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叶轻舟


宋景德元年,宋真宗在澶州派遣使者前往辽国,经过五天的交涉,辽国向宋回致盟书,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宋、辽以这种古老的方式完成了两国间的和平条约的签订,史称“澶渊之盟”,至此,宋、辽开启了双方百年和平的局面。

我们先来看看“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宋辽约为兄弟之邦,宋真宗尊称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北宋每年向辽输送“岁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以白沟河(巨马河)为界河,沿边州军,各守原有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双方不得创筑城堡,改移河道。

从字面上看“澶渊之盟”是宋朝亏了,每年还要向辽送“岁币”以求和平,但宋真的亏了么?其实则不然。

澶渊之盟前宋、辽两国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澶渊之盟前两国的关系,宋、辽长期处于对峙状态。双方争端的焦点就是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即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州等十六州的总称。大致范围包括今天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大部,及河北北部及山西北部等部分地区。这块地方是北望大漠、南有平原、其中还有山脉等过渡带,是一块天然的战争屏障。因此,历史上幽云十六州是一块“香饽饽”,几乎谁都想要这块地方。而宋太祖的“统一”大业的遗憾就是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放下,宋太宗即为后,开始了长时间的战争,企图收复这块“宝地”。

于是开始“北伐”,但结果并不理想,以北宋的失败而告终。辽朝大获全胜,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并在以后接连南下侵宋,在澶渊之盟前,双方开展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瀛州与莫州之战、遂城之战、望都之战,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宋军的损失比较大,辽其实也因战争而不堪重负。

北宋“百万家之生聚,飞挽是供;数十州之田土,耕桑半失”自邺向北,千里萧条。燕云地区的百姓同样遭受战争之苦,颠沛流离,以至于辽朝统治者不得不下令“省赋役,恤孤寡,戒戌兵无犯宋境”

所以,为了和平美好的向往,促生了宋、辽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的北宋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南城草木不受兵,北城楼槽如边城。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抄虏。黄崖亲乘矢石间,胡马欲路河冰渡。大发一矢胡无首,河冰亦破沙水流。欢盟从此至今日,垂相莱公功第一。”

这是王安石的《澶州诗》对澶渊之盟的积极肯定,澶渊之盟后北宋虽然放弃了对燕云十六州的争夺,但国家却因此得到喘息,使得国内获得积极的发展。

“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

耕地面积增加了将近一倍。而在经济上,双方开展贸易,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等地。商品有香药、犀角、象牙、苏木、茶叶、缯帛、漆器、瓷器、麻布、羊、马、骆驼、银两等。北宋每年从辽方征收专卖税约有一百五十万贯,宋方得利很大,甚至往往数倍于岁币。

澶渊之盟后的辽国

从辽国的发展看,澶渊之盟不仅对北宋有利,对辽国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同北宋的贸易开展使得辽国从单一的游牧产业逐渐转变为多产业的国家,推动了大规模经营农业基地的产生,也带动了人口的发展。

文化方面。和平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没有战乱,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辽国学习北宋的先进文化和制度,特别是学习了北宋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有着极大作用,人均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民族融合和社会风俗方面。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汉人进入辽国境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服饰、丧葬、岁时礼俗、游戏等方面影响突出。汉语成为辽朝境内各族人民交流的通用语言。

如混居黄龙府“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通晓,则各以汉语为证,方能辨之。”辽道宗曾诗云“君臣同志,华夷同风”。

可见辽朝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在澶渊之盟后受北宋影响不断加深,辽朝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大大加快。

结语:澶渊之盟并不是北宋的“屈辱”条约,相反的是北宋从中获得了比“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大的利益,而辽国得到的也不仅仅是“岁币”,军费的开支削减,经济的不断提高,使得辽国社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所以澶渊之盟对于两国是双赢的局面。澶渊之盟给宋辽两国带来的百年和平,对于宋辽两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纸条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澶渊之盟的经过

