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潛伏者”有多少?4月1日起,新增無症狀感染也要統計


最近,國內疫情已趨於平息,但多地不斷報道的無症狀感染者,讓大家稍稍鬆弛的神經又緊繃起來。

3月31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截至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4月1日起,全國將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列入每日通報。

你身邊的“潛伏者”有多少?4月1日起,新增無症狀感染也要統計


3月17日,貴陽發現一例自英國回國的無症狀感染者;

3月20日,河北通報一例自美國回國的無症狀感染者;

3月29日,湖北荊門公佈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3月29日,河南漯河市公佈1例與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的確診患者。

你身邊的“潛伏者”有多少?4月1日起,新增無症狀感染也要統計

(有部分研究發現60%患者為無症狀感染。來源:《自然》雜誌[4])

與此同時,國內外大大小小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研究也開始浮現,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3月20日發表的一篇評論:無症狀感染者佔所有感染者比重多達30%~60%[1],其中大多數沒有症狀或有輕微症狀,常規體溫篩查也發現不了。

這就是說,如果身邊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不知道,患者本人也渾然不覺,更為關鍵的是,這些人可以傳染疾病。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瑞典教授Pascal Meier,他基於多篇權威新冠肺炎研究認為,所有感染者最初5天內,患者均無症狀但已具有傳染性;而30%的患者從始至終、從患病到康復的整個過程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有傳染性。

你身邊的“潛伏者”有多少?4月1日起,新增無症狀感染也要統計

(圖為無症狀感染者、輕/中症患者、重症患者和嚴重到威脅生命的感染者的感染歷程圖。來源:推特@DrPascalMeier)

那麼問題來了:無症狀感染者真的有那麼多嗎?我們身邊當真行走著這麼多病毒源嗎?各地散在發現的無症狀病例,會成為二次暴發的源頭嗎?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名不正,則言不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明確,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你身邊的“潛伏者”有多少?4月1日起,新增無症狀感染也要統計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方信息: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這種又被稱為隱性感染[7];

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在傳染病學上,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新冠病毒特有的,傷寒、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等都出現過。

所以,因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而認為新冠病毒特別狡猾,大可不必。

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多嗎?

不同的病毒感染人體,造成的隱性感染和顯性感染(即有症狀的患者)比例是不同的。

比如,麻疹病毒以顯性感染為主,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以隱性感染為主,這與人體抵抗力、入侵病毒的毒力及數量有關[2]。

本次新冠疫情中,無症狀感染者佔比究竟有多大呢?國內目前暫無近期公佈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但中國疾控中心在2月11日[5]曾公佈過一次數據:

中國內地共報告72314例病例,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輕中度病例36160例(80.9%)。

當時的患者年齡主要在30~79歲(86.6%)。

而3月16日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6],有研究者對1月16日~2月8日上報的2143名兒童(2~13歲)病例進行分析:確診病例731例(34.1%),疑似病例1412例(65.9%),其中無症狀感染者94例(4.4%)、輕中度症狀感染者1922例(89.7%)。

這兩項大規模病例回顧性研究都說明,無論是兒童、成人還是老人,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都很低。

而此前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

“關於中國國內‘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目前瞭解得很有限:既沒有具體數字,也未有詳盡研究。但是根據已知的事實,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斷。

比如:一般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對與其密切接觸的人傳染率很高,但中國近期新冠肺炎新確診病例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不斷下降,這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介紹無症狀感染患者情況。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力如何?

我們最關心的,就是不易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有多大?

國家衛健委給出了答案: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由於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國內也有小樣本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追蹤了160例確診病例和30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共2147人)後發現: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6.30%,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4.11%,進而得出結論:“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怎樣應對“潛伏”的無症狀感染者?

對於傳染病而言,只要有一個病例存在,就有暴發的潛在可能性。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引爆國內第二波疫情暴發,則取決於怎麼管。

無症狀感染者已經成為當前階段疫情管控重點。而4月1日起,每日疫情公報將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情況。

這意味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無症狀感染者正式納入嚴格監控中了。

既然無症狀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體溫篩查也很難找出來,那如何發現呢?

李蘭娟院士此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建議,凡是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疫情接觸史、病人接觸史)的人群,都應該主動報告、監測,即隔離和治療。

總體來說,國內目前追蹤新冠病毒“潛伏者”主要有四種途徑[7]:

一是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二是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的主動檢測;

四是對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的主動檢測。

我們自己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無症狀感染者的問題,促使國家再次升級管控措施,顯而易見的是,疫情並未結束,之前的幾條防護措施,毫不能放鬆:

勤洗手,可以用肥皂、洗手液等,避免不乾淨的手觸摸眼部和口鼻;

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

人與人保持距離,1米及以上;

一旦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避免和他人接觸,通知社區或者佩戴口罩自行前往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