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愚人節”,我們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在傳統教育理念中,我們推崇誠實教育,教育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讓孩子言而有信,不撒謊、不作假、不欺瞞,並教導他們視誠實守信為“為人之本”。那在面對“愚人節”這個以欺騙和被欺騙為中心,與傳統教育幾乎相顛覆的節日時,我們又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面對“愚人節”,我們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我們深知“愚人節”的本質,所以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這天“欺騙與被欺騙”,然而,作為孩子,他們是否可以很清楚的分清這種“娛人”與“撒謊”的區別,我們是否又該讓孩子融入這個節日的氛圍?

孩子的教育必然重要,可我們不該因為害怕孩子變壞,而讓他與任何事物斷絕接觸,我們該做的是,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快樂的享受生活,健康的茁壯成長。

面對“愚人節”,我們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面對“愚人節”

我們可以很好的與孩子來些親子互動

愚人節前一天,與孩子一起了解“愚人節”的由來,瞭解有關“愚人節”的背景知識,讓孩子明白,“愚人節”這天“娛人”與平時的撒謊有什麼不同,讓孩子區分節日與分節日的“謊”。下了一定功課後,再與孩子一起準備第二天的小謊言、小惡作劇,期待第二天的節日。

一、說點小謊,適可而止

引導孩子說假話,事實上,也可以讓孩子發揮他的想象力,和發展他的表演能力。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一個欺騙爸爸的故事情節。比如,讓孩子給爸爸打電話,騙說媽媽找他,讓他到某地點等媽媽,具體情境可以讓孩子自己編。在整個過程中,要讓孩子知道,編造的謊言只是應了節日需要,不能編的沒完沒了,更不能因為這個謊言而讓當事人焦急,看到被欺騙者上當後,應該適時出現,點破謊言,博得大家一笑。

面對“愚人節”,我們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二、搞小花樣,別太過火

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整人小物品。比如,和孩子一起買瓶飲料,問孩子,可以在你們做什麼手腳,讓喝的人,感到上當受騙。孩子或許會說放些不能食用的物品,這時候該告訴他,這樣做的話,會給上當的人帶去什麼惡果,這種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引導孩子,放些鹽巴、醋、醬油等不會傷及身體,又會讓被騙者感覺上當的食物進去,既糊弄了人,又讓整個事情好笑而不過火。

三、行為嚇唬,掌握尺度

準備紙板、畫筆等工具,和孩子一起製作“恐怖”面具,在製作過程中,讓孩子發揮想象力製作面具,享受與孩子一起製作的快樂過程。等完成後,戴上面具,嚇唬一下爸爸。要注意的是,告訴孩子,這個玩笑只能用在爸爸身上,不能嚇唬老人家或太小的孩子,也不要在夜晚玩,以免嚇破他人的膽。總之吧,愚人節該是屬於我們與孩子的節日,我們不該為了孩子而刻意的逃避愚人節,我們該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認識愚人節,並且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有分寸的享受這個充滿“叛逆”色彩的愚人節。

面對“愚人節”,我們是否該與孩子一同分享“愚人”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