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如何進行功能鍛鍊?3點講究勸你牢記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通過做一些體能鍛鍊,可以使自身的血流加快,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振奮精神,增強體質,促進早日康復。由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受累關節多,各個關節恢復的快慢不一,進行性關節鍛鍊時不能強求一致。

類風溼關節炎如何進行功能鍛鍊?3點講究勸你牢記

那麼,患者適合做什麼運動呢?下面就此為大家做簡單的解答:

(1) 呼吸訓練:躺在一堅實且舒適之平面如毛毯),令您的背部平坦,雙膝彎曲。宜緩慢吸氣數到2次,接著吸氣也數到2。在您握緊的拳頭而後放鬆時都要維持此緩慢的節奏呼吸,並且要感受到鬆弛的感覺向上傳到。

(2) 膝胸運動:仰臥位,雙足著床板,屈膝;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雙手抱膝拉向胸前,到滿意為止,回原雙足位置,另膝做上述運動。雙膝各重複2-3次,放鬆;做雙手抱雙膝運動2-3次,放鬆;做雙手抱雙膝運動2-3次,至僵硬消失為止。這是適合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運動之一。

(3) 腹部運動:目的在於伸張腹部肌肉,改善肌力並保持軀幹平直姿勢。仰臥位,屈膝,雙足著地,雙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雙手觸膝,堅持五秒鐘,回覆到原位,以上動作重複五次。

在疾病不同階段該如何分配不同的鍛鍊?

類風溼關節炎如何進行功能鍛鍊?3點講究勸你牢記

1關節炎症嚴重。

當關節腫脹、疼痛明顯,晨僵時間長,伴有疲倦或肌肉不舒服時,提示關節炎症較嚴重。此時運動不宜過多,可進行關節活動,每個關節重複同一個動作5次,每天練習1-2次,可配合靜止狀態下的肌肉收縮、放鬆練習,每次用力繃緊肌肉,堅持6秒鐘,每天1-2遍。

2關節炎症較輕。

當關節疼痛不明顯,只是在關節用力時出現不適,晨僵時間減少時,提示炎症活動減輕,此時可逐漸增加運動量。關節活動可每日反覆3-5次,做到關節活動的最大限度,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可適當增加關節伸展運動。同時,可增加對抗外力的肌肉收縮運動,每次使用最大肌力的50%-80%進行鍛鍊,每次持續6秒鐘。

3病情控制尚好。

對於病情穩定或不活動的患者,關節無明顯腫痛症狀,此期當以逐漸加大耐力練習為主,游泳、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有氧運動,均可幫助增加耐力和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