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张爱玲&梁太太:

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许多人的爱……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她说成名需趁早,彼时,23岁的她夹着一封推荐信和《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的稿子怯生生的敲开了紫罗兰小筑主人家周瘦鹃的门,而后,她就名满了天下。

《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是一个年轻时就嫁入豪门做了姨太太的女子,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许多许多的爱,老头死后,留给了她大批的财产,但这终不能让她满足,她陪养年轻女子,为她网络男人,供她每天在男人堆里游戏度日。

都说作家的作品多多少少反映了作家的生活,那梁太太会是张爱玲生活中的谁呢?

我想大致是她母亲黄逸梵有所关联的。都说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但其实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是。黄逸梵是一位裹着三寸金莲的旧时妇女,但她却是一位梦想着自由的新式妇女。她与张爱玲的父亲成婚,生下张爱玲和张子静之后,丈夫张志沂开始流连花街柳巷,娶姨太太,她与之剧烈争吵,最后一气之下与小姑子出国留洋。

但张爱玲这位母亲对满清荒唐的遗风深恶痛绝,可也不是什么有骨气的节烈妇女,而是如梁太太一般流连于男人丛中,以攫取更多的爱来度日的空虚女人。说到这里,其实张爱玲的母亲和父亲不过彼此彼此,都是对家庭和小孩极不负责任的家长,只顾自己醉生梦死。

张爱玲和弟弟虽然生活在逐渐没落的贵族家庭,但就其生活的条件来说,不知比平常百姓好了多少倍,但正是这种贵族奢华靡烂之风,把这个家庭吹散得零落一片。

黄逸梵看似追求独立自由,可她的精神并不独立自由,她的独立自由之举不过是追随那时的时髦。她出国留洋,不仅没为自己捞到半纸文凭,也没学到什么像样的本事,不过是虚耗时光,接触到了一些外国的新式玩意,整日与男人们调情。

就这一点,梁太太比黄逸梵强,她起码通过与原生家庭争斗赢得了一笔可以养活自己的优厚财富,而黄逸梵呢,处处有男人围着她转,不过生活却是靠变卖祖上继承下来的古董挥霍度日,连为子女用她一点钱,她也是要斤斤计较的。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张爱玲因顶撞后母被父亲毒打,关入小黑屋,逃出后寻到母亲处,这位母亲考虑的不是给多年不在自己身边受尽了委屈的孩子一点安慰,而是如何解决掉这个麻烦。黄逸梵说要不用一笔钱打扮包装她,让她嫁一个好人家,要不用这笔钱让她读书,以期日后出人头地。

也许《第一炉香》写的就是此时张爱玲投奔母亲处的一段心路历程,毕竟书中主人公葛薇龙当时也是为了学业低声下气投奔梁太太,梁太太接受了她,却也让她在交际和学业中做两难选择。

父亲凶狠残暴,母亲刻薄寡恩,就算自己是他们的孩子,张爱玲在他们面前一样是小心翼翼。虽然母亲收留了她,她也不敢轻易放肆,生怕被再次遗弃,成为无人问津的孤儿。

在小说中,葛薇龙求助姑母,似乎是有退路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从父亲囚禁的小黑屋里逃出来的张爱玲是没有退路的,她唯有接受母亲的生活和承诺的条件。我们可以想见,在那时候,张爱玲是在怎样的决绝和痛苦下为自己的未来忧虑着。

她母亲对她偶尔的热情,是以带她出去之便,与不同的男友约会。当男友出现时,叫她乖乖闪人躲在一边,那种被自己母亲当作抹布冷落的感觉,该是很不好受吧。

但她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要爱,要好多好多爱,她还是小孩子,还要依赖父母,她不能给予母亲需要的爱,所以只能卑微的退让,让别人来填补这位置。

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没有正面描写父亲形象,只是借姑母梁太太之口,指出了父亲是个受传统思想影响极深的老古董,且脾气暴躁,一意孤行。而对梁太太极尽算计之能的描写,让我们得以窥见些许她与母亲相处时那种小心应付的情景,她终不过是母亲手中一枚权衡利弊的棋子,无法摆脱她的掌控。

葛薇龙&张爱玲: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在小说中,葛薇龙一步步走向堕落,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大家都感叹她是一个清醒的堕落者。可是有谁知道,故事一开始,便早已注定了结局。

