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那幾個月,我更像一個教師,而不是教練。以往可能只看重球場上的技術與戰術,但我看見她們有些感同身受,會從她們的思想出發。 ——陳婉婷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2019年4月,陳婉婷初到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

身為首位擔任“國字號”主教練的港人,陳婉婷轉眼間已和一班國青的小妮子相處了一段日子。回顧這半年,她說自己更像是一個教師,而不是教練。

2019年4月9日,香港體育版鋪天蓋地都是“牛丸”陳婉婷被委任為中國國家女子少年足球隊U16助教的新聞,引起一陣熱議。其實,往年也不乏香港教練或球員到內地發展,只是出任國家隊教練組成員,陳婉婷還是第一人,到7月接替離職的前主帥卡拉斯高,升任主教練時,更是受人注目。9月完成U16女足亞洲盃後,她的職責暫告一段落。回港,也是回顧這半年“國青記”的時候了。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陳婉婷曾帶領港超球隊東方龍獅征戰亞冠聯賽

以訓練營為家

在東方龍獅成名後,陳婉婷帶著亞足聯最佳女教練等一堆頭銜去到北京。與在港相比,體驗的生活既充實又新鮮,陳婉婷回憶這段日子,基本上都是在訓練營中度過:“這班女孩由組軍到亞洲盃正式比賽,1年間有超過300日都在訓練營中集訓,你能想象到嗎?我只是中途加入,已感到十分充實。假設我在港教一輩子職業球隊,加起來可能也沒有集訓到300多日。”

在訓練營的日子,正面想是規律,其實就是悶:“訓練營所在地多數遠離市中心,在北京時就是在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基地距離北京市80多公里,在7環以外,所以我基本上不會,也不方便踏出基地。但是無可否認那裡的訓練設施一流,在硬件上無可挑剔。”交通、食、住、訓練設施,以青年隊來說陳婉婷給100分。“即使要約友誼賽,都是一日內可以安排好。”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女足國少隊曾在陳婉婷的帶領下前往美國加州集訓

雖說是在中國內地工作,但其實卻要不停飛到世界各地比賽及集訓。“基本上我留在北京的時間也從未超過兩星期。”事實上,陳婉婷在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逗留的時間確實不長,半年內不停舟車勞頓:有3星期在法國比賽及集訓,短暫回到北京後又飛到美國;回到國內,又去了蘇州及廣州集訓;中途又要花時間到法國出席女子世界盃,擔任技術分析的工作,連同9月提早到泰國備戰,在北京的時間真的屈指可數。

面對比職業球隊還要密的訓練時間,對一位本地教練來說可能會不習慣,但也是因為長時間與球員相處,陳婉婷很慶幸可以有機會去逐個瞭解她們,互相建立了一段緊密的關係。“這班球員主要由2003年及2004年出生的組成,她們在國內基本上就是全職訓練。”一般人的角度會認為,這般訓練量是足球運動員進步的方法,但在陳婉婷眼中,反而可能限制了她們的足球水平。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亞少賽比賽中,陳婉婷(右)與球員徐紫嫻

由心出發

“以單純足球訓練來說,她們得到的條件很好,代表自己地區踢全國青少年聯賽,在國家隊層面有密集的訓練,基本上可以說是全職訓練;但是由於在成長環境中欠缺校園正常生活,反而限制了她們的足球水平。試想想,球隊為她們安排了一切,她們要做的就只是訓練、吃飯、休息、訓練,不斷重複。她們的執行力很高,但缺乏思考,不夠決斷,不夠自主,欠缺克服困難的能力。她們只是14、15歲,處於職業足球運動員的起步階段,我覺得教會她們正確的比賽心態很重要,至少要鼓勵她們嘗試。”所以,陳婉婷在這幾個月的工作,不僅從球場裡入手,更多的是在球場外。

“我可以說那幾個月在心理方面的工作,不比技術少,因為我相信她們在場上做不到的,不一定是因為技術不足,有時是心理層面不夠決斷;所以我和她們玩很多足球以外的遊戲,以各種方法去了解她們。平時看比賽片段時又會鼓勵她們小組討論,互相討論做得不對的地方,嘗試把學校的東西帶入球隊

。”升任主教練後,陳婉婷說距離比賽只有短短的兩個月,如果要求球員在技術上有大幅度提升或許是強人所難,反而是在心理層面改變她們,效果可能來得更好。“我希望她們成長,帶著決心踏入球場。”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亞少賽比賽之前,陳婉婷帶領教練組與球員們圍成一圈做賽前動員

球場內外幾個月來的努力,9月就是驗證的時候。中國的目標是借女足亞少賽的成績取得2020年女足世少賽的參賽資格,由於在亞洲區主辦國印度已佔了一個決賽圈名額,所以這次亞少賽中國至少需要進入決賽,才可以出線世少賽,難度比以往大。可惜中國在4強不敵日本,最終在季軍戰擊敗澳大利亞奪得第三名。“無緣世少賽決賽圈是可惜,我們最終成為亞少賽季軍是合理的,整項賽事只是不敵日本及朝鮮兩支決賽隊伍,證明我們也可以做到。換做是我在14-15歲時揹負國家隊之名,自己都未必能做到。”

以鼓勵來代替軍訓式的刻板訓練,是陳婉婷這幾個月給這支中國女子青年軍的改變。在亞洲盃後,陳婉婷在社交網站發文訴說感受,說“又怎能要求零犯錯呢?錯的永遠不是球員。”即使這幾個月已回港,她心中仍記掛著那一班球員:“很想給予她們多一些愛,看見她們成長很高興。”的確,一個球員如果在青少年的發展階段已經要長時間處於緊張的狀態,絕對是有害而無利。陳婉婷也是藉著這一段,令球員看到她和前任教練的分別。“她們在新年也有主動和我聯絡,談談近況,這對她們來說已經是改變。”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陳婉婷率領的香港東方龍獅曾在亞冠賽場上對陣斯科拉里執教的廣州恆大

展望未來

教練生涯下一站會去哪裡?受疫情影響,內地的體育部門運作不少都停了下來,陳婉婷在國青的教練工作原本已談到續約的階段,都難免受阻礙。掛念與球員及教練組一家人的生活,她直言希望可以儘快回到工作崗位:“一方面是看到自己的工作略有所成,我在過去幾個月見到一些問題,嘗試改變後看見一些成果,當然想繼續多做一點。雖然與中國內地在文化背景上的確有些不同,是有點掙扎的,但在事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長遠來說在港始終難以達到我想要的目標。”

首份外流的教練工作,相信大家都看到陳婉婷的一些成績。“由以前到現在我都沒有規劃自己要一份怎樣的工作,而是應該去找一個值得去的機會,出外闖闖,試要證明自己一定有上升的空間。

深度 | 香港教練談國足青訓:1年集訓300天,缺乏校園生活

中國女足國少隊,在出徵亞少賽之前拍攝的合照

雖然陳婉婷的“國青記”在此刻暫時需要畫上逗號,而在這個氛圍下,結果如何也無人可以預測得到;但這半年的經歷,相信已足夠在她的教練生涯留下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