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学习

贞观之治的盛世,离不开李世民的励精图治,而他知人善用,更是影响大局的重要因素。李世民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他还指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在一次“守天下难易”的君臣讨论会上,世民很简洁地说:“任贤良,受谏净,即可,何谓为难”。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学习

在用人上,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他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他还说:“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进一步阐述了“用人所长”、使人才“各得其所”的思想。唐太宗相信下属,用人不疑,与下属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君臣上下一心,开辟了大唐盛世。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学习

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关于唐太宗的以诚待人,在《贞观政要·诚信》中有鲜明的体现。据记载,贞观初,有人上书请求清除朝中的佞臣,如何发现佞臣呢?有人为太宗提出了一条计策:“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唐太宗的回答是:“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贞观一朝功臣当中,有很多是出身前隋遗臣或敌对阵营,但唐太宗能做到一视同仁,坦诚相待。《任贤》中有一个细节,尤其值得寻味。对于重臣们的生病或去世,唐太宗十分关切,亲自探视,深表追思哀悼,君臣情谊之深,足令后世感动,实为以情感人,以德御人的典范。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值得学习

唐太宗用人既注重才能。又十分注意德行。他经常强调,用人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选拔人才要谨慎,切勿滥选滥用。他还规定了一套对官吏考核的办法,他自己就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写在卧室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优劣表现,以备赏罚和升降参考。他规定地方官每年年终要赴京汇报,组织考评;并派员到各地巡视,实地视察。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唐太宗不循私情。由于有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得贞观一代的官场有比较良好的勤政廉洁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