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以前,意大利和意大利以北的欧洲是什么样?

怎样可持续发展教学哭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是:按照欧洲历史分期,中世纪(476—1453)以前是古典时代(公元前700—476)第二个知识点是,说到意大利就必须说到古罗马,因为先有罗马城,后有意大利。

一,古典时代的古罗马

公元前8世纪,传说被母狼奶水喂大的一对双胞胎,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勒莫斯,带领自己的人在台伯河岸的帕拉丁山冈建起了一个新城市。

兄弟俩为确定城市的名字和统治者争吵起来,最后通过决斗,哥哥杀死弟弟,成为新城市的统治者,他用自己的名字罗慕路斯命名这座城市叫罗马。这件事据说发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人把这一天做为开国的纪念日。从这天开始,至476年西罗马灭亡近1200余年,是古罗马的历史。这时的社会属于奴隶社会,历史学家根据古罗马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王政时期(公元前753—前509)

罗慕路斯建立的罗马城是城邦国家,城里的人民按财产划分三类,贵族,自由民,奴隶。在管理国家体制上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元老院,市民大会,国王共同管理国家,元老院由贵族组成,市民大会由自由民组成,国王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终身制,不世袭。这一时期的罗马主要是扩建军队,壮大军事力量,建磊筑城,吸引周边城邦的人口,来增加自己人口的规模,来使自己强大起来,这一阶段罗马人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

第二阶段,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27)

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克文施行暴政,被人民推翻,然后选举两个贵族为执政官,以便相互制约,罗马进入共和时代。共和时代的罗马政体是,两名执政官和元老院,市民大会,共同组成国家的权力机构,执政官由元老院选举产生,任期一年。这一时期罗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公元前451年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和提高了平民的权力,前后经过200余年的贵族和平民的斗争,共和体制日益成熟。第二件事是,罗马共和国对外的扩张,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三世纪初,先是通过三次萨姆奈战争打败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山地的萨姆奈人,后又打败意大利南部的各个希腊城邦,统治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罗马统一意大利后,开始向西征服,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到二世纪中期,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占领了原属迦太基的广大领土,成为西部地中海的统治者。同时,罗马也向东地中海扩张,经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公元前192—前188),征服了伊利里亚,马其顿,亚细亚,叙利亚等广大地区。

第三阶段,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

共和时代末期,奴隶的起义,社会的两极分化,打击了贵族的政治,共和制度逐渐衰亡,执政官凯撒打败了对手庞培,成为了独裁者,开始实行独裁统治,凯撒的行为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共和派贵族刺杀身亡。凯撒死后,他的养子屋大维经过政治斗争和内战获胜。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乃“庄严,神圣”之意,此后历史上也改称屋大维为奥古斯都。经过一系列安排,元首制在罗马得以建立。元首在名义上是元老,公民,但在实权上,却凌驾于元老院之上,从权力上来说,元首和东方的君主已无太大差别,因此,元首制是一种隐蔽的帝制。

奥古斯都执政后,巩固原有扩张成果,确定帝国疆界,在东方,以现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为界,在西方,把边界保持在今法国莱茵河一线,在北方,现德国的多瑙河成为罗马的天然疆界。

奥古斯都之后的200年,罗马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安定,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史称“罗马和平”。

在经济上,罗马异常繁荣,是商品的交换中心和集散地,罗马商人还沿着欧亚大陆远行至中国,开辟了丝绸之路。在城市大修公共设施,丰富罗马人娱乐生活,修建了罗马大竞技场(80年),修建了浴室。文化与科学在继承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继续传承。

但是,从三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走向危机,经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发生严重危机。

284年,戴克里先登上皇位,他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君士坦丁继位后,他皈依基督教,并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确定基督教成为自由,合法的宗教,使罗马由多神教改为一神教的帝国。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首都,史称东罗马和西罗马。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410年日耳曼人的一只,哥特人侵入罗马,455年汪达尔人又一次洗劫了罗马,476年,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的皇帝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开始了欧洲的中世纪时期。

二,古典时代意大利以北的欧洲

古罗马以北主要是现在德国及周边国家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地区当时居住地是日耳曼人,和同时期的古罗马相比,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罗马人称之为“蛮族”,在当时,这一地区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部落,各部落之间经常发动战争,。到了古罗马的帝国时期,日耳曼族人处于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受到被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西迁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原住民也向罗马帝国迁移,原居住多瑙河北岸日耳曼族人的哥特人于三世纪中叶分裂为东西两支,东哥特人归附了匈奴人,西哥特人则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领土,随着罗马帝国与外族的矛盾不断激化,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455年汪达尔人又再度攻陷罗马,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


半亩园书生


中世纪以前,欧洲是什么状况?