1、背景

从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战争的主动权从宋朝移向了辽朝,辽军频频进扰北宋边境州县,但互有胜负,辽军未占绝对优势。真宗即位,辽朝对宋朝传达的和好意愿不予理睬,并在咸平二年(999年)深秋再次大规模攻宋。在忻州刺史柳开的鼓动下,宋真宗决定效法太祖太宗率军亲征,岁未抵达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这时,辽军已在掳掠了河北和山东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州县后顺利北撤,真宗亲征并没有给辽军以实际打击。但在群臣的称贺声中,真宗真以为御驾亲征取得了伟大胜利,作《喜捷诗》命群臣唱和然后班师回京,结束了这次亲征。

其后三年辽军每年南侵,以便为更大规模攻末作试探性准备。 景德元年(1004年)圣相李沆去世,真宗立即把另一位“潜邸旧臣”毕士安,提拔为参知政事,并许诺将拜他为相,还问他谁可与他共居相位。士安说:寇准忠义兼备,善断大事,己所不如。”以寇准的资历才干,真宗早该让他入相的,但真宗似乎不喜欢他“好刚使气”的个性,才久未用他。他又对士安说及这点,士安说:“忘身殉国,秉道嫉邪,往往不被流俗所喜欢。现在边患严重,正应该用寇准这样的人。



时隔三月、真宗颁布了两人并相的任命。 九月,辽圣宗与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再次南下,但进展并不顺利。宋河北诸城都奉命全力守城,辽军连攻数城,皆未得手,便绕道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间)。承天太后亲播战鼓,指挥攻城,都被宋军以大石巨木击退,辽军死者达三万余人,伤者更多。 在遭到重挫后,承天太后鉴于辽军并不擅长攻打坚城,立即作出正确的决策,放弃瀛州,采取迂回穿插的战略,直趋开封,威逼宋廷。

辽军攻占祁州(今河北安国)等地,不久就绕过重镇大名府,大军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城下,令北宋朝廷措手不及。北宋朝廷早在九月中旬就接到辽车南侵的边报,宋真宗表示要再次亲征,与辽车在河北一决胜负,询问宰执何时出发为宜。毕士安出于稳妥的考虑,认为如要亲征,也不必到最前线只要到澶州即可;但澶州小郡,御驾和大军不宣长时间驻守当地,以晚去为宜。枢密使王继英也持这一看法。



寇准则提议,军队都在前方,早去可以鼓舞军心。真宗听从了毕士安和王继英的意见。 敌骑南下的消息不断传来,朝臣都人心惶惶。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建议真宗逃往金陵(今江苏南京);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是四川人,建议真宗避难成都。真宗征询寇准的意见,寇准问谁出此策,真宗让他只断可否,而不问其谁。寇准回答:“将献策之人斩首祭旗,然后北伐。倘若采用三策,则人心崩溃,敌骑深入,天下岂能保有?”

2、澶渊之盟经过

真宗感到大名府一旦陷落,河朔即将不保,准备派一重臣前往镇守,寇准提名王钦若。召见之时,王钦若还没说话,寇准就说:“现在不是臣子辞难之日,参政当体此意!”王钦若没法再推辞,只得出判大名府兼都部署(宋代凡是担任过宰执而出知州府,都称为判,以示位尊权重)。

告急的边报一日数次不断送到京城,寇准有意扣下,等积到相当数量,才一次转呈给真宗。真宗见如许边报全是告急的,便问宰相该怎么办。寇准认为只有立即御驾亲征,毕士安也同意马上动身。



十一月二十日(1005年1月3日),真宗车驾从开封出发,由李继隆和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行至半途,传来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死的驿报,真宗便命随行的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行前,王旦问:“十日不胜,何以处之?”真宗沉默良久才说:“立太子。 数天以后,澶州在望,军中又开始流行南幸金陵的浮言。真宗有点动摇,寇准说:“只可进尺,不可退寸。若回辇数步,则万众瓦解,敌趁其后,要去金陵也不可得!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也说:“禁军将士多为北人,倘若他们不愿南下金陵,恐怕要出大乱子。”

