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10月30日,美国“海燕”号科考船在菲律宾海附近海域,6200米深处发现了一艘驱逐舰残骸。研究人员相信,这些残骸曾经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最富传奇的一艘驱逐舰“约翰斯顿”号(USS Johnston)。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图源:R / V Petrel)


由于被发现时,这艘沉船的舰体已经彻底破碎,因此一度难以确认沉船的身份。而在这片海域,除了“约翰斯顿”号之外,“霍埃尔”号驱逐舰也沉没于此地。但在仔细调查了船体仅存的残骸后,“海燕”号上的科研人员确认了,这就是“约翰斯顿”号驱逐舰的沉没之地。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图源:R / V Petrel)


在旷日持久,规模宏大的太平洋战争中,无数的大舰巨舰沉入了碧蓝的大洋之中,一艘小小的驱逐舰似乎不值一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约翰斯顿”号的命运如此引人关注呢?这无疑要从这艘战舰的传奇经历说起。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服役仪式上的“约翰斯顿”号

(图源:USNI)


1943年10月27日,饺子弗莱彻级驱逐舰“约翰斯顿”号正式竣工服役。在服役仪式上,舰长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引用了美国海军之父约翰·保罗·琼斯的一句话:“这将是一条战斗之舰,她将杀出一条血路。害怕的人,最好现在下船!”不知是幸运亦或是不幸,这句名言也成为了“约翰斯顿”号一生的真实写照。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服役仪式上的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

他也是美国海军学院极少数的原住民毕业生

(图源:USNI)


在服役的一年多里,“约翰斯顿”号并没有参与过什么像样的大战,而只是在后方护航、巡逻、反潜,对地面部队进行炮火支援。1944年3月10日,“约翰斯顿”号还曾击沉了日军潜艇“伊-176”号。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涂上了迷彩的“约翰斯顿”号

(图源:navsource.org)


由于此时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约翰斯顿”号很可能和绝大多数同伴一样,平凡而幸运的存活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其实平凡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好过出现不幸。但也许是命运使然,“约翰斯顿”的大名注定将被铭记在世界海军史上,以英雄的身姿被世人永远铭记。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描绘“约翰斯顿”号的油画


1944年10月,“约翰斯顿”被编入了第77特混舰队护航航母舰队77.4.3分队,即“塔菲3号”舰队,为舰队中的护航航母提供护航。护航航母本身就是民用船只改建的航母,航速低下,防护薄弱,唯一的用途只是提供舰载机掩护作用,几乎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萨马岛海战的战斗情况

(图源:Wikipedia)


在莱特湾大海战中,“塔菲3号”扮演的仅仅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角色。毕竟这支分舰队仅有6艘护航航母,3艘驱逐舰和4艘护航驱逐舰,完全无法和那些声势浩大的庞大舰队相比。但在10月25日的清晨,这支弱小的舰队却在萨马岛海域,一头撞上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后的主力: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萨马岛海战中的“大和”号战列舰

(图源:Wikipedia)


此时,日军舰队虽然已经遭受了美军飞机的轮番打击,但主力尚存,仍然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舰队。包括“大和”号在内,日军舰队共有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2艘,以及包括“雪风”号的驱逐舰11艘。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塔菲3号”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在锡布延海被美军轰炸的

“大和”号战列舰

(图源:Wikipedia)


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雄的作用也就更为重要。为了给那些慢吞吞的护航航母留出撤退的时间,在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的指挥下,“约翰斯顿”号率领3艘驱逐舰,向日军舰队直冲了过去。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萨马岛海战中释放烟幕的驱逐舰

(图源:Wikipedia)


为了阻挡日舰的视线,这些驱逐舰释放了烟雾,并直冲进了鱼雷的射程,向日舰猛烈开火,射出了200余发炮弹和全部10枚鱼雷。在这第一波攻击下,日军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惨重打击:重巡洋舰“熊野”号被多发炮弹命中,而随后的鱼雷命中则将“熊野”号的舰首当场炸断,迫使这艘万吨巨舰退出了战斗。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熊野”号重巡洋舰

(图源:reddit)


但几乎就在同时,“约翰斯顿”号也被“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和155毫米副炮各命中3发。这样的重创足以立即摧毁一艘大战舰。不过惊人的是,遭受到如此重创后,这艘小小的驱逐舰并没有被立即摧毁,而是凭借着有效的损管控制躲入云雨区避难。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金刚”号战列舰

在莱特湾大海战后被美军潜艇击沉

(图源:Wikipedia)


经过紧急修复后,重伤的“约翰斯顿”号的航速降到了17节,但仍然没有退出战斗。为了掩护其他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约翰斯顿”用仅剩的一门主炮再次向另一艘巨舰——“金刚”号战列舰开火射击。而幸运的是,“金刚”号的还击并未击中这艘小小的驱逐舰。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约翰斯顿”号的受损情况

(图源:navsource.org)


但很快,面对日军猛冲过来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队,“约翰斯顿”最后的好运气也已经用尽了。在日军的集中打击下,“约翰斯顿”号的主炮炮弹用尽,弹药库爆炸,舰桥燃起大火,轮机舱也被摧毁,失去了动力和全部的反击能力。终于,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雪风”号驱逐舰

(图源:Wikipedia)


很快,这艘已经千疮百孔的战舰便陷入了抑制不住的下沉,缓缓沉入海中,全舰327名船员只有141人获救,包括舰长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的186名船员阵亡。而根据幸存的船员回忆,在“约翰斯顿”号沉没后,一艘日军驱逐舰的指挥官——“雪风”号的舰长寺内正道中佐站在舰桥上,向这艘可敬的驱逐舰敬礼。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遭遇“神风”特攻被击沉的“圣洛”号

(图源:Wikipedia)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约翰斯顿”号和“霍埃尔”号驱逐舰、“塞缪尔·罗伯茨”号护航驱逐舰,“冈比亚湾”号和“圣洛”号护航航母被日军舰队击沉,但其他几艘战舰却坚持到了援军到来。而日军却在美军的打击下,损失了“鸟海”、“筑摩”、“熊野”三艘重巡洋舰,其他战舰也大多被重创。这样的损失甚至让栗田以为自己遇上了“美军主力舰队”,最终下令撤退。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塞缪尔·罗伯茨”号护航驱逐舰

(图源:Wikipedia)


由于“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和“塔菲3号”的全体官兵在这场海战中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无畏,“塔菲3号”的全体战舰均获得了总统荣誉嘉奖,而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被追授荣誉勋章。战后,一艘驱逐舰继承了“约翰斯顿”的名字,而另一艘护航驱逐舰则被命名为“恩尼斯特·埃文斯”号。


又一艘二战名舰残骸被发现:曾“单挑”日本海军主力舰队

在圣迭戈的“中途岛”号航母旁

“塔菲3号”舰队的纪念碑

(图源:Wikipedia)


尽管损失惨重,但这些勇敢的驱逐舰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勇气。正如恩尼斯特·埃文斯少校在战前动员上所说的一样:“此战我们将面临敌军的压倒性优势,我们无法奢求活着回来,但我们将竭尽全力而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