很简单,欧洲是罗马帝国和日耳曼蛮族的天下。

正是因为蛮族入侵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才进入了中世纪,时间是5世纪。

而罗马持续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罗马从意大利的一个小部落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周边。

至于意大利北部,则是日耳曼人居住的地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里,日耳曼民族大概也是一直存在的,大概从莱茵河多瑙河流域一直到波罗的海,都分布着日耳曼人。

虽然统称日耳曼人,他们各个部落之间却也是战争不断,就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各部落大多也是出于敌对状态。不过日耳曼人并没有统一,一直处于游牧状态。

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才引起罗马人的重视,许多蛮族人开始加入罗马军队,也就是说,罗马军队开始蛮族化。

三世纪危机爆发后,罗马衰落,蛮族的实力增强,对罗马的入侵开始,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伦巴底人等日耳曼部落纷纷南下,建立一个又一个蛮族王国。

然后,这些蛮族王国开始信仰基督教,罗马教皇的权威日盛,欧洲中世纪开始。


糊涂橙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意大利在中世纪晚期直至加里波第的千人远征之前,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北部的伦巴第同盟(最早因为反对神罗皇帝将北意大利当做奶牛而组成的),中部的教皇国,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至于威尼斯,吊死算了,因为直至拿破仑之前,这哥们属于三不管。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最早是拜占庭的地盘,只不过随着马其顿王朝的覆灭,诺曼人,伦巴第人,拜占庭人,撒拉森人,日耳曼人,以及中部的教皇这些势力彼此交缠,共同在这欧洲的鞋尖,地中海的中心,演绎了一出出精彩动人的大戏。因此那不勒斯王国,这个王国建立之初就已经注定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在马其顿王朝时期,尽管北非的摩尔人已经占据了西西里岛的大部,但是欧洲的靴尖仍然属于古老的罗马,但是随着拜占庭马其顿王朝的覆灭,拜占庭国内贵族的相互倾轧以及一手拿剑,一手持经的突厥人的西来,拜占庭已经很难顾及到这片故乡了,因此,这里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冒险家的乐园,最终被誉为“吉斯卡尔”的罗伯特成为了这片角斗场的胜者,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吉斯卡尔妄图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主人,为此又开始了他的冒险,但此时的罗马皇帝已不再是胸无韬略的杜卡斯双废,而是开启了拜占庭的复兴的阿莱克修斯,最终老狼还是没能耗过年轻的狐狸,只给他儿子留下了一生之敌,然而,西西里的建国不会随着罗伯特的死去而结束,最终,罗伯特的侄子,罗杰二世开创了诺曼人的西西里王朝,然而,上帝或许永远喜欢开玩笑,被誉为“恶王”的威廉一世反而将王朝传给了他儿子,而被誉为“善王”的威廉二世偏偏绝嗣,最终,远嫁到神罗的康斯坦斯带给了神罗皇帝亨利六世吞并西西里的机会,霍亨斯陶芬家族入主南意大利,从此,意大利除去中部的小小的教皇国之外,已尽在皇帝之手,然而天不遂人愿,上帝此时召回了亨利六世,于是,他的儿子,后来被誉为“世界惊奇”的腓特烈二世只继承了来自母亲的西西里王国,至于父亲留下的皇位,暂时轮不到他染指。星空变换,命运流转,绝嗣的命运又来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西西里与北意大利宛如两块磨盘一般将教皇国挤在中间碾压,因此,苦等多年的教宗乌尔班四世迫不及待的邀请圣路易的弟弟,安茹的查理南下意大利,在教皇的支持下,安茹的查理成功掌握了南意大利,然而西西里的晚祷,给了与查理为敌的阿拉贡的佩德罗三世以及拜占庭的米海尔八世机会,最终那不勒斯一分为二,但是最终卡佩家族拿到的那不勒斯却仍然成为了阿拉贡的囊中之物,之后,伊比利亚大婚,南意大利作为陪嫁丫头进了西班牙,最终,又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财产,拿破仑上台之后,那不勒斯先被他分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又封给了他的妹夫缪拉,直到拿破仑倒台,斐迪南一世方才重新收回这份他家族的产业。

至于北意大利,最早曾经为了减轻赋税,组成伦巴第同盟共同对抗神罗皇帝,但随着神罗的衰弱,伦巴第同盟在脱离神罗的过程中也开始内斗,而这无疑给了垂涎富庶的北意大利的法兰西机会,因此,法兰西开始进军意大利,并与神罗的哈布斯堡以及意大利诸侯频频交手,最终拿破仑完成了统一北意大利的任务,并给北意大利人种下了统一意大利的种子。






会奔跑的金丝鱼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的地区有两个:一是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一是北海沿岸的佛兰德尔(法国南部城市)。在这里兴起了米兰、威尼斯、布鲁日、根特等城。其次是莱茵河流域和法国北部的一些城市,其他地区相对较晚。在这些城市兴起之前,西欧的土地已为教俗封建主所瓜分。城市多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因而受到领主权的盘剥。城市必须向领主交纳实物和货币,服劳役或军役,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因此城市在兴起以后采取各种形式(公开的或隐蔽的)、各种手段(武力斗争或金钱赎买)与领主进行斗争,一些城市的反领主斗争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王权的支持。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在法国称为“城市公社运动”。其结果有的城布取得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一部分自由城市又取得选举市政官员、市长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因而成为“自治城市”。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取得,一般都以从领主和国王处取得“特许状”作保证。这种证书一般赋予城市以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这样,西欧中世纪城市形成了一种习惯:农奴逃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的领主也不能迫使他回到农奴的地位。西欧的这种自由和自治城市在各国呈不同形态,在英国和法国为自由市、自治市或公社城市,在意大利为城市共和国,在德国为直属皇帝的帝国城市。摆脱了领主统治的城市政权一般掌握在城市贵族手里。在法国和英国,随着王权的加强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也逐渐消失。


爱好历史的小学生


基本上都是蛮族的部落为主,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那样诸侯林立,王权不显,整个欧洲呈现碎片化状态,随着基督教的普及,这些部落慢慢演化为王国,罗马文明毁灭后,一个新的基督教文明开始建立,但相比之前的辉煌,这些文明如星星之火火,直到文艺复兴时成燎原之势,最终普及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