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在史太濃的《設計師長壽榜》上,排名第六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Lloyd Wright)是一個大人物。除了因其突出的設計成就,被譽為「世界四大建造師」、「最偉大的美國建築師」之外,還有他一生當中各種充滿爭議的緋聞及評價。在很多甲方富豪看來,他更是令人「聞風喪膽」,又愛又恨的乙方,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結緣大師

賴特 1867 年生於威斯康辛州的裡奇蘭中心區,爸爸是一名傳教士並且擅長音樂,工作不太穩定,經常因為換工作而舉家搬遷,媽媽則是一名中學教師。兩人感情不和很早就離異了,賴特與兩個妹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所以從小紮根女人堆的賴特似乎因此埋伏了浪漫多情的性格。

18 歲後,賴特在威斯康辛大學修習土木工程,開始對建築設計產生濃烈興趣,礙於生活壓力他需要一邊兼職工作一邊讀書。最後還是沒有完整的完成學業,而是在畢業前三個月輟學,決定去芝加哥闖蕩一下,那時是 1887 年。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年輕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剛到芝加哥的他先在西斯比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事務所老闆約瑟夫·西斯比(Joseph LymanSilsbee)是一位傑出的建築速寫家,所以賴特在其事務所期間,因個人天賦及受西斯比的引導,學習了出色的建築預想圖(效果圖)的表現技巧,不但速度快而且精準美觀。

當時芝加哥最知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是沙利文建築設計事務所,賴特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該事務所的老闆便是大名鼎鼎,江湖人稱「摩天大樓之父」的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 HenriSullivan)。所以賴特決定去嘗試應聘。因為他擁有預想圖繪製的一技之長,沙利文決定僱傭他為描圖員,賴特的人生也由此開始開掛。

草原建築派

進入沙利文事務所前,賴特就完成了第一次婚姻,22 歲的他迎娶當時僅 17 歲的第一任妻子凱瑟琳·託賓(CatherineTobin)。第一任妻子與賴特一共育有 6 個孩子,所以婚姻生活的初期很和諧。

婚後的他在沙利文事務所裡工作顯得很踏實,他起初主要負責做建築的描圖工作,但慢慢跟客戶熟悉後,便開始承接一點「私單」,所以他在沙利文事務所期間做的很多設計都是瞞著老闆的,這些項目以住宅為主。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 HenriSullivan)

設計過程中,賴特便開始展示出與眾不同的思考,他剛剛開始設計的住宅具有傾斜大屋頂及縱向為主的立面特點,他稱這些建築為「屋腳住宅」。設計中強調橫向感的延伸,保持大屋頂結構的同時,讓屋頂有一種平闊簡單的特色。

感覺在形式上頗受日本民間住宅風格的影響,比方大部分建築都有整面的大玻璃窗,居住其中的人可以對室外景觀一目瞭然,讓室內外有一種和諧的視覺關係。而且他創新的將壁爐這個結構放置於房子的中央,以壁爐為中心延展出各種房間,然後再發展到室外。他後來將壁爐稱為「有機建築」的樹幹,所以有一種開枝散葉的感覺。

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他接私單這事最終還是讓沙利文知道了 ,沒有一個老闆會喜歡自己的員工挖自己牆角的,所以兩人不歡而散。1893 年僅 26 歲的賴特離開了沙利文設計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創業。

這個時期的他在設計中越來越傾向非對稱的結構,同時喜歡橫向延伸,所以他設計的房子在遠處來看都像一個長條形的盒子。材料上喜歡使用磚及石材,加上不間斷的玻璃窗門,形成了一種獨特風格,這種風格強調的是建築與環境的和諧,所以後來被大家稱為「草原住宅」(The Prairie House)。大概的意思是接近大自然吧,這種風格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 1904 年他在布法羅市設計的馬丁住宅(The Martin House)。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馬丁住宅(The Martin House)

做設計,送綠帽

獨立創業後的賴特通過一系列創造性很高的設計,收穫了很高聲譽,其「草原風格」在 1900 年前後進入成熟階段,所以業務狀況也發展不錯,可謂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在 1900-1910十年之間,他一共設計了 50 多棟「草原住宅」,而且客戶多數為思想比較自由的美國富豪,所以建築作品也多數為豪華私人住宅,因此給了賴特很大的發揮空間。

在這期間,賴特除了做設計還到處講學,宣傳自身的建築理念與哲學, 另外也出版設計著作,比方《機器的工藝美術運動》。另外又辦作品展覽,所以 30-40 歲時候的賴特已經成為美國知名的建築大師,他的「草原住宅」也慢慢隨著不停的探索,升級為「有機主義」。有機主義強調的就是建築的綜合性及功能主義,還有跟大自然協調的關係,其建築理念受到美國社會的廣泛歡迎。

