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前天晚上、昨天晚上连续做了两个心理疏导,虽说效果非常得好,达到甚至超过了朋友的预期,但直至现在我的心还觉得堵得慌,沉甸甸的。

01

案例一:

父亲是某银行高管,收入可观;母亲是全职太太;孩子14岁,青春叛逆期,初四在读。

孩子因母亲管束太严、太细(孩子解手、刷牙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产生逆反甚至暴力抵抗心理,学习成绩下滑,扬言要用拳头好好教训教训自己的母亲。

母亲见孩子期末考试由上次的班级第9名下滑到28名,失望伤心之时,雌威大发、勃然大怒,声色俱厉的批评之后得到的是儿子更加激烈的反抗和抵触。

母子怒目相对,差一点动手,最后不欢而散。

孩子很愤怒:再这个管教法,我还不给你学习了呢?

母亲很委屈:我这么爱你,为了你辞去工作,在学校附近高价租房陪读,结果你学习成绩不升反降,我找谁说理去?你对得起我的付出吗?

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02

案例二:

父亲干工程,整天在外应酬;母亲开一手机店,负责照顾孩子;孩子14岁,青春叛逆期,暑假后读初四,身高一米八六,体重近100公斤,游泳达专业二级水平,爱好足球、篮球,偶尔玩游戏三国杀。

孩子初三期末考试在全年级400多学生位列120名,较上次70名下滑50个名次。

母亲愤怒,批评孩子也埋怨父亲,父亲大怒,认为孩子沉迷游戏耽误了学业,用绳子抽打孩子。

我在和其父母简单交谈了解初步情况后,和孩子做了近2个小时的沟通。

本来,我设计了20多个问题,自以为足够沟通交流打开心结的。不曾想,这个高个子男孩,对我的每一个问题,要么是嗯一声,要么是挺好,要么是可以,超过三个字的时候都特别稀罕。

对父母有什么要求?没有。对现在的状态有什么感觉?挺好。和老师关系如何?可以……我明白这孩子已经在父母的高压下有点自闭了。

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03

这两个案例,引起我满腔的郁闷和愤懑。

这两个家长都是我的朋友,他们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人们拼命赚钱养家,女人们可以舍弃工作和事业。

可是,我就想问一问:

你们爱孩子就可以如此糟践孩子吗?

你们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多么的优秀?

你们爱孩子就可以用这爱去绑架孩子么?

除了学习成绩,你们关注过别的么?

学习成绩真的就那么重要么?

你们的孩子难道不优秀吗?

你们除了无视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缺点,还会做什么?

你们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个标准的没有爱好、没有兴趣甚至没有自己思想的社会人吗?

我们常讲,情商比智商还要重要,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可是,在如此高压下的孩子,一个自闭的孩子,他能有多么高的情商,他的身心已经畸形了,这是几个名次能够代替的么?

我很不客气地对两对夫妻说,不是孩子在青春叛逆期心理有问题,而是你们的心理严重的扭曲,你们的爱只会让孩子窒息,他们要么像高个孩子那样自闭,要么像第一个孩子那样爆发。

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04

记得看过一篇短文,说得很是精彩。父母啊,你们是土鸡,自己飞不起来,下了一个蛋,却想让孩子展翅高飞成为雄鹰,你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却强求孩子做到,做不到就是辜负了你们的爱。你以为,你们的爱是长征号运载火箭,可以把孩子轻松地送上太空啊!

期望值过高,规则太严苛,甚至是暴力体罚,这绝不是激发,而是扼杀。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像朋友一样,彼此鼓励,彼此温暖。

我特不喜欢小学老师们问孩子的理想。什么做科学家、做企业家、做作家、做画家、做发明家……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家”可做。

家长教育孩子,其首要的是让孩子做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正常人,然后再谈及其他。

我总结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这世界上最为伟大的爱,没有之一,那就是八个字:不计付出、不求回报。

儿女应该始终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这毋庸置疑。虽说天下父母心,但父母也要注意爱的方式和方法,莫要让这份爱绑架了孩子的个性,成为孩子的负担和桎梏。

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05

好在这两家的父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寻求外力帮助。

对第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就简单地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对孩子的日常管理上,由大人和孩子共同商量确定,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用家长想当然认为正确的管理规则。

家长和孩子共同认可的规则才容易实施。

二是让那位已经辞职做全职太太的妈妈抓紧再找份工作去。一个初中生完全不需要一个全职妈妈全天候的伺候和照顾。妈妈有了工作,就不会把全部的精力用到孩子身上,就不会无所事事地整出对刷牙、解手都有严格管控的那么多幺蛾子。

针对第二个孩子已经自卑、自闭的现状,我对其父母也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坚决杜绝体罚。对三岁前的懵懂儿童可以有适度的体罚,但对一个已经明事理的孩子体罚是万万不可的。要知道,体罚,打走的是尊重和亲情,打出的是疏远和仇恨。

二是进行赏识教育,做到“每天一句表扬话”,让孩子重拾自信。前半个月,家长做到每天发现孩子某一方面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后半个月,让孩子自己去每天发现自身做的不错的一件事情,进行自我表扬和自我肯定。

做父母的无疑是爱孩子的,但不能以爱为名去粗暴地绑架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基因、环境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孩子去做到。一个鸡蛋,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孵化出一只凤凰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努力,但不能给他们不切实际的目标。

学习成绩也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静塘,好读书,喜读史,用通透的眼看世界,用真诚的心去生活,喜欢写一些或温暖或扎心的心理、情感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