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極拳練的真是隻是動作嗎?

太極各派數眾多,

各執一詞人迷惑。

萬物之道法陰陽,

融於拳理分清濁。

【探索】——太極拳練的真是隻是動作嗎?

現在社會上的太極拳各門各派種類繁多。回想當年我剛開始學習太極拳時,也曾經感到雲裡霧裡,因為每個老師都說法不一,所以當時也很迷茫,不知道該怎樣學習,但後來一看經典理論,心裡就明白了。雖然社會上太極拳五花八門,但總體法則是應該完全一樣的。

首先,不管什麼拳都要吻合拳的原理。吻合拳的原理就不是隨意擺放動作了,而這個動作一定是有特定性的。對於動作吻合人體生理結構這個原理,在我看來就不是問題,只要在我選擇的太極拳門派中,讓動作吻合人體的生理結構,同時在動作中吻合武術完美的運動曲線就可以。

【探索】——太極拳練的真是隻是動作嗎?

但是,太極拳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只有在每個動作中體現太極的文化和思想才能稱之為太極拳!如果沒有這些那就不是太極拳了!在拳架動作中該體現什麼?怎麼體現?所以我覺得要理解太極拳先要理解太極是什麼?那什麼是太極?太極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太極是道!是自然運行發展的規律和法則!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動作也應該要吻合這個規律和法則。

太極的陰陽是宇宙第一大規律。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由相對的陰陽兩種物質互為組成。它導出了萬事萬物法於陰陽、陰陽互根、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轉化、陰陽平衡等規律。

【探索】——太極拳練的真是隻是動作嗎?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平衡等在我們拳架準確性上有所體現。對於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陰陽轉換是怎麼體現的呢?就拿我們平時的一年來說,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法則。在一天中,早、中、晚、夜,也是生、長、收、藏,同樣是按自然規律在週而復始。這個法則是在易太極奠定了拳架的準確性和運動曲線(口訣)後,通過節節貫穿體現出來的。節節貫穿中的力從腳起叫“春生”,節節貫穿往上走叫“夏長”,再一節節回收叫“秋收”,最後回到腳底叫“冬藏”,這吻合了自然陰陽交替的規律和法則。為什麼有人說站樁會有好處,因為站樁就是“冬藏”。

當然,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同時還有12個月份來週而復始,一天也是如此,有12個時辰來週而復始。在練拳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用心去體會節節貫穿力從腳起,到小腿、膝蓋、大腿、腰胯、背脊、肩、肘、手的時候,能體會到身上一節一節有順序的蠕動,這個有順序的蠕動也正吻合了時辰一點一點往前運行的規律。因此我們練習太極拳不僅僅是打一個套路,而是要通過動作把這個自然規律和法則展現出來。節節貫穿就和四季交替、時間運行一樣,是一種自然規律,如果動作不能吻合節節貫穿,就會偏離自然規律和法則。當然這個是我們學習易太極的過程中講節節貫穿體系中的“風箱式”節節貫穿,是太極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過程,也是道家講的:“從頭流到腳,究竟覆上升”的過程。

【探索】——太極拳練的真是隻是動作嗎?

但太極的陰陽法則還有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等理論,這個在拳架中的體現是“循環式”的節節貫穿。所以中國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說法,我們在練習易太極的過程中,只有讓自己的動作遵循自然規律和法則,通過動作把這些規律和法則展示和闡述出來,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