我们从一出生起,虽然我们不爱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不爱我们,但我们就是想要他们的亲近,特别是母亲的亲近,那是一种本能的渴望。

虽然这句话,是葛薇龙对花花公子乔琪乔说的,但彼时,张爱玲并未恋爱,我更相信那其实是一个不被爱的孩子,对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说的。

母亲对张爱玲是应该有爱的,但她却从未用行动让张爱玲觉察到这份爱。从记事起,母亲就抛下她姐弟远走,那颗还没有被爱浇灌醒的心就此封闭,对人世的一切感情产生怀疑,不敢轻易试探,但那颗缺爱缺懂得的封闭心灵,一旦抓住一个希望投注的对象,是很容易明知是深渊也愿深陷的。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生活的可悲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书中葛薇龙让人长嘘短叹的人生,让人深陷又走不出的心伤正是因为此。如果她是天真她是傻,我们至少在读完之余,还可以给她一些忠告,告诉她该如何做,但正是她这份比读者更清醒的堕落,让我们无言以对,心只有一圈一圈的陷落,以致失了语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该是有多么沉痛的认知和无奈啊,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所有的救赎都是惘然。自己所有的选择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决定,是为了取悦我们自己,与任何触发剂无关。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这是一个独立灵魂的独白,但唯其独立,更显苍凉。在张爱玲的世界里,原来她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早已摒弃了种种俗世的牵绊。爱与不爱,与你的表演无关,爱或不爱,只与我的心和决定有关。

梁太太、乔琪乔,书中所有参与游戏的男男女女,都在表演爱情,都在刻意的躲猫猫,只有那个不小心被抓住的人才是失败者。但身在这场性爱游戏中,唯有葛薇龙不作戏,爱了就爱了,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虽然明知是游戏,但就她一个人认真,她也愿意认真。

母亲供张爱玲读书,经常口不择言怨她,怪是她让自己好久没添新衣服,好久没钱打牌、聚会,这些嘴上说说的话,张爱玲一一都记在了心里。虽说父母供孩子上学是天经地义,但张爱玲攒够了钱,第一时间还了。这是清醒,是薄情,但更多的是认真。

这世界谁都可以当生活是游戏,但张爱玲绝不,连最亲的人也绝不敷衍,她与弟弟、与母亲、与父亲都是这样的认真。

张爱玲&乔琪乔:

薇龙,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

张爱玲的小说写得出色,唯其调情无人能模仿,没人能出其右。她书中许多的调情语言都成了经典语录,让人传颂不衰。但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她从小就生活在纸醉金迷的游戏场,父亲烟花柳巷,包养姨太太,母亲处各色爱慕者川流不息,她小小的心灵和眼里早已见惯了这一切。

但她一直是旁观者,是天才,她把一切看在眼里不参与,才在心里把这一切描摩得如此清楚,而书中的乔琪乔就是一个从小生长在这种游戏生活里的种子,因是不受宠的姨太太所生的十三少,也就少了许多主家人的关照和旁人的注目,从小在这种氛围里自由生长,调情成了一种本能。

虽然乔琪乔本也是善良的,但唯其调情成了人生的本能,就成了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处处留情而不顾后果。他的人生座右铭就是要“快乐”。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从乔琪乔的行为来看,他并非不爱葛薇龙,只是那样的原生家庭把他养废了,父亲乔诚爵士与一众儿子都在欢场上混,母亲也是欢场之人,他学到的人生唯一技能就是调情。说到调情,他可是高手,能让情场老手梁太太几次败落其手,讨不到一点便宜,能做到的也只有他了。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很多调情高手,他们是天生的爱匠,却各人有各人的结局。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调情是王娇蕊前半生唯一擅长的事,但不小心深爱却被婚外情人抛弃,让她成为了一个循规蹈矩愿意付出的好女人;在《倾城之恋》里,范柳原与保守的白流苏调情,却始终不愿给她婚姻,只为自己爱上了她,她却不爱自己,最后只能靠一座城的倾覆才成就了这个女人;而在《第一炉香》里,乔琪乔是人群中最擅长的调情高手,可谓一生还从未有败绩,他从小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又没被加以什么管束,虽然他能轻松考入华南大学,可以拥有许多其它的本事,但是,调情成为了他的本能,他收放自如的人生似乎只为了调情。

