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远成办公的经验值得学习!


这些远成办公的经验值得学习!


宏观管理


宏观管理角度其实并不分远程办公还是集中式办公,只不过,这些问题在“远程办公”的场景下更突显罢了。


1.努力找到好的人


团队管理的头等大事是找人,没有之一。远程集中都一样,而远程团队需要的人的一般需要有这些特质:


能独挡一面的人。这样交给他的事能独立完成,没有路能自己找路,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管理成本。

沟通能力很强的人。一方面,他能把模糊的事变清楚,另一方面,他能有效地说服他人。不然就会非常扯皮和消耗时间。

能自管理和自驱动的人。不能自管理和自驱的人,会增加大量的管理和教育成本。能自驱动的人,都是对所负责的事情有认同的人。


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是任何一家公司所渴望的人,和远不远程无关。只不过,如果是远程团队的话,你会被逼着要招到这样的人。


招到这样的人,你团队的执行力会非常的强悍。招不到这样的人,你只能为他们不能自管理和自驱而招“经理”;不能写出好代码而招“测试”;不能很好沟通而招“项目经理”;不能独挡一面,而要把好的人安排给他们当“教练”,而好的人则会被累死……


2.“统一”尤为重要


对于远程团队来说因为见不到面,缺乏交流和沟通。所以,需要团队里所有人能够对要做的事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认识。往大了说是共同的目标和使命的认知。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知道取舍,知道 trade-off。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团队一起达成共识的。如果没有这样“Same Picture”的目标和使命,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另外,因为团队和业务也在迅速发展中,所以,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沟通。这都需要领导者花费时间统一目标和使命。


老实说,无论远程不远程,一个团队都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没有共同的目标,就算是集中在一起办公,也一样没有效率。


3.倾向使用小团队


因为沟通成本的问题,远程团队更倾向使用小团队,但并不是说小团队会限制整个公司的规模。人数越多的团队,基本上来说就更偏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家整天在想,得整点什么事给这么多人,好让他们忙起来。


而人数少的团队,因为人不够,所以每天都在想,什么样的事更重要,什么样的事可以自动化,怎么做更有效率……小团队和大团队的关注点就这么不一样了,所以做出来的事也就不一样了……


当然,并不是说劳动密集型有什么问题,就像《软件团队的两种管理方式》一文所说的一样,远程团队更倾向于“电影工作组”式的每个人都是 leader 的知识密集型的团队。


微观实践


在远程工作中,我们需要有很多的微观操作来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进行远程工作。


1.文档驱动


首先,远程的问题就是沟通不方便。集中办公的话,一群人可以在白板上进行讨论,然而远程工作这个事就变成很复杂了。所以,当要讨论什么事的时候,需要发起人先写一个文档,然后大家在这个文档上进行讨论。


另外,写文档的好处太多了,除了给后人有一个可以追溯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写作是一种深度思考,当你把你脑子里想的东西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思考更多了。所以,文档驱动是我们团队非常重要的事。

2.Owner 文化


这个太重要的了,但是,这并不是在说,如果一个事没有 Owner,就会像“三个和尚”那样,事情就到了没人管的地步。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是比较 nice 的,比较 nice 的人通常来说都不好意思跳出来对别人发号施令。


所以,Owner 文化就是要求每件事都要定义一个 Owner,而这个 Owner 是有权对其它人发号施令的,其他人也有义务要配合他。当然,Owner 的权利越大,责任也会越大!


3.Review 文化


Review 文档是一种把知识或是想法传递出去的方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大家把好的想法写下来,这需要包括问题背景、目标、可选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引用和数据,不能是拍脑袋),还需要有 Pros/Cons 的比较,然后再发起讨论。这样,事情在一开始就做好,那么就可以让大家的讨论更加地有效率。很多人以为开会讨论有个议题就行了,其实不够,有效率的开会讨论需要的是议案,而且还是高质量的议案!


4.目标承诺


我们需要每个人承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个完全由每个个体来自发完成。一般来说,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最好是在 1-2 周内。


5.自我管理


我们的实践是没有审批制度,无论是休假、报销还是出差,完全是自己自由安排,但需要告诉团队(除非在一些关键时期没法休长假,需要整个团队全力以赴)。千万不要撒谎和作弊,一旦发现,直接开除就好了。这个是基于好人更多的原则制定的。


这些远成办公的经验值得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