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曾經有一段歲月,大劉還“潛伏”在娘子關電廠,王晉康先生戲言自己“努力三年,僅僅下了這十個蛋”,一位日後成為中國科幻“掘金人”的著名編輯還在東北邊陲的一座林場內用蠟紙、油印來寄託自己對科幻的無比熱愛。

那是一個互聯網、手機還遠離公眾生活,甚至連座機電話都是稀罕物的年代,但就是有這樣一個名為“科幻迷”的古怪群體,他們用最傳統的手寫信彼此聯繫,用最廉價的紙張和耗材編印屬於自己的刊物,靠著對共同理想的守望和熱情相互扶持,走過荊棘遍佈的小徑。

今天,當筆者從箱子底下翻出那些已經泛黃的小冊子的時候,難免會勾起對往昔的回憶,與這些小冊子有關的人,有些仍舊活躍在當今的中國科幻界,有些則已經淡出,甚至不知所蹤,還有一些去了天國……但無論怎樣,他們當年的執著與守望成為了那對最早舞動的蝴蝶之翅,其所造就的連鎖效應最終形成了當今洶湧於中華大地的科幻潮。所以,我們應該銘記這些傑出的科幻迷和他們用心血澆灌出的同人刊。

一、姚海軍與《星雲》

提起如今身為《科幻世界》副總編輯的姚海軍,在當今中國的科幻圈裡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倒退十幾年,圈裡人提起姚海軍,更多的是跟一本自編刊物聯繫在一起,那就是《星雲》。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星雲》創刊於1988年10月。當時,姚海軍的正式身份還是黑龍江伊春市林場的一名普通工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姚海軍就一直酷愛科幻,但身處偏遠的邊陲小城,讓他產生了強烈的交流渴望。於是,他提筆給遠在四川的《科幻世界》雜誌社(當時的刊名是“科學文藝”)寫信,談了他想創辦一個科幻迷組織,並編印會刊的想法。沒想到,很快《科幻世界》的主編楊瀟老師便給他寫了親筆回信,對他的想法給予了熱情的鼓勵和支持。姚海軍大受鼓舞,開始通過《科幻世界》雜誌。與全國各地的科幻名家和“鐵桿”科幻迷們取得了聯繫。在此期間,姚海軍用最原始的手刻蠟紙油印的方法,印製了作為“中國科幻愛好者協會會刊”的《星雲》創刊號,從而宣告了“中國第一份科幻愛好者”刊物的誕生。

此後,《星雲》一直以類似油印小報的方式陸續出版了八期。到1993年時,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第九期的《星雲》開始有了封面——是北京畫家席恆青的一副鉛筆畫,封面為複印機複印,內文印製改為機打蠟紙油印。也就是這一期的《星雲》隨著北京師範大學的吳巖教授飄揚過海,在美國的米蘭尼科幻大會上作為“中國唯一的科幻迷刊物”與《科幻世界》雜誌一同展出。以此為契機,姚海軍的《星雲》擁有了國際影響力,美國、新加坡等地的科幻迷與他建立了聯繫,並相互交換了一些刊物。

到1995年,姚海軍結識了兩位伊春市美協的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星雲》從第14期起改為正規的膠版印刷。此後,《星雲》大致以平均每年三期的速度出刊。這一時期,《星雲》主要承擔的還是科幻迷聯誼刊物的作用,有專稿、書評、影評等內容,還有專門的欄目介紹各地科幻迷活動的動態等。

1997年夏,“97世界科幻大會”在北京舉行,姚海軍攜《星雲》參會,並在會上與山西《科幻大王》雜誌社的副總編馬俊英相識。在馬總編的熱情邀請下,姚海軍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加盟《科幻大王》雜誌社,擔任編輯,同時繼續編印《星雲》。在此期間,《星雲》改版為“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小說研究會內部通訊”(1997年第3-4期合刊,總第21期),主要刊載內容轉為理論性和評論性的文章。

1998年7月,姚海軍受邀前往成都,加盟《科幻世界》雜誌。《科幻世界》不僅為姚海軍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而且讓《星雲》的發展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此前,因為沒有正式的刊號,《星雲》一直沒有合法身份。直到此時,在《科幻世界》雜誌社領導的幫助下,《星雲》獲得了一個“內刊號”,終於能夠以內部資料的名義印刷發行了。此後,《星雲》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是中國科幻文學批評和理論研究的一塊高地。到2007年時,《星雲》已經轉型為一份較為規範的科幻文學理論研究的學術刊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一本科幻同人刊。