真宗这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御驾进抵澶州南城。檀州,因古有称为澶渊的湖泊而得名,州治南北跨黄河为城,南城大而北城小,南城比北城安全,但宋军主力都布防在北城。多数随臣见契丹军声势浩大,都建议驻跸南城。寇准则力主真宗亲赴北城,鼓舞前线士气。

高琼甚至说:“陛下如不过河,河北百姓如丧考妣”。一旁的签署枢密院事冯拯呵斥高琼说话不知分寸,高琼激愤地说:“你以文章升为二府,今天敌骑当前,还指责我无礼,你何不赋诗一首咏退敌骑呢!”说完就命令卫士们护卫真宗前往北城,真宗这才渡河登上北城城楼,接见慰劳将士。



当宋军将士远远望见御伞黄盖时,立即欢声雷动高呼“万岁”。巡视完毕,真宗将军事全权交给寇准决断,寇准留居北城,号令明肃,将士畏服。在南城行宫的真宗派人去探视寇准的动静,知道寇准与知制诰杨亿每天通宵达旦地饮酒呼卢,戏谑喧闹,便高兴地说宠准如此,吾复何忧!" 他不知道这是寇准特为安他的心而作出的举动。

寇准在澶渊之役中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对此,陈璀在百年以后说:“当时若无寇准,天下分南北矣!也就是说,闹得不好,建炎南渡的局面会早一个世纪发生。

实际上,辽军出发之际,承天太后就通过宋朝降将王继忠,保持着与宋朝讨论议和的渠道。继忠是真宗藩邸时的旧臣,在一次战争中被辽军俘虏,便成为沟通辽宋议和的最佳人选。 宋真宗表示愿意谈判,派曹利用为使者前往大名府。判大名府王钦若见辽军正在猛烈进攻,未见和谈意向,便将曹利用留在大名府。



两军在澶渊对阵以后,承天太后见军事上难以占到便宜,和议趋向日渐明确,便命王继忠从多渠道向宋真宗传递和谈信件要求宋方派出使者。宋真宗虽然亲征澶州,也登上北城劳军,但始终难以克服恐辽心理。 即位前后,自王小波李顺以来接连不断的兵民反叛,宋夏边境连年的不安宁,都令他揪心不已。

如今两军虽夹河对阵,但时值隆冬,倘若辽军再采取迂回战术,放弃澶州,从别处渡过黄河直逼开封,形势就不堪设想。考虑到这一切,真宗更坚定了求和的念头,下令曹利用立即赴辽军大营和谈。 曹利用见到承天太后的次日,就与辽朝使者韩杞出发来见宋真宗。

真宗得知辽朝要求归还周世宗攻取的瓦桥关以南的领土,明确表示:可以袭用汉代以玉帛赐单于的故事;若要求土地则决战到底。寇准则主张,不仅不必赐玉帛给契丹,反而应该要求他们交出燕云旧地向宋称臣,这样才能确保百年无事。 而其时有流言诋毁寇准挟兵以自重,真宗便以“生灵重困”姑听其和”坚持己见,寇准只得同意议和。

曹利用再赴承天太后帐前重议和平条件,真宗对他说:“必不得已,百万也可。”曹利用表示:“契丹如有其他非分要求,我就不活着来见陛下。”寇准听说,即召曹利用私下嘱咐道:“虽有圣旨,如超过三十万,我就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再赴辽营,承天太后说:“晋给我们关南地,被周世宗攻取,现在应该归还。”利用答道:“前朝之事,我朝不知。倘若要求岁币以助军用,还不知我朝皇帝是否同意。割地之事,不敢归奏!”

