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擾讓中國的樓市倍感“拔涼”,前兩個月供需斷檔銷量銳減不說,年初以來已有108家房企破產,1—3月份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均跌至多年來的新低。在企業巨大現金流壓力下,包括知名房企在內的一眾房企紛紛開啟線上銷售渠道,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更是層出不窮。這讓買房差錢的人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以為在疫情被完全控制住之前,房價一定會降。

然而出乎購房者意料的是,就在還沒等來疫情結束,等到房價更接近自己購買力的時候,一場房地產的“熱流”出現了:先是一些城市又出現了萬人搶房現象,部分樓盤甚至幾分鐘被搶購一空!比如上個月北京一處樓盤夜裡開搶,20分鐘賣了814套;蘇州一位於太湖度假區項目短短1分鐘銷售5.4億清盤;成都某項目剛拿到預售證,總共才360套房源,參與搖號的就超過1萬人。而在接下來的前幾天,很多購房者都看到了售樓部貼出的調價通知,聲明截止3月31日,將不再執行舊的打折優惠政策,自4月1日起開始全面上調房價

要知道,這可是在很多房企哭天喊地“企業要死了”、“活不下去了”,售樓部剛剛允許開門才沒幾天,就出現的神奇現象!難道全國就那麼幾處樓盤賣的火爆,房企就從冰火兩重天中涅槃重生,喘過氣來了?否則哪來的底氣,想要取消優惠準備提價?這讓購房者本來稍稍鬆懈的神經頓時緊張起來,似乎一下子又感受到了過去樓市的瘋狂。難道房價還會再次掀起新一波上漲巨浪,不買房就會錯過一次購房機會了嗎?筆者認為這是誤判,藉此機會談談個人的一些觀察。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首先,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為何“火熱”?

從北京、深圳、成都、蘇州等地熱銷的幾處樓盤情況看,其實都是些性價比很高的樓盤,或者說是相對精品的樓盤,在均價普遍較高的這些城市,面積、總價更能讓購房者欣然接受,哪有不被搶光的理由?而從這些“火熱”的城市看,無非都是一些老牌的一線城市、新興的潛力城市,以及個別區位優勢特別明顯的二三線城市。

以北京為例,無論城市品位、格局,那可是集首都和國際大都市,以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於一體,前幾年連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在漲,同伴深圳、上海的房價也漲個不停,就因為嚴格執行調控政策的原因,房價沒漲反而降了20%多,需求早已被壓抑了很久,也該到了復甦的時候,適當漲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一些樓盤更迎合了普通消費者的購買力需求,特別是位於東六環外的順義新城,短時間內售罄完全符合常理。

而類似於蘇州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不單是經濟發展領先於江蘇的其他地級市,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特別是居於長三角的優勢地位,更是吸引了八方來客。城市有人口流入,房住需求自然會增加,根本不需要依靠賣地來維持市場繁榮,想讓房價不漲都很難,畢竟需求實在是太大了。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其次,其他城市的開發商逆勢而動,是因為沒釐清三個道理!

撇開以上這些城市優勢條件不論,一些城市也聲稱要在4月份起漲價,筆者認為完全是一種狐假虎威的做派,試圖藉助其他城市個別樓盤的火熱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大造聲勢達到魚目混珠的目的。

第一、房子的確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

無論把房子這個實物貼上金子,建造成富麗堂皇的宮殿,還是把房子貼上虛擬的金融標籤,讓它變成可以牟利的工具,都無法改變房子的居住功能。如今一些城市的房子建的類似農民種的玉米杆一樣一片連著一片,但是白天扔根棍子砸不到人,晚上黑燈瞎火的類似鬼城,早已超出了實際需求,不僅是資源浪費,也是房地產過度擴張造成的惡果。

但是沒人住的房子價格再貴也是個擺設。都認為買房可以升值賺錢,但是那麼多的人都想到一塊去了,都把錢扔到這個市場中,今後賺誰的錢?可以確定的是,不是以滿足居住為目的的市場擴張都是在耍流氓,耍到最後只能耍玩自己;不能以房住不炒的宏觀政策要求盲目去投資,最後只能為高房價站崗放哨。畢竟房子要賣給有需求的人居住,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但是人口在下降,房子建的超量,房價高到讓少數有需求的人買不起了,繼續炒作不收斂,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第二、追漲殺跌早已成為過去,如果開發商不願意承認,等同於掩耳盜鈴。不能不說,過去老百姓積極配合開發商的”指揮棒“去買房、搶房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買漲不買跌的前提是,房價必須處於一直上漲的狀態中,有利可圖才會刺激逐利人群去追風搶購。但是如今房價已經漲不上去了,再想忽悠購房者去投資、去搶購,就太低估他們的智商了。

以現在的市場價格而論,如果房價達不到每年8%以上的漲幅,扣除成本支出,連銀行基礎性理財的收益都達不到,貸款投資就會虧本,誰還會傻不拉幾的冒險砸錢進去?而目前能達到這樣漲幅的城市不會超過3%。如果整體市場有這樣的漲幅,一定與貨幣超發有關,只會把泡沫越吹越大,這肯定是政策所不允許的。因此加強資金源頭管控,牢牢堵住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防止房產泡沫繼續擴大進而引發金融風險,已經成為當前市場調控的重要目標方向。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第三、用鋼筋水泥堆積起來的財富,本質是一種不務正業所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通過房地產成為發達國家,真正能夠興邦立國的產業終究是製造業、高科技、基礎農業和出口貿易等。但是房地產行業玩的是類似堆積木一樣的低智商遊戲,拿一堆鋼筋水泥擺弄來擺弄去,不僅帶不來任何附加值,如果通過大拆大建去擴充市場、沒有需求去創造需求,更是自傷國之元氣。

用一套房子捆綁住一個人的大半生,的確能夠逼迫其老老實實的為必不可少的房子付出幾十年的努力,但是這樣的做法終究不能維持長久;任由房價只漲不跌,把槓桿發揮到了極致,最終結局很可能會步美日後塵,爆發全面房地產危機。如今宏觀層面正在極力避免出現過去的局面,商家還想沿襲過去不務正業的老辦法輕鬆撈取財富,這條路註定不可能走的太遠。

都說疫情會導致房價降,為何反而漲了?因為商家沒釐清三個道理!

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輸入性病例若控制不好很可能會出現反彈。傷疤沒好就忘了疼、氣還沒喘勻稱就想要加價賣房,要麼是虛張聲勢,足見商人的逐利本性是何等的頑固不化,何等的急不可耐。但是不要忘記,整體房地產的好日子已經快要走到頭了,今後非中心城市、重點規劃城市群,後疫情期多數房企的日子都不會好過,逃避市場存量房過剩的現實,盲目加價賣房的做法實在不可取,很可能得不償失,導致房子更難賣出去。如果操作不慎,在市場的殘酷競爭中“走”在了同行前列,那可就玩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