二、《立方光年》與《超新星》

長期以來,作為祖國首都的北京,坐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資源優勢,科幻迷群體發展的成熟度遠遠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因而,北京的科幻迷在20世紀90年代是全國各地科幻迷中最早組織起來,並定期舉行主題聚會活動的一個科幻群體,從這個群體中也走出了一大批日後成為中國新生代科幻主將的知名作家。

北京科幻迷創辦的同人刊名為《立方光年》。提起這份刊物的由來,還有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小故事。當時,北京的科幻迷每月月初都會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最新作品,彼此交流評析。但總有些人以工作太忙之類的理由,空手而來。於是,有人提議要印一本小冊子,刊載大家的科幻作品,並立下規矩:不能按時交稿者,就請大夥吃飯。這招果然見效,就連平時從不動手的人也把稿子交出來了。這些稿子後來編成了《立方光年》的第一期,主編為北京的著名科幻迷羅洪斌,執行主編蘇學軍,美編席恆青,編委有凌晨、嚴蓬、李可和江漸離,刊印完成的時間是1995年4月1日。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北京科幻迷們經過協商,決定把《立方光年》的創刊紀念日定為4月2日。這一年裡,《立方光年》共編印了兩期,據江漸離回憶,第一期印了9冊,第二期印了30冊,當時即便是北京的鐵桿科幻迷也未必能做到人手一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由於擁有較為雄厚的創作實力,《立方光年》的起點很高,以刊載原創小說為主,這在當時眾多的同人刊中是極其少見的。星河、韓松、凌晨、楊平、蘇學軍等在京科幻作家都曾為其撰稿,像星河的《戰爭股票》(又名“我活得還算瀟灑”)最早便發表在《立方光年》1996年第2期上,這是國內最早的原創經濟科幻小說之一。到97年春季號刊行時,《立方光年》已經達到了十萬字的規模,刊載了星河、江漸離、蘇學軍等作者的新作。但也是在此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立方光年》戛然而止。

說完了北京的《立方光年》,還要再說說天津的《超新星》。天津科幻迷聯誼活動的中心人物就是現在任職於天津銀行的霍棟。1993年的時候,《科幻世界》舉辦了一次名為“銀河列車”科幻迷聯誼活動,並編輯了一份全國科幻迷的通訊錄。霍棟參加了這次活動,他從通訊錄中找出了其他六個天津籍的科幻迷,並通過書信與他們取得了聯繫。1995年6月18日,包括霍棟在內的六位科幻迷在天津的北寧公園舉行了一次聚會,並商議籌建“天津科幻迷聯誼會”和編輯會刊的事情。但後來,由於成員有限,無論是成立組織還是辦會刊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鄭文光和葉永烈兩位老師在得知了天津科幻迷的活動後,來信予以鼓勵。葉永烈老師還為會刊提寫了“超新星”的刊名。

1996年2月10日,霍棟等四位天津的科幻迷前往北京,與北京的科幻迷舉行了聯誼活動。不久後的4月20日,北京《立方光年》編輯部的八位成員回訪天津。這次京津兩地的科幻迷交流活動對《超新星》誕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不過,真正應該被稱為功臣的,除了霍棟之外,還有兩個人:其一是霍棟的同學宋婷婷,她花費了大量業餘時間從事錄入、排版、複印等事務性工作;其二是當時還在唸高中的董軼強,此前他在1996年第3期的《科幻世界》發表了小說《單程車票》,霍棟通過雜誌上刊載的通訊地址找到了他,董軼強因此加入了《超新星》的編輯團隊,後來還擔任了《超新星》的主編。

1996年5月,《超新星》試刊號(總第一期)在眾人的期待中終於呱呱墜地了!雖然這只是一份八開四版的複印小報,但是卻凝聚了許多津門科幻迷的希望。帶著這份試刊,霍棟和其他十幾個科幻迷一起進京參加了《科幻世界》雜誌社主辦的“96北京科幻節”。返津後,霍棟等人投入了《超新星》創刊號(總第二期)的編輯工作,此時又有電腦高手霍炬、才女李夢吟和王欣等人加入。再算上董軼強和霍棟,這五人小組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把《超新星》創刊號給鼓搗出來了。與試刊號相比,創刊號雖然仍舊維持了小報的形態,但質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1996年底,霍棟、董軼強等天津科幻迷中的骨幹成員在天津南開大學舉行了一次聚會,確定了來年將《超新星》改版為40頁的雜誌形式,以此來迎接“97(北京)世界科幻大會”。

