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激勵當福利就輸了!

一個企業的逐步開展是從定夢想、定戰略開始的,是前進步伐中必做的準備

在創業時,我們一定懷揣著某個夢想,希望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實現,有了夢想,接下來便是戰略,比如闡述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確定公司的核心產品等等。

有了夢想,有戰略,需要的就是有志同道合的人才將其發揮到最好的程度,從而做出自己的特色,將產業做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大。

此時,就必須涉及企業的核心——人才。

如果你把激勵當福利就輸了!

在這個快速而匆忙的社會里,從來不缺員工,缺的只是優秀的人才,缺的是把企業當成自己事業而努力奮鬥的優秀人才。

所謂,賢才難求,有時候並不是高薪就一定能夠保證員工百分之百的忠誠、兢兢業業。

企業想要真正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利用人才,贏得未來,股權激勵已經勢在必行,很多老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加以實施,有些企業越做越順,越做越好,有些反而比之前的經營狀況還要差,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


曾經有一家科技公司,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發展的如日中天。公司的領導人考慮到公司掛牌上市以後的股份一定會增值,顧及這些跟著自己辛苦拼搏的員工,於是想給與他們福利,鼓舞士氣。

如果你把激勵當福利就輸了!

他便在其中選了近40個自己滿意的員工入股,其中入股最少的只有3000多元,佔公司股本總額的萬分之一。

可是,就在公司剛剛掛牌上市,有些股東為了獲取利益,便以缺錢、急用為理由要求企業決策者收購自己的股份。

根據《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一年內,發起人不得轉讓股份。而這些員工都屬於在改制過程中入股的,都是公司的發起人,沒有辦法立即轉讓股份。

最終,企業被逼無奈,只能自己先把錢借給員工,穩定當前經營狀態。


如果你把激勵當福利就輸了!

這家公司就是典型的考慮、計劃不周所導致的,在給員工股權前一定要經過層層考核,否則最後不但不能達到目還會適得其反。

不要把股權激勵當成員工的福利,提倡利益均沾,鼓勵員工入股,畢竟會有個別員工對股權激勵缺乏認識,只圖眼前利益不願與公司長期發展。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對於實施股權激勵的目的上存在理解偏差,這將是股權激勵道路上大大的阻礙。提高福利可以通過工作、獎金等形式給予,而股權激勵屬於長期激勵的一種形式,不能和福利混為一談。

它的直接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忠誠、團結、奮進的核心團隊,終極目的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業績,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歡迎到下方留言,等你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