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贵州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碎:碎杂,碎乱。

咽:声音阻塞低沉。

漫道:徒然说。

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毛泽东走向领导岗位。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想与四方面军会合,但是蒋介石派重兵把守江岸,红军只能返回,再向遵义进军。但贵州军阀王家烈已派一个师守在娄山关。2月25日,红军在黄昏时占领娄山关,次日拂晓,敌人两次集结兵力来反攻,战斗激烈,这首词就是写这两次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