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錢鍾書教女智慧:用“懶”辦法,教出一個勤奮的女兒

【家有女兒】錢鍾書教女智慧:用“懶”辦法,教出一個勤奮的女兒


錢鍾書先生是著名大學者,他才華橫溢、學貫中西,是中國文壇很少的全才型大家。他一生愛書如命,被稱為書痴,像個孩子一樣, 保持了天真與孩子氣。他的小說《圍城》在海內外圈粉無數,成為不朽的經典。


錢鍾書這一生只有一個孩子錢瑗,小名圓圓,在他們所生活的那個年代,像這樣的獨生子女家庭非常少見。


對此錢鍾書曾對夫人楊絳說:“我就想有個像你一樣的女兒,這一輩子人生就完美了。”


女兒的出生,讓他滿心歡喜,愛女兒的他甚至因為害怕如果自己再有孩子,萬一忽略了對圓圓的愛,所以與楊絳商議,一生就這一個寶貝女兒就好。


楊絳當年生女兒的時候,正與錢鍾書一起留學海外,在異國他鄉因為難產可沒少受罪,為此錢鍾書心痛不已。


只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丈夫,體會不到妻子的這種苦,而錢鍾書把妻子這樣的經歷牢牢地放在心上,女兒每次過生日的時候,錢鍾書都會很認真地對她說:“今天是你母親的受難日。”


可以說,錢鍾書一生對妻子深情的愛,就是對女兒最好的影響。讓女兒從小在一個充滿愛意和安全感的環境下健康成長,教會她如何愛人與被愛。


有一次,錢鍾書從西南聯大趕回家,女兒圓圓許久未見到父親,一開始與錢鍾書有一點距離,尤其是覺得這個男人似乎要留下來和她搶媽媽,頓時心生戒備。於是兩個人爭論,誰先認識媽媽和妻子楊絳時。


圓圓說:“你怎麼會比我認識媽媽早,你是長大了才認識媽媽的,我一出生就與媽媽認識了。”錢鍾書僅對著女兒的耳朵輕輕說了一句話,就讓女兒眉開眼笑,喜歡上了眼前這個被稱作父親的男人。


後來,錢鍾書受不了與妻子與家人分別之苦,深感無法照顧好家人,選擇不去異地工作,回到了本地入職。至此,他對妻子楊絳說:“從此以後,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在女兒童年成長的關鍵時期,錢鍾書沒有缺位,他更多時候其實根本沒有端著父親的架子,而是把自己當成女兒童年最好的玩具。


兩個人經常嘻嘻哈哈地瘋玩,錢鍾書甚至用毛筆在女兒臉上和肚皮上作畫,這個瘋狂的玩伴,很快就成為了女兒圓圓心目中排行第一的親人。


可見,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陪伴孩子玩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建立非常親密的親子關係。


按照現在的說法,錢鍾書算是一個標準的宅男。


不喜歡遊山玩水的他,幾乎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與妻子楊絳在書海里暢遊,不管是英文原版書還是中國古代文學,每個深夜,在燈光下錢鍾書一家都讀得津津有味。


當時很多海外出版社給錢鍾書一家支付稿酬時,他們都不要對方外匯,而是開成書單,請出版社幫忙寄書。


他們的家中,從客廳到臥室,幾乎全是書架和書,這樣的書香家庭,女兒要想不愛讀書都難呢!


錢鍾書還與妻子楊絳無話不談,把妻子視為自己最好的妻子、朋友和知己,總是與妻子楊絳熱烈討論學術,這種氛圍深深影響和感染著女兒。


有一次兩人討論古詩,圓圓聽得如痴如醉,第二天女兒便要求父親為自己再講講古詩,錢鍾書卻說:“古詩有什麼好講?自己去看!”


就這樣,小小年紀的圓圓,為了求知,開始了自主閱讀之旅,直到第二次、第三次還理解不了的時候,父親才會給她簡要的指點一二,瞬間秒懂。


正是這種看似“懶”的辦法,教出了一個勤奮的女兒。


長大後,因病導致兩次休學的錢瑗,恰好因為多年前就形成了這種強大的自學能力,自己在家自學各門功課,包括代數,每逢考試,成績都會棒的讓人驚訝。


這與現在父母親過多的干預孩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孩子學習上,大多數父母做了陪伴者,親力親為形成了鮮明對比。學個奧數都要全程陪同,自己學會了再來給孩子輔導,這種表面上看是一種陪伴,但其實是在消散孩子的自主性。


錢鍾書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終歸是你自己的事。


與其他中國父母不同的是,錢鍾書愛妻子從來都是外露毫不掩飾,讓女兒錢瑗從小就知道,愛情的幸福模樣應該長成什麼樣。


記得有一次,錢鍾書要出門幾天,他很認真地對女兒說:“爸爸要出門幾天了,你記著幫爸爸好好照顧媽媽。”


正是這種看似不合常理的教養方式,讓一個未成年人去照顧一個成年人,最終讓女兒成為一個有責任心和有見識的人。


總結錢鍾書的家庭教育之道,就是放手孩子教育中的大包大攬,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著一個孩子的生命底色,順其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一生都能努力按照自己的心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這背後的邏輯關鍵就是尊重,唯有尊重和平等建立起來的愛,才會成為真正的愛的鎧甲。總體上來看,錢瑗一生接受教育的方式,都是在尊重與愛中被滋養,一個不缺愛的人才能更好的去傳遞愛。


這所有的一切,源自父母之愛,讓她有勇氣戰勝生活中所有的艱難歲月,成長為一個永遠尊重自己卻不盛氣凌人,有涵養有教養,主動去關心他人的大家閨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