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色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见于老年女性。


临床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腰背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等。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以下这些建议很重要。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1、多食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类和豆制品类、海产品、芝麻酱等。


2、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香菇等。3、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如蛋类、瘦肉、鱼、虾、鸡肉等。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维持骨密度,降低骨丢失。可以在室内选择20分钟行走或健身操,也可以选择40分钟握拳、上举等力量训练。


掌上压或墙上压等都可以强化骨骼组织,但是锻炼时一定循序渐渐、量力而行,防止受伤。


适当晒太阳


晒太阳的最佳时机是每天上午10:00-11:00,下午15:00-16:00,时间以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预防跌倒,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1、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夜间起床打开夜灯。


2、保持地面干燥、将堆积在过道的杂物清除、不铺地毯或将地毯固定住。


3、将常用物品(水杯、眼镜、手机)放在经常活动的地方和触手可及处。


4、选择防滑的鞋子和合适的衣裤。


5、卫生间放防滑垫、固定的安全扶手。


6、洗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可使用防滑小板凳,既省力也不用担心摔倒。


7、了解可增加跌倒的风险因素


在服用某些药物,如降糖药、降压药、利尿剂、安眠药等,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在晨起、三餐前、午间以及服药后的30分钟至1小时,多是发生跌倒的高风险期,此时我们动作宜缓慢。


建议做到3个30秒,即:静躺30秒、慢慢坐起坐30秒、慢慢起立30秒后再行走。


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希望像李奶奶一样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尽量做到合理饮食、适量活动并预防跌倒,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次数,做好个人防护,疫情结束以后,及时到医院接受骨质疏松方面的相关检查,防止其发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