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欧楷很难获奖,徐朝江为何能拿下首届楷书展最高奖?

惊龙轩


学欧楷,要看是学谁。法古不法今,是有道理的。徐的欧楷,很明显是直接取法欧公,九成宫的功底很深。

当今某些人学习欧楷,为什么不直接取法欧阳询而学习那些变了味道的所谓"欧体"?真的不明白。

有的人说了,就是图个好看。楷书的主要审美,大部分人认为工整第一,艺术性其次。如果是只想把字写得工整,那也没话说,但要和艺术性沾边,恐怕就难了。


墨动笑谈


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虽然魅力还在,却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书法是古代读书人的必备技能,却无人能真正以书法为职业,更未曾有过所谓的职业书法家。到了当今书坛,尤其是在中国书协成立以后,尽管书法作品与传统审美习惯渐行渐远,书法却俨然成为了一种产业,一大批职业书法家涌现出来,真可谓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于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书协在书坛的地位越发变得尊贵,越发变得权威。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或者想凭借书法养家糊口的人来说,在书协组织的各种比赛、展览中获奖、入展,进而获得书协会员的身份,便成为了他们最实际的奋斗目标。

徐朝江临习九成宫

各种为了国展贴身打造的强化训练班应运而生,摸清了那些书协评委审美习惯的书法人,充当了国展入展的引路人,不菲的收入使得这样的培训活动成为了一种另类的盈利模式。不得不承认,这些所谓的书坛权威,在辅导学员创作作品时,的确总结出了一系列应付评委审美的高招。其中广为人知的一点就是:埋头苦学欧体很难入评委的法眼!

尽管田氏兄弟的书法教育成绩斐然,甚至称得上是当今的一大文化现象,但是学田楷者几乎无人能在书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有所收获,也极少有人能凭借田楷赢得书协会员的身份,这是不争的事实。

徐朝江作品

当然,学习传统的欧楷与规范美观的田楷还是有着诸多差异,书风自然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看看历届国展脱颖而出的楷书作品,地地道道的欧楷作品可谓凤毛麟角。

徐朝江却是个例外!

我们翻开徐朝江的学书履历,只能用平淡无奇来形容。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写春联也找不到人帮忙,一气之下自己提笔开始了习书历程。一本《九成宫醴泉铭》,徐朝江一练就是十余年。找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师傅,虽然对徐朝江的学习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远远谈不上名师指导。

徐朝江作品

2013年4月份,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在重庆秀山县开展。组委会一共收到稿件8000余件,经评审,获优秀作品的作者仅10人,入展的作者共295人。而徐朝江就是这十位中的一位。他也是安徽省参展书家中唯一获奖的一名。

奇迹吗?当然不是!徐朝江先生在书法上下的苦功让人敬佩。除了长期浸淫于欧楷的临习,仅仅是一部《金刚经》他就就写了四五十遍。上溯两汉魏晋,唐宋诸家,明清各派,无不悉心专研临摹。对王献之、赵孟頫、文征明及诸多唐人写经之小楷更是用功甚勤。

在丑书横行、江湖书法到处招摇撞骗的当今书坛,徐朝江能够扎根于传统并且在乱象丛生的书坛崭露头角,除了幸运,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东西……

徐朝江作品


惊龙轩


徐老师的功夫,路子正功底深。如果他也像某些个别大师那样整天宣传鼓吹,早就火起来了。某位师事就不敢展示跪笔弹峰了。

我认识的书画高手,都非常安静,精力主要用在了技术上,而不是名利。

继续临帖吧。因为咱喜欢!





明中书画院


我来回答你,拜一个书协的人作老师,送礼送钱即可。他的字还没脱俗呢。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