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这是小美的第11篇原创文章,在不期而遇的头条,如果能被您看到,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人的一生,像是一辆不停行走的火车。从出生到长大,这一路上,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感受。


记得上学那会,老师授课时讲过一个理论,叫做"路径依赖"。说的是,人们现在的选择实际上都受到过去行为因素的影响,如同物理学中的"惯性",只要进入某一路径,就会对其产生依赖,无论是"好"还是"坏",轻易都很难发生改变。


但有时候,与许久未见的朋友吃饭,与毕业后的同学重逢,我们会感到他们和以前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除了年龄增长带来的外在物理特征变化之外,让我们感触更深的,往往是内心的蜕变和成长。


所以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下面便结合自身的经历来谈一谈。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01.有了明确的理想目标,产生内部驱动力


内部驱动力,指的是自身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以前刚上高中时,班级里有一位女生,家庭条件不错,性格活泼开朗,平时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很积极。


但由于性格散漫,不太喜欢学习,成绩上一直处于中下等,每次考试结果出来,都令老师和父母感到头疼。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的时候,考了班级倒数第一。不但家长被学校教导处喊来谈话,她也被调整到了班级的最后一排。


那天回家后吃过饭,父母和她进行了一次深切的交谈,没有批评,也没有指责,只是很平和地告诉她:


"孩子,马上你就要读高二了,很快就会面临高考,面临你人生的第一次选择。爸爸妈妈不奢求你考上多好的大学,但希望你一定要好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别错过了可以努力的青春啊"。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那天晚上,父母睡下的时候,她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并不断在想爸妈说的那番话,也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高二新学期开始后,她变得认真、积极、专注,减少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不断向同学请教,有时课堂上还提出了一些数学老师答不出来的问题。


大家都觉得她变化很大,她却只是说:"还好啦",一笑带过,然后再次投入学习之中。一年后,高二期末考试结束,她的成绩已经在全班名列前茅。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她的进步让我感到惊讶,但有一天从她书桌旁走过,我才知道答案:上面写着,我想考清华。


博恩·崔西说:"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02.与别人对比发现差距,产生外部驱动力


外部驱动力,指的是自我本身以外的第三方力量。


我现在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央企的地方分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文秘方面的业务。


由于大学时候学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加上本身喜欢写作、文笔好,所以进单位的第一年,主管和领导交代的事都完成得非常漂亮,常常受到表扬。


也因此,每天的工作他都应付得灵活自由、得心应手,还经常能有很多空闲时间,看看报纸,看看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比较轻松。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后来,第二年的时候,公司总部为了加强青年员工的锻炼和成长,组织了一期大规模的集中脱产培训,为期半个月。下属20多个分公司的青年员工都要参加,他也是其中之一。


刚去到培训营的时候,他自信满满,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技压群雄",拿到优秀毕业生的名额。


但没想到,在第一天的个人演讲环节,他就遭遇了挫折。其他很多人上台后,语言简洁、声音有力、观点深刻,而他不但三方面都落了下风,甚至还超了规定时间十多秒。


之后的培训中,在团队讨论、独立发言、案例分享等环节,他再一次次的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相比,还存在非常多的缺陷了不足。培训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拿到优秀毕业生的证书。


回单位后,他开始反思自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电脑最上方用便签纸写了"戒骄戒躁"四个字贴在上面。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而是变得更加努力地钻研各方面的业务,很多时候还一个人加班到很晚。


有句话说:"成功人士和不成功的人只有一纸之隔的差距。不成功的人并不是缺乏热情,差距在于坚韧性和忍耐力"。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的改变,往往是因为看到了更优秀的人,因而自己也想成为优秀。


03.家庭亲人遭遇变故,产生诱致驱动力


诱致驱动力,指的是引导我们开始改变的其它力量。很多时候,这力量常常来源于家庭和亲人。


我的表弟,从小是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乐天派",遇到什么事总是找我舅舅和舅妈,很少有自己的主见。


前年读完大学,也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上班,每天早九晚五,偶有领导交代但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问题,就经常给我打电话。


虽然每次都教他方法,平时聚在一起也和他聊,这么大个人了,要有自己的担当和独立思考能力,可每次说完基本没用。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直到去年,舅舅因为常年喝酒,双脚产生痛风,并浮肿严重到不能行走。经过各方亲戚联系,才打听到市里有个专家能做这方面的手术。


好不容易转院到市里、成功完成手术后,医生说要在医院休养一个月慢慢恢复,并随时进行观察。


这时,舅母犯了难,因为一边舅舅康复最重要,但另一边家里还有农活和牲口要赶回去照顾。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改变自己的?

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和犯难的母亲,表弟主动说:"妈,你放心回去吧。我爸这边我来照顾"。


听到这话,我心里都怀疑真假。但后来的一个月,没想到表弟不但兼顾了工作,还每天中午、晚上一有空就过来陪舅舅,喂饭、帮洗漱,啥都学着干,让我刮目相看。


舅舅恢复出院的那一天,和表弟聊起来,他说:人的潜力真的都是逼出来的,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还真的不知道原来自己能做到这么好。


作者简介:五美吟,一个追求成长的90后,用文字发现世界,提升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