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南极,位于地球的极南端,常年冰雪覆盖。南极大陆的平均温度也是基本在-10到-15℃之间,所以,南极基本没有绿色植物的存在。然而,在9000万年前,南极却和现在的样貌完全不同,不仅气候宜人,而且还被茂盛的雨林所覆盖!这是怎么回事呢?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不久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指出:在南极附近发现了9000万年前的根、花粉、和孢子,对它们进行分析后表明当时的世界比以前我们想象的要温暖的多。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该研究小组由德国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地球科学家以及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组成。这个研究小组当时正在南极洲西部的松岛和斯韦茨冰川附近海床上钻取深埋冰下的土壤以便研究,一块颜色奇怪的地下岩石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注意。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科研小组利用CT扫描了岩石的核心部分,发现了一个密集的化石根网络,该网络保存完好,可以分辨出单个细胞结构。样品中还含有无数的植物花粉和孢子痕迹,包括曾在这些南极高纬度地区发现的第一批开花植物残留物。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这使得研究人员欣喜若狂,他们立马开始重建当时这些植物生存的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并分析样本中的温度和降水指标。

通过这些数据,他们发现,当时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2摄氏度。比今天德国的平均温度还要高出2度;夏季平均温度约为摄氏19度;河流和沼泽中的水温高达20度;而且南极西部的降雨量和强度与今天的威尔士十分相似。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这项工作还表明,在白垩纪中期(115-80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高于预期。这与科学家推测的当时世界的温度数据不谋而合,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白垩纪中期是恐龙的鼎盛时期,也是过去1.4亿年来最温暖的时期,热带地区的温度高达35摄氏度,海平面比今天高170米。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9000万年前,南极大陆被茂密的植被覆盖,南极地区没有冰层规模的陆冰块,并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远高于白垩纪以前的假设。

帝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的蒂娜·范·德·弗利特(Tina van de Flierdt)教授说:“这个拥有9000万年历史的森林被保护完整无缺,但它所揭示的世界更加令人惊讶。即使在在数月的黑暗中(南极的极夜),茂密的温带雨林能够在南极附近生长,显示出比我们预期的还要温暖的气候。


新发现!南极前身曾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雨林


虽然最后这片充满生命的绿洲最终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虽然我们再难以见到南极绿色生命的旋律,但是我相信,随着科学家们的能力,南极的秘密终将会逐渐被科学家们所揭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