经过多次使臣往来和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和议的条款: 一、宋朝每年给辽朝银十万两,绢三十万匹;二、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辽为兄弟之国;三、双方各守疆界互不侵犯;四、双方不得收留对方的逃亡人员;五、双方不得构筑针对对方的军事设施。

曹利用带着这一和议条款赶回澶州行宫,真宗正在吃饭,不能立即接见他,便命宦官去问岁币数额,利用伸出三个手指。宦官回来奏报说,猜想是三百万,真宗当即失声说“太多”,转而说“能了结此事,也还可以。”召见时,利用连声谢罪说答应的银绢数太多,当真宗知道是三十万两匹时,大喜过望,重赏了他,很快就批准了和议,起驾回朝。



二、对于宋国的影响

对宋朝来说,反击辽朝入侵的保卫战,本来就是正义的。就当时形势分析,辽军处于危地,宋军只要敢于反击,完全可以取得威慑性的战果,以便在和议中占据上风。 但宋朝君臣上下弥漫着严重的恐辽情绪,而“守内虚外”的国策也使真宗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对内防范上,因而不但不敢抓住战机,反而落得纳币求和的妥协结局,订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岁币不仅自此成为宋朝财政的一大负担,还在以后对西夏与金朝的交涉中成为惯用的一种妥协方式。

三、对于辽国的影响

澶渊之盟不仅使契丹从孤军深入的军事险境中安然脱身, 还获取了战场上没能得到的酬报,每年得到数额可观的岁币。 对辽朝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

在这场军事与外交 的较量中,辽朝除了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外,承天太后作为杰出政治家的胆略和识见起了关键的作用。

澶渊之役是契丹发动的南侵宋朝的关键战役,契丹确实于理有亏,但国与国之间历来都是凭借实力来证明其存在的,后人岂能苛求一千年前的古人。何况承 天太后审时度势,并没有顽固坚持与北宋处于长期战争状态,在 盟约订立以后,史称她是“愿固盟好”的,而后辽宋之间基本上也确实是和平相处的。

四、对于历史的影响

不过,从宋辽历史的长过程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中原政权与辽朝近百年的战争状态。自此以后,政治上互以南北朝相称, 使者聘问不断,经济上双方沿边的农业经济在和平环境中得以 发展,而榷场贸易更是互市不绝,有力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因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考察澶渊之盟,就不仅 仅是辽宋恩怨和你我是非的问题。既然在宋辽金元时期,汉民族作为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融合,构成了历史的主题之一。

绝对的平等和正义在这种冲突融合中往往难以体现;相反 往往会以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外表呈现在历史暂时的表象中,但 从长时段来看,其间却有着历史的合理性。



澶渊之盟也可以说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 体现在辽宋之间,也表现在宋夏之间。澶渊之役的当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战死,宋朝在次年抓住时机与其继承者李德明议和 。 景德三年,双方也达成了和议,其性质和效果不啻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克隆版。

尽管宋夏之间地缘政治的短暂平衡在元昊时期 一度打破,但三方毕竟通过妥协获得了将近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期。 至于宋辽间的这种平衡,虽然在元昊反宋时起过波折,但基本上 没有打破过,大体维持到宋徽宗后期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


常棣tandy


背景:澶州之战


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倾国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兵临黄河沿线的澶州城,一旦攻澶州城,胡马兵锋便直指东京汴梁。

大宋朝野震动。众文臣欲迁都南逃。但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当时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最终决定御驾亲征,亲至澶州督战。

攻城的辽军一波接一浪如同海浪般地拍打着澶州城,可澶州城里的宋军也知道如今是生死关头,必需死战,他们如最坚硬的礁石,任由海浪拍打,夷然无损。双方在攻守之间展开殊死搏杀,僵持不下。

辽军主帅萧挞凛是百战名将,当年生擒过宋将杨业。某日他自持悍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观察宋军守城的布防,试图找出破城之法。,却不料澶州北城宋军却先发现了他的破绽。

宋军的信心来自一种宋军新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八牛弩,有效射程超过1千米,不亚于现代的狙击步枪,而萧挞凛正好步入了有效射程之内。

“嘭~嘭~嘭! ”

