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情虽不明,但粟裕为抓住战机,照打不误,毅然发起睢杞战役

战机是指战场上对作战行动最有利的时机。对于指挥员来说,抓住战机是个指挥艺术问题,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去创造和促成,必须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下,严密观察,迅即反应,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敌情虽不明,但粟裕为抓住战机,照打不误,毅然发起睢杞战役

在创造和把握战机方面,粟裕堪称大师级,透过他打的很多仗,都能浸透着粟裕创造和捕捉战机的高超艺术。1948年6月爆发的豫东战役,粟裕采用“先打开封、后歼援敌”之计,即是攻其必救创造和捕捉战机的非常经典战例。

粟裕认为,开封是中原重镇,是国民党河南省省会。攻打开封省城,蒋介石绝不会坐视不管。因为他是个看重地盘胜过一切的人,是讲究不丢面子之人。这一心理,恰好被粟裕所利用。

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我军攻占开封后,蒋介石果然下死命令要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驰援开封,一是想夺回开封,挽回面子,二是寻求与我主力决战。

对于驰援的两路之敌,究打何路为好,粟裕经过综合分析对比,认为区寿年兵团刚刚组建不久,并且与我军作战经验较少,于是决定重点于运动中求歼区寿年兵团。

敌情虽不明,但粟裕为抓住战机,照打不误,毅然发起睢杞战役

这时,战场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当我主动放弃开封后,邱清泉兵团为急于进入开封捞功,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而区寿年兵团则犹疑不定。不知觉间,两路援敌一昼夜间便拉开了四十公里的间隙。

粟裕见战机出现,当机立断,立即下达了围歼区寿年兵团的作战命令。

但此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尽管围歼区寿年兵团的总体战役决心非常明确,歼敌目标非常明确,但是由于时间极为仓促,根本没办法查明区寿年兵团的具体部署。通常来讲,敌情不明,部署不掌握,是不能轻易下达攻击命令的。

但粟裕认为战机稍纵即逝、极为难得,绝不能因为具体敌情不明而失去战机。于是,他命令部队不待查明敌军的具体部署,就指挥隐蔽集结于睢杞地区的华野主力部队,迅速楔入邱、区两兵团之间,边组织战斗边查明敌军部署,边组织战斗边进行战役协同。

睢杞战役,经过6天激战,歼灭区寿年兵团部、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部和第六旅1个团,接着又给增援的黄百韬兵团以歼灭性打击,生俘敌兵团司令区寿年,共歼敌5万余人。连同第一阶段的开封战役,整个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余人,一举打开南线战局。

敌情虽不明,但粟裕为抓住战机,照打不误,毅然发起睢杞战役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传》《粟裕军事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