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領導人要斷然行動,帶領團隊奔向OMO,具體如何實現呢?線上拉動線下的過程中,如何加速業務流?


作者:祖林,利基戰略與隱形冠軍研究專家,“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委員會專家


如何用線上拉動線下、加速業務流?

說了這麼多,領導人要斷然行動,帶領團隊向線上進軍,具體怎麼進軍呢?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大家參考我們給出的模型,用線上客戶服務拉動線上工作機制,實現線上交付,拉動線上物流也就是物流可視化,通過線上運營滿足線上交付,還要建立線上採購。

進一步,就是要拓展線上營銷、線上洽談,創造線上營銷的能力。

也就是說,向線上進軍可以先從線上客戶服務做起,這是最容易的,接下來以線上營銷活動拉動客戶引流,增加新客戶接觸和體驗,獲取需求線索、創造商機,之後就是具體的需求溝通、方案編制和方案洽談了,這跟線下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需要我們建立和掌握線上營銷的手段,比如開展線上技術培訓、線上營銷活動,通過私域引流和公域引流,把目標客戶聚集起來。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如何打通線上線下成為一體化?

做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打通,合縱連橫,拓展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模式,用線上工作拉動線下工作,比如:為了實現線上物流也就是物流可視化,我們選擇的物流供應商必須能夠線上下單、線上看得見實時的物流信息、線上交付,而不只是一個有運輸和配送能力的傳統物流企業。

過去我們是用線下工作來拉動線上工作,非常慢、拉不動;現在我們要掉過頭來,用線上工作拉動線下工作,這個時候,線上的速度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接下來介紹一個最近發生的例子,是佛山一家大型的陶瓷集團,他們最近碰到的問題,我把它定義為敏捷供應鏈再造。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企業描述的供應鏈現狀是:缺乏科學預測方法,計劃不如變化快,庫存管控不平衡,供應鏈職能與信息不對稱;主要問題表現在庫存管理、品類規劃、銜接效率、產能與需求的匹配性,以及OEM(外發代工)管理等。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具體來說,庫存方面:總量高企不下,而且越來越難控制;庫存結構不良,無效庫存佔比居高不下,包括長庫齡產品、非主推滯銷產品和已淘汰產品。品類複雜,物料號過多,NC系統物料數據複雜,產品銷售貢獻不集中。銜接效率低,矛盾頻發,主要集中在客戶和銷售需求、排產計劃、生產計劃和OEM採購計劃四大方面。產能需求匹配性差,特別是河源基地,常常是搶產能、等訂單,數年重複。

在OEM管理方面,採購與銷售關於交期、成本和質量判斷等的爭執不斷,對OEM供應商管理缺失,特別是生產準備、生產過程管理、交付時效和準確性不可預知,還有就是對OEM倉庫存管理手段簡單,寄存貨物數量大,賬實差異大。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這家陶瓷集團提出的供應鏈系統再造目標,就是在前端要抓市場信息、抓住高質量訂單,在後端要做到柔性生產、瞬時響應,構建一個良性運作、符合公司特點的供應鏈運作模式,具體有四大名捕:解決現有痛點,使供應鏈運作基本流暢;實現合理的庫存結構;訂單準時交付率達到90%;供需基本平衡,消除產·供·銷主要矛盾,做到生產基地、OEM採購與營銷需求基本平衡。一句話,就是要重構企業競爭力。

這麼龐大的一個系統和目標,通過敏捷供應鏈系統再造的技術分析,我們給這家大型陶瓷集團提供的解決思路是:

(1)敏捷供應鏈再造:訂單驅動,瞬時響應

(2)經營可視化拉動敏捷供應鏈信息集成平臺

(3)信息化拉動企業再造:流程再造和組織再造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做傳統B2B業務的企業要系統轉戰線上,有效的技術方案是:用經營可視化打通全供應鏈,做到全鏈信息可視化,基於POS預測S-P-I,有效備貨、削減庫存,訂單驅動,瞬時響應。

大家參考我們給出的敏捷供應鏈再造模型。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經營可視化包括三大軸六大方面,三大軸分別是供應鏈軸、客戶軸和產品軸,六大方面分別是銷售可視化、S-P-I可視化、製造過程可視化、客戶可視化、產品開發可視化和經營績效可視化,其中經營績效可視化包括風險可視化。