一阵整齐的弓弦霹雳爆响后,无数支钢枪一般的箭矢从澶州北城头爆射而出,在空中如同乌云一般,把萧挞凛罩在了庞大的阴影之中。漆黑的枪箭雨点般穿过肃杀的天空,俯冲下来,萧挞凛大骇,但已经躲闪不及,当即被枪箭当头贯入落马而亡。

此时宋真宗一又上了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气势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主帅被杀,辽军大为震惊。辽太后萧燕燕亲临其灵车,恸哭不已,辍朝五日。辽军士气为之大挫。


签署合约

辽军主帅被杀,又惧于宋军守城的能力,无法对澶州没有进行一次有效的攻击作战,主力部队深入宋境,后方反叛势力蠢蠢欲动,宋军各路援军也陆续赶到,辽军进退两难,和谈成了最好的选择。

大宋方面如果当时的皇帝是宋太祖甚至宋太宗,那么肯定是以消灭境内辽军主力,然后挥师北上恢复燕云十六州为战略目标。但这个时候的大宋皇帝是宋真宗,一位爱好和平的皇帝。对收复燕云并没有其伯父和父亲的强烈渴望。和谈自然是他的第一选择。

于是双方几轮唇枪舌剑和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了《澶渊之盟》,主要条约有:

1、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

3、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在边境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贸易。

5、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6、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澶渊之盟》对两国关系产生了长达一百多年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分析双方利弊,总结如下:

1、辽国当时起兵以收复关南二州(后周柴世宗从辽国手中夺取)为名义,条款中宋没有将关南二州还给辽国。所以双方领土保持现状,均可接受。

2、互为兄弟之国说明互相认可对方为平等国家。注:当时周边其它国家(西夏、高丽、青塘、回鹘、安南、大理等等)都只能向这2个大国称臣。

3、宋向辽输送了30万的岁币感觉好像吃亏了,但实际上对大宋来说成本是非常低的。因为和辽国打战更贵,宋朝日常每年军费开支就得4千万~5千万,这还不算打战的额外开销。30万岁币不到大宋日常军费的1%,对大宋来说没有付出多少,但保持了和平发展,人民生产劳动不受影响,受战争影响的河北地区财政收入远远高出这个数,基本达到了战略目标。

4、而辽国每年能从大宋获得三十万岁币,这个数额对贫穷的辽国那算是天文数字了。辽国以战促和得到了回报。基本达到了战略目标。


后续影响

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史书上记载,双方礼尚往来,通使殷勤,辽国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但史书的记载永远冠冕堂皇,事实的真相往往令人意外。和平年代双方的竞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不是再依靠战争了。战争年代拼军事,但和平年代是经济、贸易、文化的交锋,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而这些方面大宋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充分利用《澶渊之盟》条款,把大辽当韭菜进行收割:


1、贸易倾销:由于条约中宋辽在边境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贸易。经济文化处于中华历史顶端的大宋在经济贸易上的巨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宋能出产的商品太多了--丝绸、布匹、陶瓷、茶叶、书籍、手工艺品,辽国则沦为原材料输出国。

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大宋贸易顺差,大辽收的岁币,还没运回国,在边境就被宋人挣了个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估算,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八十万贯价值的顺差,扣去岁币,每年还盈余五十万。这还仅仅是官方榷场之内的交易量。

2、货币战争:宋朝的通宝在辽国成为了贸易的结算货币。一贯的宋钱民间能兑换几贯的辽钱,辽钱贬值,贸易上又没有产品供给宋人,宋人想买的战马,契丹人认为是战略物资又不想卖。随后的一百多年里,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经济上被掏空了。彻底沦为经济上处于附庸的原材料输出国。辽国只能靠盘剥北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来维持贸易,这也给辽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3、文化侵略:大宋是中国文化最鼎盛的时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出现在澶渊之盟后的数十年中。文化相对落后的辽国契丹民族开始了加速汉化的过程。辽国人原先吃肉和奶酪的习惯被馒头、糯米饭等汉食替代。汉服成为契丹人主流,就连辽国的礼仪典礼上,皇帝高官们,都是清一色的汉服装扮。辽国的传统节日没落,人民开始过汉族节日。宋诗和宋词成为辽国读书人追捧的对象。苏轼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时,发现哥哥的名字在辽国如雷贯耳,堪比周杰伦。以至于发出惊呼:“谁将家书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大辽也没有束手待毙,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军事威胁,和大宋交锋也是来往不断:

1、帮助西夏对付大宋:每当宋朝与西夏战争的关键时候,辽国总是派兵前往大宋边界厉兵秣马。导致大宋总是无法专心对付西夏。

2、1042年(仁宗庆历二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正酣,向北宋勒索土地为名,伸手要钱为实。最终以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为结果。辽国把岁币从三十万增加到了五十万。

3、宋神宗继位后,辽国趁大宋天灾,朝廷变法派与旧党内斗,王安石罢相下野之际。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最终宋政府答应以分水岭为界,放弃了边界的山地。

结语

《澶渊之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给从后唐、五代以来饱经战乱华夏人民终于有了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澶渊之盟》之后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科技、文化最鼎盛的时代。

《澶渊之盟》持续了一百多年,北宋末年,宋徽宗背盟,联金灭辽,后金又灭宋。《澶渊之盟》彻底终结。


赵宋春秋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澶渊之盟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

先了解一下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太宗率辽军大举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宋朝边境频频告急。这一下引起北宋朝廷的慌乱,宋真宗赶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有的大臣主张避敌迁都南逃,宋真宗也动起了南逃的心思。这个时候宰相寇准极力反对,力主抵抗并劝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宋真宗迫于无奈,只得北上澶州督战。

由于辽军一路长驱直入,战线过长,再加上北宋各地军民极力反抗,粮草不济。尤其是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军用床子弩一箭射杀,导致辽军军心不稳。辽国萧太后及大丞相耶律隆运觉得这么打下去也捞不到什么便宜了,决定转换策略和北宋议和。宋真宗在听到辽国要议和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双方就在澶渊订立了合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互为“兄弟之国”。


其积极影响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促进了宋辽两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

对于宋朝而言,虽然北宋做出了一些让步,但30万的岁币相较当时宋朝财政来说不值一提。宋继承了唐帝国生产力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换取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为开创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辽国而言,也是如此,辽继承了唐帝国的丝绸之路贸易线,保证丝路的畅通和安全。澶渊之盟后,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同样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其消极影响

对于辽国,澶渊之盟”之前,辽国内部就存在极大矛盾,各个种族之间,世家大族贵族与中央皇权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澶渊之盟”之后,由于外部环境有效改善,这些矛盾就被激发出来,造成了内部政局出现动荡,为以后出现衰落以致最后被金所灭埋下了伏笔。

反观宋朝,“澶渊之盟”后,北宋的党争完全转为内斗,王钦若,丁谓等保守派也正是利用了“澶渊之盟”对宋真宗心理上和对北宋朝廷上下的影响,边缘了寇准,控制了朝政。宋朝朝廷苟且安生,只顾着享受荣华富贵与玩乐人间,完全忘记了宋太祖立下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图大志。从此以后,宋朝国力逐渐衰弱,社会风气一片奢侈萎靡。


历史小小生


北宋时期,宋太宗赵光义自979年北伐,与辽朝因燕云地区领地的争端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

终于在1004年,宋辽两国疲于征战,双方都有心和解,于是缔结了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辽战争结束。

先来看看澶渊之盟的内容:

  •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市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本身是两国为了休战而达成的协议,对两国的影响都有利有弊。

对宋的影响:

积极:

  1. 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使两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百姓得以免于战争的困扰;
  2. 宋朝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和平,战争时的用兵费用非常高,三十万银绢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的百分之一,缔结盟约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减轻了徭役和赋税压力;
  3. 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消极:

  1. 使宋一直未能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
  2. 助长了辽朝索要钱财的贪婪。虽然此后宋辽两国一直处于和平状态,但还是发生过两次交涉:一次是1042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另一次是1074年,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致使宋朝廷又放弃一些土地;
  3. 金钱换取的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重武轻文”、兵备松弛使国力减弱。

