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茵陳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不由想起那些長在田間地頭一簇簇的蒿苗苗來,蒿苗苗是我們老家俗稱,其實就是中藥裡大名鼎鼎的茵陳,據說之所以叫茵陳一是源於華佗三試青蒿草的故事,後來便有“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人切記牢,三月茵陳治黃病,四月青蒿當柴燒”的傳說。二是《本草拾遺》曰:“此雖蒿類,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茵陳.......”

兒時的記憶:茵陳

小時候,清明節掃墓結束,父親總會採集一些茵陳帶回家,母親把茵陳撿淨沖洗,做成茵陳苦累,再用油潑蒜蓉一炒,那種鮮辣清香,簡直就是美味佳餚,現在想來都還會流口水。

兒時的記憶:茵陳

茵陳為藥最早出於出自《神農本草經》,經雲:“味苦,平。主風、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清代趙瑾叔有一首詩,更全面說明了茵陳的名字來歷、食用方法、功效主治、炮製禁忌,堪稱經典,詩曰:

舊苗發出更新鮮,黃疸茵陳主用專。

散配五苓功不小,葉尋八角力方全。

傷寒可令陰黃退,犯火難教溼熱損。

曾見淮揚二月二,採將作餅俗相傳。

兒時的記憶:茵陳

茵陳作為中藥,現在已應用於黃疸、流感預防、中暑、感冒、頭痛身重、食積腹脹、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如治療溼熱黃疸的茵陳蒿湯、治療半身汗的茵陳四逆湯、治療蕁麻疹的茵陳蒿散等疾病。相信不遠的將來茵陳作為中藥會對人體健康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