾城自毁毁人的阴谋。

庄周先生将“迸溅”,“凶恶”,“憎恨”,“宠坏”,“任性”,“撕碎”等一类词语简单粗暴地与顾城后期所为联系在一起,又包藏着怎样的用心,透着怎样的意气。

顾城之死并不足道,但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领域是有相当特殊的贡献的。

“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个时代的声音永远不会随记忆磨灭。

不禁要问庄周先生:假如是在1993年以前写下《齐人物论》,对顾城的评价是否还这样盖棺定论。


夜听万象


顾城(1956—1993),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爆炸”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他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也不为过。

童年顾城性格内向而敏感,喜欢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少年时期遭遇“文革”,12岁辍学随父亲下放农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苦难,造就了一位天才的诗人,他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但那些黑暗,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永久的伤害,正如他那首《昨天,像黑色的蛇》。这些伤害又为他后来的毁灭埋下了伏笔,他的另一首短诗《小巷》即隐约透露出某种消息: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终其一生,这“厚厚的墙”一直在他的心里,使他无法融入外面的世界。


天才的一半是疯子。

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名、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中,写下《相信未来》的食指(郭路生)精神分裂,至今还住在北京的福利院中;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査海生)已于1989年3月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而顾城的结局更令人唏嘘,1993年10月,在新西兰激流岛,婚变让这位文弱苍白的书生在用斧头砍杀妻子之后自缢身亡。

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同时又是生活的低能儿。用文字筑起了自己的王国,然而一旦走出这个精神的城堡,他们又沦落为冷酷现实世界中的乞丐。他们的诗像流星、像闪电划破黑暗,照亮人们的心灵,而诗人却为这瞬间的光芒,燃烧了自己的一切。


在2020清明来临之际,谨以一首小诗来纪念顾城。

在冬天里想像春天,

在黑暗中想像光明,

在活着时想像死亡,

当你终于打开那扇门,

结局不免令人失望。

春天也有凋谢,

光明也有阴影,

而死亡,

谁也不会知道,

那将是永恒的铭记,

还是永恒的遗忘。


文趣新


顾城,有着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的称号。他出生在一个诗人之家,从小就接受文化的熏陶,再加上顾城本身性格就敏感,所以,他年纪轻轻就流露出了诗人的特质。

顾城从17岁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在他短短的20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又引人深思的诗作。他在《我是一座小城》中写到: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
冷冷清清,冷冷清清,
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
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

关于顾城的一生和他的创作,我想这首诗是最好的表达。

一、任性的孩子,天生的诗人

顾城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他任性地相信自己的童话王国,从不肯往外多走一步,他的内心永远都是澄明纯净,一直都是用孩童般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也让他的诗作显得非常干净和有灵性。

顾城的任性和敏感,让他的思维异常活跃。所以,他有着丰富又细腻的情感,能感知旁人所不能体会的情愫,梦和幻觉都能在他笔下幻化成诗,他仿佛就是为诗人这个身份而生的,他就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二、悲剧的人生,辉煌的创作

顾城的人生悲剧,其实也是性格悲剧。他爱谢烨,但他对待谢烨更像是对母亲一样无止境的索取,所以,他才会爱上第二个人——李英。他觉得自己和李英天生就是一种人,或许正是这种惺惺相惜才让他为了这段感情奋不顾身。也正是顾城的这次出轨才造就了他悲剧的人生。

当一个天才遭遇上悲剧人生,他的光环就更加闪耀了,他短促的生命让他的创作显得更加辉煌。

三、永久的谜团,不朽的影响

或许每一个天才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疯子。所以,顾城才会在砍伤谢烨之后,自己自缢于树上。关于顾城的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团,人们仅仅只是通过他的几封遗书找寻蛛丝马迹。

顾城的任性、顾城的纯真、顾城的疯狂,都因为他的死而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顾城诗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顾城离开的那一年,他才37岁,正是一个人最富有生命力的阶段。关于他的选择,很多人都想不通。但我想,或许正如他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写到的那样: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