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小時定律到底錯在哪裡?

刻意練習是黃金標準,對任何一個渴望學習某種技能的人們來說,都是理想的方法。


1萬小時定律到底錯在哪裡?

格拉德維爾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曾經在我的朋友圈風靡一時,我的朋友曾經興奮的告訴我:

“喂,知道嗎,那本書簡直太棒了,尤其是那個1萬小時定律,我覺得只要我肯努力,什麼事情都能辦得到,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我說,“是哪本書,我也想看看。”

“這個,我忘記了。”朋友滿臉尷尬的聳聳肩。

我現在知道,那個1萬小時定律是格拉德維爾在《異類》這本書裡提出的,並且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不小的影響。

真理越辯越明,1萬小時定律真的是對的嗎?所有行業中的所有技能真的都需要至少1萬個小時地練習嗎?

我同意一點,一個人要想達到某個領域頂尖地程度,一定要經過一番艱苦卓絕地努力,可能是1萬個小時地訓練,也有可能是幾萬個小時地訓練,比如世界頂級地小提琴家或者芭蕾舞舞者。但是,我不同意的地方在於練習地方式,我不相信一種重複無差別地訓練方式,經過1萬個小時之後,也會達到傑出地成就。

什麼樣地訓練才是有效的?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地是一種高效地練習方式——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一種有明確地目的,有效的反饋,漸進式地一種訓練方式。

首先,你需要列出你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你想要學習的某項技能也可以是你想獲得某個東西。然後,你需要將你的目標分解,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在完成這小目標的過程中,你需要不停地監測和反省自己,觀察自己是否進步,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式方法。為了保證你始終在舒適圈之外,下一個目標都是前一個目標的拔高,直到完成你定下的終極目標。

傳統的練習方式很容易使我們進入“舒適區”,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已經基本掌握了這項技能的大致要求,然後會反反覆覆的,沒有任何改進的重複先前訓練的方式,我們自以為會熟能生巧,但其實呢,這樣如機器般的重複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提高。

陷入這樣一種困境的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你在一開始就沒有了解清楚你要學習的這個領域中最為傑出的人達到了什麼樣程度,你陷入在自娛自樂的幻覺中。並且,在“舒適區”陷的越久,你就越難走出來,它會麻痺你的大腦,直到有一天,“舒適區”這塊脆弱的城牆被打破,將渾身赤裸的你放在真理的烈陽下暴曬。

找到最優秀的人,觀察他,模仿他,超越他,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打一個比方,假如你想成為國際級別的鋼琴大師,像朗朗、李雲迪那樣,你應該怎麼做呢?


1萬小時定律到底錯在哪裡?

如果你有能力找到朗朗做你的老師,那恭喜你,這是你成為國際鋼琴大師最快捷的方式。因為像鋼琴這種已經高度專業化的一種能力,早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式。朗朗很清楚,作為他的學生所需要做的事情,他會為你列下許多個小目標,一個比一個難,每一個都保持你在舒適圈之外,並在你犯錯的時候給予你及時的反饋,當然,你依舊要經過一番長時間且非常辛苦的練習,這樣的練習並不會很有趣。

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嗎?不是的,我們依舊有辦法。

我們通過觀察或者其他方式,瞭解清楚他的訓練方式。如果你發現某種方法管用,繼續做下去;如果不管用,馬上停下來。你越是能夠調整自己的練習方法,模仿所在行業或領域中最傑出的人物,那你的練習也可能越是有效。

跟著最優秀的人,你也可以做到同樣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