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別錯過《如夢之夢》

今天對於你們來說,是愚人節,但對於我,卻不是。

7年前,這一天,《如夢之夢》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


2020年,別錯過《如夢之夢》

如果從夢的方向去理解,這個夢有多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觀眾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如夢之夢》講的就是一個人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去理解他的人生,而這個答案還是要自己給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講,每個故事都以 某種形式和另一個相連,每個決定都會指向不同的道路,帶來改變人生的後果。人和人,故事和故事,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拆開一個又是一個,拆開一個又是一個,環環相扣,不斷走入更深一層。

2020年,別錯過《如夢之夢》

故事講述一位病人,在醫學無法診斷他絕症的時候,開始做的追尋。主題環繞著生命的追尋、死亡,及人生帶來的重複生命模式。整齣戲像一次龐大的旅行,從主角的生命末端開始,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從亞洲到歐洲,從生到死,從痛苦到解脫的可能性。

其實我們都患了五號病,只是可能大部分時候還無所察覺。我們敬佩那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做到最好的人,敬佩那些被自己熱愛的事情消耗著又激勵著的人。他們讓我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讓我們也想變得更好,做得更出色,讓我能鼓起多一點點的勇氣去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往復迴環。


你這一生中的迷,必須要用其他的迷才能解開,就像有的夢,必須穿過其他的夢才能醒來,你必須一個一個地走過,才能走出這場連環夢。 ——如夢之夢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結束了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裡,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迫壓下呻吟流汗?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真正的偉大不是輕舉妄動,而是在榮譽遭遇危險的時候,即使為了一根稻稈之微,也要慷慨力爭。

2020年,別錯過《如夢之夢》

每到《如夢之夢》的演出檔期,所有人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做著同樣的事,只是每一次演出,演員都會將新的人生經歷和感悟一起加入到角色中。

《如夢之夢》是沒有答案的,人以死亡作為終點,可過去種種,不能忘,無法改。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會做出更加正確的選擇。所謂正確,本就是一種妄求。

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場的《如夢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