信息化拉動系統再造,企業遵循的行動指南是:訂單驅動,瞬時響應;科學預測,有效規劃;縮短距離,洞察需求;快速流動,削減在庫;創造客戶,全鏈共贏。通過經營可視化,邁向智慧企業。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具體怎麼做呢?從四大方面進行:一是打通客戶,接觸到B端和C端,獲取實時的市場前端信息;二是打通全供應鏈,獲取實時的訂單響應信息,瞬時響應;三是打通市場,洞察需求,獲取實時的產品開發信息;四是打通全供應鏈,獲取實時的經營績效信息,有效決策。

時間關係,我們不一一展開,這個模型發給大家參考。


經營可視化,邁向智慧企業

前面提到,OMO模式就是要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營銷和運營能力,再往後走是什麼呢?就是通過經營可視化,邁向智慧企業。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經營可視化,就是把整個企業實時的經營狀況看清楚,包括市場可視化、客戶可視化、營銷可視化、供應鏈可視化、產品開發可視化、內部運營可視化,最終集成在一起,做到經營績效可視化。

企業領導層、領導人就是根據經營績效來進行決策的,經營績效好還是不好,哪些指標好,哪些指標不好,我們設定標準來表示,分別是綠燈、黃燈、紅燈。這些信息如果都能夠在移動端和PC端實時、直觀地看到,你不看系統還會亮黃燈亮紅燈提示你,這樣領導人就很容易發現公司經營過程當中的風險點、堵點、痛點、關鍵點、重點、難點和熱點,就可以快速做出科學的決策。

從雲裡霧裡到雲端俯瞰,經營可視化就會讓企業經營更加科學,速度更加及時,最終會邁上智慧企業。


什麼是智慧企業?

智慧企業有三大標誌:第一是,徹底的數字化,實現經營的可視化。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第二是,智能化的應用,實現動態科學的經營決策。

第三是,共生型組織,也就是智慧企業一定是融入產業生態、社會生態,甚至融入全球生態,它不是一種競爭思維,也不只是合作思維,它是一種相融共生的思維,與環境共同生存、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怎麼邁向智慧企業,我們給大家提供一個模型作為參考,是由美國的埃森哲諮詢集團開發的,目前在全球企業界被廣泛使用。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領導人要做出開發線上能力這樣的大舉措,在企業的系統當中,是屬於什麼位置呢?

接下來,請看我們開發的模型,叫做《一體化運營大地圖》。在最下面的銷研產層面,中間有一個信息化、智能化,有IT兩個字。過去一般的傳統企業對信息系統是不夠重視的,現在我們越來越發現信息系統非常重要,而且是新的信息系統、大信息系統,如果你要實現營銷的可視化,沒有新的信息系統肯定是做不到的。


如果要邁向智慧企業,應該怎麼做呢?

過去我們認為的信息系統,像OA、ERP,也就是無紙化辦公系統、資源管理系統,這些主要是面向內部,現在是要往外走。所以信息系統一定要進化,信息系統進化會拉動企業的進化,它會幫助企業看得更清楚,企業最終會實現經營可視化。

領導人一定要建設大信息系統的決策,這個大信息系統是內外打通的,是鏈接移動端的,是一體化的,什麼SCM、PLM、ERP、POS統統打通。

做出了這個決定,企業就要做投入,要有預算,要有人員配置。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基於這樣一個大的環境變化,企業領導人必須做出戰略決斷,現在就開始開發線上的能力,不要說這個不可能、那個做不到,先去做,碰到問題想辦法突破,遲早能做到。

因為領導人是公司的領導者,是公司的化身,是公司的總設計師,沒有人能夠替代老闆的角色,做出進軍線上的決策的只能是老闆。

作為總設計師,領導人設計什麼?為什麼做出戰略決策是領導人的責任?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企業的總設計師,就是要做兩個大的設計,第一個叫戰略的設計,第二個叫組織架構、經營架構的設計。

戰略的設計,是要確定公司的整體大方向,而且要設計資源的分配,資源的分配要平衡,所以領導人需要“戰略眼”,也就是戰略的眼光。

第二個,做組織架構的設計就是要設計整個公司的經營體系,包括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也包括信息系統,同時還要配置人力資源。這叫“組織觀”,這種決策沒有其他人能夠替代。

生存還是毀滅?純線下企業命運的一個決定

進軍線上,邁向OMO,這是決定純線下企業命運的大決策,過去想做沒做的事,所有企業現在都面臨突破的大機會!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