也许在张爱玲的心里,只有爱而不得才会让人有所改变吧,王娇蕊经历了一次求而不得从良了,范柳原经历了一次无可征服执着了,而乔琪乔从无败绩的情场成果,让他坚持了一贯的风格,继续荒唐的生活下去,从不愿承担他本应在婚姻中承担的责任。

乔琪乔是个采花贼,但他对葛薇龙并非没有真心,只是调情成了他的本能,从无败绩的成果让他坚持了一贯的作风,从无心想要改变。

葛薇龙虽然用交际来养活这个花花公子,心中受尽苦楚,但乔琪乔面对葛薇龙始终是周到的。婚前他与别人调情让葛薇龙情感受伤,是他以为她理解他不结婚的,毕竟得到她之前,乔琪乔是言明了的;婚后他在家吃软饭,也是婚前开宗明义协商好了的,毕竟婚后他除了不养家还要享受不变的生活品质之外,在感情上是没有背叛葛薇龙的。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乔琪乔并非一个无情之人,但他的成长环境让调情成为了他的本能,掩盖了他行为中其它的善。当他遇到葛薇龙,不由自主地说了那些话,当葛薇龙接受结婚条件,他也答应了忠于葛薇龙,但婚后他面对需要出去交际的葛薇龙时却还是极其懊恼的,他说:

薇龙,我是个顶爱说谎的人,但是,从来没对你说过一句谎,自己也觉得纳罕。

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我是多么可鄙的一个人。那时候,你也要懊恼你为我牺牲了这许多!一气,就把我杀了,也说不定!

快乐,是青葱年月里,张爱玲想要的,但她终究也没有得到半点。但现在,一个在如她成长的环境中长大的乔琪乔,除了有使自己快乐的本事,还能给予别人快乐,她定然是羡慕又崇拜的吧。这样的一个男子,张爱玲就算是为了自己,也该会成全他这一次吧。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青葱年月里,谁不曾梦着一段别人的梦,追逐过一条不知道归路的路?那些为了生活忧虑的灰暗,那些为了未知的未来无端彷徨的苦闷,张爱玲都一一藏在了《第一炉香》燃尽的灰屑里。

此时的张爱玲正是那一炉刚点燃的沉香屑

沉香是一味名贵的香料。经《植物百科》介绍,沉香是沉香木植物树心部位经过外伤或真菌感染刺激后,分泌大量带有浓郁香味的树脂而成。沉香木是特定科属的植物树汁的异化物,要产生结香的效果,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大戟科的四种特定科属的植物。

第二,树干中有成熟且发育良好的树脂腺(通常为三十年以上的成树)。

第三,树上曾有深违树干木质部的伤口,伤口可能是刀斧、自然力或虫蚁所造成的;如果伤口快速痊愈,则不会结香。

第四,树干伤需被霉菌感染,伤口周围的组织因感染产生病变开始溃烂,于是树汁沟里的树汁受此刺激,而异化为膏脂状的结块,将四周组织封闭阻断,以防止溃烂继续恶化而扩散。

第五,沉香在生成上,由于不同的树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微菌刺激,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的气味变化。

《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

看沉香的形成,它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创伤性遗留下来的产物,且形成的沉香表现出质感和层次的丰富多样,而反观张爱玲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出身名贵,受尽创伤,而在不屈不挠中生成出来的一味独特的沉香?

在这世上更可奇的是,有些人年轻时的巅峰往往会成为他个人人生的注解,而张爱玲的第一篇引爆文坛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正是她以后的人生注解,1995年,她在异乡独自一个人燃尽了她最后的一抹奇香。

这本书写尽了张爱玲青葱岁月里的彷徨和绝望,或许乔琪乔是张爱玲那个最熟悉却不想成为的自己,葛薇龙却又是那个苦苦坚持而无比挣扎的自己,所以张爱玲让他们两个人在新年的狂欢里,坐在清冷孤寂的车里,透过车窗一起陷入到无边的寒冷与黑暗中。

暗下去的是她少女的心境,冷下去的是对未来的期望,二十三岁,一脚在贫困一脚又要踏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孤独与彷徨并存,希冀与失落双生,他们谁又不是那个张皇又失措的张爱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