此後,《超新星》在1997年又以雜誌的面貌出版了兩期。與其他科幻同人刊相比,《超新星》走得是“綜合性雜誌”的路子,原創、譯文、評論、通訊、科幻畫樣樣俱全,版面設計和插圖也接近專業水準。可惜,在出版四期後,由於經費緊張以及編輯方針上的分歧,《超新星》終於還是停刊了。隨後,天津科幻迷的定期聚會也沒有再堅持下去。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普及,網絡開始成為科幻迷們交流的新平臺。以霍棟為首的科幻迷在網上組建了飛騰軍團,繼續為中國的科幻事業搖旗吶喊。

三、其他著名科幻同人刊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外,河南鄭州科幻迷範霖主編的《銀河》也是當時非常有影響的一種科幻同人刊。該刊在1995年初以八開小報形式創刊,一度成為國內銷量最大的科幻同人刊,據說最高峰時曾經創下過單期2000份的銷售記錄。1996年3月,《銀河》改版為雜誌形式,20頁內文,銅版紙四封,內容仍以科幻小說和科幻漫畫為主。範霖將這本雜誌的主旨確定為鼓勵中國科幻的後起之秀,因而發表了很多新人新作。但同樣是由於經費原因,《銀河》在編了96年第2期後,也無限期休刊了。據說,範霖為了讓刊物順利編印,自掏腰包八千多元。這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堪稱是一筆鉅款。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編印一份同人刊已經非常困難,但就是有這樣不信邪的科幻迷,一個人辦了兩份同人刊,這就是山東諸城的王魯南。1995年,王魯南開始籌備“第十號行星科幻迷俱樂部”(簡稱TTP)和兩種會刊《TNT》和《第十號行星》,前者是快報(97年2月改為雜誌),後者是雜誌形式。其中《第十號行星》在1996年出了油印試刊號,23頁內文,以科幻小說、評論研究、資料諮詢為主。

講到這兒,估計不少朋友都已經心知肚明瞭,辦同人刊是個費錢費力的苦差事,所以幹這事的大都是些一根筋迷科幻的年青人。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號稱“中國科幻迷排頭兵”的徐久隆老先生。徐老生於1946年,少年時代興趣廣泛,尤其酷愛科幻,並立志成為“中國的阿克曼”。1996年,徐老在四川創辦了同人刊《上天梯》,雖然只刊印了一期,但印量達495本,在當時的同人刊中堪稱巨量。2008年,徐老因病逝世,終年62歲。

如果說之前提到的科幻同人刊還多少帶有些地域性的話,下面要介紹的這份名為《宇宙風》的同人刊可謂是跨“界”組合。這份同人刊的主編是當時在四川統計學校(現已併入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習的曾德強,文字編輯則是當時在科幻界以“才子”而聞名的清華大學高材生周宇坤。《宇宙風》一直是以小報的形式存在,以微型科幻和資料資訊型內容為主,一直堅持到1998年前後。而且周宇坤的夫人就是當年他編《宇宙風》時結識的,當初他們倆一個負責原創版、一個負責文摘版。2000年,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傳為科幻界的一段佳話。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科幻同人刊

此外,雲南科幻迷蔣黎川編印過科幻迷刊物《科幻樂土》和《科幻文摘》。河南的科幻迷劉相輝編印了《科幻小品》。新疆科幻迷也曾經編印一本名為《星龍》的同人刊,後改版為《魔手聯盟》。可見,當時的科幻同人刊遍及大江南北,好不熱鬧。

或許是因為受到了科幻同人刊遍地開花的影響,《科幻世界》雜誌社竟然也辦了一份官方的同人刊——科幻迷俱樂部會刊《異度空間》。這份雜誌創刊於1996年6月。起初,主要是刊登各地科幻迷組織的訊息以及科幻迷通訊錄。後來,姚海軍到《科幻世界》工作,並接手了這份刊物的編輯工作,使其逐漸轉型為發表實驗性作品和網絡原創科幻的一塊。無獨有偶,山西的《科幻大王》雜誌也在1999年創辦了讀者俱樂部刊物《無限地帶》。

結束語

科幻同人刊是一個特定年代的產物,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大幕拉開,實體性的科幻同人刊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眾多科幻主題網站和網刊。但無論是同人刊還是網站網刊,對科幻的熱愛卻如薪火一般,在相識或不相識的科幻迷之間不斷傳遞,直到科幻大潮再起的今天!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科幻迷們,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中國科幻的再度繁榮。

讓我們向所有中國的科幻迷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