对于辽朝来说,澶渊之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上文中均有体现,但消极影响也是很大的,与宋朝的消极影响第三点相同: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辽国也对国家兵备建设放松警惕,这对一个游牧民族来说是致命的。辽朝身处北方,周边的游牧民族部落对其虎视眈眈,长期受辽朝统治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北宋末年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辽展开了进攻。

兵备松懈使辽朝在宋徽宗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后,于1125年被宋金联军所灭。没过多久,北宋也遭遇了相同的厄运,1126年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都城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直接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同道棠


宋真宗景德元年12月,宋辽两国在澶州达成城下之盟,史称“澶渊之盟”。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宋辽双方再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辽两国武备松弛,最终都亡于金

澶渊之盟后,北宋彻底放弃幽云十六州,默认辽的占领。因宋辽盟约已成,北宋君臣天真的认为双方再无军事冲突,武备开始松弛,大量削减在边地的军事力量,放松了对辽的军事防御。

为了让辽放心北宋并没有开启战争的打算,将定州、高阳关和镇州三个都部署缩并为一个,沧州、贝州、雄军、邢州等四州的部队,缩减成步军六指挥,并让禁军返回原驻地。“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结绅虑患者,谓之迁阔背时。”

宋真宗之后,北宋“忘战去兵”,宋军“武备皆废”。这使得日后当金军南下时,宋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北宋灭亡。

而辽国武备也日益松弛,随着两国的互市,北宋大量的精美物品进入辽地,辽国统治者开始注重享乐,政治日益腐败,曾经叱咤北方的辽国最后也被女真所建立的金所灭。

宋辽双方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

澶渊之盟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徐水西)等地设置榷场,与辽互市。北宋输入辽的主要是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如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和丝织品等,而辽输入北宋的主要是羊、马、骆驼等牲畜以及皮货、药材等。

“取之于虏,而复用之于虏。”北宋虽然每年给辽三十万银绢,但由于宋辽之间的互市贸易,北宋每年可获得大约150万贯的专卖税。而且,北宋从榷场获得的商税也非常可观,完全可以抵消对辽的岁币。“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马、橐驼,岁获四十余万”。

由于宋辽两国的经济实力相距甚大,宋辽之间有着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使得辽国大量的金银、铜钱回流到宋朝,反而促进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宋仁宗时期,每年的商税达到2000多万贯,使得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

辽政治军事讹诈并用,北宋以金钱换和平

澶渊之盟是辽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而与北宋达成的议和,这使得辽对北宋君臣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北宋君臣并不愿意与辽兵戎相见。因此,尝到甜头的辽数次以军事威胁北宋增加岁币和割让土地。

北宋为了换取和平,对于辽的要求基本上都给予满足。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辽达成“重熙增币”,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北宋一些有识之士感叹的说,辽只需派一使者就能让宋妥协。“只烦一介之使,坐致二十万物,永匮膏血,以奉腥膻。此有识之士,所以为国长太息也。”

促进了北宋文化娱乐产业的兴盛繁荣

澶渊之盟后,由于边地无战事,官民百姓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北宋京师东京出现了大量的勾栏瓦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述东京的繁华景象。“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榭,竞赌新声。”

同时,因没有了战争的威胁,北宋官民的享乐之风开始风靡,宋词俗曲愈加兴盛,就连皇帝也沉浸其中。“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

澶渊之盟使得宋辽两国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安无事,“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但由于武备废除,为最终亡于金埋下了伏笔。


老袁侃历史


感谢,我是闲来无事聊聊历史,先聊聊什么是澶渊之盟。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和谐就是生产力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而北宋,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国”。

公元1009年,在中国大地上除了北宋之外,还有辽、夏,云南的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于阗国(此时已皈依伊斯兰教,属于哈拉汗朝)。

辽之北则为斡朗改和辖戛斯等多个政权并立。而五年前,北宋的周边形势要严峻得多,尤其是宋辽关系。

1004年闰九月,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大军侵入宋境,十一月,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

