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考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司藤


目前的社会环境,使得考博、读博的人每年都在增加,那么我们要不要考博呢?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考博成功率呢?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考博经历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先分享一下我的读博经历,本人2019年刚考上的医学博士,我的年龄是30岁。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我经历了本科5年+硕士3年+工作1年,2018年考博失败。经过两次的考博历程,自己总结了几个会影响考博成功率的问题,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你的考博原动力是什么?

每个人考博的原因都不相同,有的人为了寻求加薪升职,有的人为了圆梦,有的人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有的人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很多时候,缺乏执行力的根源就在于缺乏这些原动力。不管是外部物质刺激,还是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只有搞明白自己的原动力是什么,才能迈出你考博的第一步。我自己干了一段时间的临床工作后,深深体会到科研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博士平台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为以后更好的服务患者打下理论基础,这就是我的考博原动力。

二、有科学的备考方案吗?

拥有适合自己的考博方案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即使原动力十足,方法不对,同样使你事倍功半。1.时间规划:

部分高校的博士入学考试时间一般设立在当年3月10号左右(具体看招生信息),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复习,对于基础薄弱的我是提前半年开始的。由于大多数考博生都不是脱产备考,这就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比如坐地铁、休息日、工作间隙等等。每日总结当天学习内容,制定第二天复习计划。

2.制定目标:

每日晚上总结当天学习内容,制定第二天复习计划。学习具体目标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定,目标太高不易完成,打击自信心,目标太低易完成,但消耗复习时间。可以实行每日打卡,督促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3.真题实战备考:

复习考博需要准备学习资料,市面上的书籍也是五花八门,而往年考试真题是最为合适的资料。我在复习考博英语时就是以往年的真题作为教材,作文、阅读、听力,每一项都认真的研究,反复阅读真题疑难句,背诵优秀的作文范文,配合做一些模拟试题。由于一些高校是自主命题,一些是全国卷,所以要选择准确的往年试题。模拟答题时一定要以正式考试来要求自己,主要体现在时间方面,千万别一套试题做一星期。

三、考博之路能走到底吗?

每年身边报考博士的人很多,最后能走进考场的没几个,所以我想说考博之路贵以专。此时你的社会角色可能是父亲、儿子、丈夫,还是学生。意味着你的家庭责任重,专心备考读书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博士毕业难的现实也会不停的给你打退堂鼓,周围舆论同样会动摇读博的信念,读书无用论随时可以听到。考博其实没有捷径,靠的是你每天下班之余的积累,日复一日的坚持。

在你想好自己考博原动力是什么之前,千万不要草率决定考博,因为那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旦决定了,绝不要迟疑,立足自己的生活实际,躬身入局,砥砺前行,明天的自己一定会感激当初的决定。


麻大哈医生


【有三条因素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也决定着你是否能够成功!】

  • 第一,科研成果。无论什么时候,科研成果是你考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科研成果你如何证明你的科研基础和实力呢,这是最为基本的,这个也做不了假。如果是应届生考博,应该在硕士期间发表1至2篇的CSSCI论文,这是你成功的基础;如果你是在职考博或者,也应该有论文或者相关课题作为支撑和基础。因此,我认为科研成果是考博的一个关键,也是体现你竞争力的关键。
  • 第二,报考导师。不得不说,联系导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你和导师的熟悉以及和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和导师已经有了前期的合作或者你所报考的学校就是自己本校的导师,再加上你科研成果,这样一来你的希望就很大。因为考博士也是导师对学生的一个考察过程,你有科研成果,有的人没有科研过程,那么你就很有竞争优势。
  • 第三,考核面试。考博时候的面试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学术素养,当各位老师问你相关学术问题,你能够很好的从专业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条理性的回答,那么诸位导师对你的印象会很不错,再加上你的科研成果的优势,在打分的时候会好一点,这样也会对你有利的。

考博在于综合研判,读博在于坐冷板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