1909 年,因為一件事情讓賴特登上各大新聞頭條,就是設計做著做著就愛上了甲方妻子,不但愛上還帶其私奔了。這個倒黴的甲方叫埃德溫·切尼(Edwin Cheney),其妻子叫瑪哈·切尼(Mamah Borthwick Cheney)。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瑪哈·切尼(Mamah Borthwick Cheney)

這時候賴特跟原配結婚已經有 20 年,各大報紙針對這個熱點不斷挖掘賴特的過去,指責其不負責任,拋棄糟糠,甚至將當年挖老闆牆角這些事情都抖落出來,讓賴特瞬間聲名狼藉。

生意自然一落千丈,沒有人敢找他做設計,他也不得不離開美國暫避風頭,所以就帶著瑪哈·切尼私奔到意大利。

在外旅遊一年之後,賴特寫了兩本書,但沒有項目讓他設計,可謂心癢難耐。他帶著情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威斯康辛,決定為自己設計一個住宅打發時光。於是著名的塔裡埃森(Taliesin)住宅誕生了,1911 年開始他就跟瑪哈·切尼在此住了下來,並生了兩個孩子。

到了 1914 年在這個房子裡,發生了一大悲劇。賴特在外工作時,家裡一位傭人,據說是精神病患者,因為工作跟瑪哈·切尼產生口角後,拿斧子將瑪哈·切尼及兩位小孩都砍死,然後放火燒了房子。

此事成為賴特一生中無比沉痛的回憶,但在其傷痛不足一個月之後,他竟然又跟一位女雕塑家米黎亞諾爾(Miriam Noel) 熱戀,並且兩人很快同居起來。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米黎亞諾爾(Miriam Noel)

日本翻身記

與米黎亞諾爾同居後的賴特決定重拾自己的生活與設計,此時已經是 1916 年,賴特 49 歲。美國社會當時認為賴特也許就會這樣慢慢淡出設計界了,沒想到此時反而有一個項目讓他成功翻身,而且名聲更是上一個臺階。

那就是遠在日本東京的帝國飯店,因為此前賴特已經多次去訪日本,認識了不少友人,其中就包括日本建築家吉武長,而吉武長跟帝國飯店建設的總負責人亦是好友,所以兩人曾專門到芝加哥參觀賴特過去設計的作品,印象深刻,並且對其在美國的「事蹟」也不甚瞭解。所以 1916 年 11 月,正式確定跟賴特合作,設計東京帝國大飯店。

這個飯店一共修建了 7 年,其實本來不需要那麼久的工期,但是因為該建設地居然是填海地帶,地基鬆軟無法打樁。這事最後沒有難倒賴特,他由此發明出前無古人的「沉箱技術」來做地基,大家可以理解為在房子底下做了一塊類似「船板」的底,那麼房子就如同浮在「海上」。

這個技術在房子建完就立下奇功,因為在帝國飯店完工的第二年,那就是 1923 年日本發生了著名的「關東大地震」,強達 7.9 級的地震給整個城市造成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而帝國飯店居然屹立不倒,成為當時大批災民的逃生避難之所。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東京帝國大飯店

此事後日本還專門打電報給當時在美國的賴特,感謝他為日本設計了這麼優秀安全的建築,並對日本往後研究及設計抗震建築有著極大的啟發作用。

經過美國媒體的一番大肆渲染,賴特居然又重回大師的座椅,真所謂「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而建完這個房子後賴特又跟米黎亞諾爾分手了,轉而愛上了另一位小他 31 歲的有夫之婦,奧爾加(Olga Milanoff),奧爾加成為了賴特的最後一任,而此時賴特已經 57 歲。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奧爾加(Olga Milanoff)

流水別墅

賴特的一生很長,1867 年出生,到 1959 年,活到 92 歲,完美經歷過工藝美術(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藝術(Art nouveau)、裝飾藝術(art deco)、現代主義(Modernist design)、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tdesign)等設計運動。他一生一共設計了 1114 個建築作品,竟有 532 個對美國建築有改革意義,所以他甚至被美國人稱為「20世紀的米開朗基羅」。

在這一千多個作品當中最知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在 69 歲,也就是 1936 年時候設計的「流水別墅」。這個別墅之所以如此著名,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讓大自然住進了家裡」。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流水別墅」

這個住宅屬於匹茲堡百貨巨頭考夫曼(kaufman),在匹茲堡東郊的私人別墅,直接建在了溪流上面,讓建築跟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別墅一共三層,室內面積約 380 平方米,底層可以直接抵達溪流的水面,而外部有超大突出的陽臺。

室內和一些局部的外牆直接使用本地的石料,室內寬敞,空間自由,而且有賴特不可缺少的橫向、沒有間隔的大窗戶等,讓室外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盡收眼底。

被譽為“20世紀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師,為何讓甲方聞風喪膽?

△ 「流水別墅」內部

所以住宅一落成,馬上成為建築界頭條號新聞,被視為美國 30 年代現代主義建築的傑作。而賴特從此聲名遠播,很多大師見到他也要叫一聲「大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