此前,辽曾提出和约,宋真宗选择了战争。在同平章事寇准等人的坚持下,宋真宗亲至澶州督战,登临北城门楼,“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辽军一面屯兵澶州城下,与真宗所统宋军主力对峙,一面展开和谈。

和平还是战争?宋真宗选择了和平:十二月,宋辽讲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承认边界现实,宋每年给予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关于“澶渊之盟”,历来颇多非议,否定者认为这是胜算下的城下之盟。殊不知,虽然辽军腹背受敌,但已击败宋军第一线主力,长驱直入,折损大量宋军;同时宋人也因争战多年却无法击败辽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倾向议和。

民意如此,人心向背啊。宋真宗要的是和谐—友邦的和谐,民众的和谐。于是,宋辽签盟,从此交好达百年之久。

何况,虽然“澶渊之盟”后宋朝纳岁币换取了和平,可并非像某些教科书所言“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那么简单:从公元979年,真宗之父赵光义北征开始,宋辽之战已经打了25年了,其间北宋损兵折将,人民生灵涂炭,难道还应继续吗?这种生死相搏,要最终博弈到何时,且宋朝彻底胜算又有几何?

每年扔出去30万两白银,谁都心痛,可是否了解当时宋朝在北方战线上应付一场战争,需要投入怎样的国力物资?

3000万两白银!这还仅仅是中等级别的战争。

当时宋年收入一亿,而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即位近七年来,宋真宗一共应付了多少场超级战争?相比之下,这30万两岁贡的确是九牛之一毛!但年30万岁贡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

于是,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朝百年交好,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利弊,勿庸赘言。

到此,如果说后人对“澶渊之盟”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它使北宋失去了中原帝国的威仪,番邦外夷竟未臣服!其实“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不是很好吗,何必非要自居“父皇帝”?兄弟和谐相处,于神宗而言,其结果就是:和谐就是生产力。

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和约之后得以增加,在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公元1021年,其总额已达15000万。可以说,没有五年前的和约,就没有1009年的繁华似锦。




闲来无事聊聊历史


对宋就是保卫国土,而且燕云地区产马,对于宋朝来说可以解决少马问题。辽控制燕云十六州,能够进退自如。可以提供大量兵源和赋税。其实是一场货币战争,各取所需。没有真多赢家。


Xiao胖2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相互妥协后签订的和平协议,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图:澶渊之盟)

我们先了解一下《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从上方协议内容,可以看出,辽朝不胜而胜,北宋不败而败。宋真宗不是赵匡胤,也不是赵光义,他只想做一个和平皇帝。为了和平,北宋给辽国一些地,一些钱,他是可以接受的。

从协议的结果来看,协议对两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北宋的影响

1.北宋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利的协议,使国内士气低落,助长了辽国的侵略意图。

2.签订了和平,北宋放弃了对燕云十六州的领土收复,使北方游牧民族可轻易南下,长驱直入内地,对北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3.以北宋宰相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受到朝廷的打击,主和派官员受到重用,收复失地的愿望越来越渺茫。

4.长期和平,朝廷多重用文官,武将得不到朝廷重视,地位越来越低,军备松弛,部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弱。

5.提供给辽国银、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6.和平的环境,也使北宋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二、对辽国的影响

1.与北宋达成和平协议后,辽国开始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虽然,最后辽国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澶渊之盟》的签订,使辽国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获得了好处,助长了辽国的侵略意愿。要不是萧太后和辽圣宗先后逝去,辽国内部发生动乱,实力下降,说不定辽国还会大举侵宋。就是这样,后来,辽国还是讹诈了北宋更多的钱财和土地。

3.长期的和平,使辽国统治者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军备松弛,军力下降,和后金的斗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

4.长期的和平,加速了辽国农耕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上面叙述可知,《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双方都有好处,当然也有弊端。不过,我们需要肯定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对广大的老百姓来说,和平更是最大的渴望。


阜城轶事


一时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