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古玉是不易盘玩的,需静静的欣赏,盘玩易将古玉的时代符号盘没了,您赞同吗?

玩古赏今


嗯,盘玉是不易,似在漫长的岁月中看人天的造化,多人认为福德不足必致败,甚者或中途毁损,信哉…有的古玉高古玉盘玩数十年才见亮润,两三代人去盘戴才见“羽化”的有之…

真古玉盘了变美艳,真懂的人一样会认出来是真古玉的,真懂的人并不需什么原有的符号…清朝陈性对盘玩或传世的古玉的认知是到位的,只是大多人并无体验实证…史树青所述盘古玉恐怕也是照搬古人所说…

当然,真正爱好玉的人一般都会有选择地盘玩古玉,应是好玉人本有的特质,但并非凡古玉都去盘玩,也有高古玉尤其远古玉不得法应不宜盘玩…然而,并不等于爱好古玉却不盘玩,不盘玩的人对古玉感性认识很差,观玉如观海市蜃楼,说他是好古玉者其实我认为他还不懂玉…玉是最喜伴人的,使得玉生喜欢心,才可与玉同修德性…有的玉离开人数百年数千年,与你相遇本以为你会敬之亲之和之,而你竟是叶公好龙,令玉大失所望,其心可株…

现在所谓专家,大多对盘玩古玉并无什么认知,这些人对古玉理解都只是纸上谈兵者,对盘玩“化”、“脱”的古玉高古玉是辨认不了的…其实,今很多仿古玉都是仿出土生坑的,如果没有盘玩古玉的感性认知,他对古玉所知是不全面的…

盘熟或盘脱的真古玉才是难以仿制的,假古玉仿古玉即使盘玩了也远达不到,与真古玉比可判若云泥…这对无践行体验的人说上一万句都不会懂…有体验的得真知灼见的便一目了然…





謝亞鐵


这是古玉吗



曰月星辰701


先直接给结论:很多古玉(特别是红山玉)很好盘玩,见效快,脱胎快,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无需“静静”,另外古玉特征没这么容易“盘没”。

然后破题:题主的问题实际上是带了三个判断,三个判断前后暗含着因果关系,暗含结论,由于其思维局限性很大,一不小心就被束缚了,所以这问题让人答得高兴不起来。三个判断暗含的因果关系是:因为“绝大部分古玉是不易盘玩的”,所以“需静静的欣赏”。又因为“盘玩易将古玉的时代符号盘没了”,所以“绝大部分古玉是不易盘玩的”。

既然如此提问如此有倾向性,又暗含了结论,那又何必来做设问呢?其实不问还好,问了还容易对读者有误导作用。所以为了正本清源,不得不作此答复。以下首先依次提出分论点,再进行分析。


1、绝大部分古玉是不易盘玩?不对,很多古玉很容易盘玩。

如我收集红山的古玉绝大部分都是很容易盘玩的。事实上,“可玩性”是我收集的一个标准之一。其实,不好玩的东西,收藏它干嘛?那为什么题主要说“绝大部分古玉是不易盘玩”?可能是因为他没有遇上好盘玩的古玉吧。

那么“不易盘玩”的意思是什么呢?大概是指古玉的灰皮太厚,不易盘去,以露出古玉的真容吧。以下是我最近刚盘玩的红山古玉,长度10厘米左右,10月31日上手,到今天11月5日,满打满算才6天时间。而且这六天里,我只有两天装口袋里附身带着。其它时间只有得空时,想起来了才会找出来玩玩。大家可以看到,6天时间,只是简单盘玩,灰皮已经明显脱去不少。内部的玉质、沁色和晶变都可以明显看出来。

下图是盘玩之前的:

下图是盘玩之后的:

下图特意做了前后对比:

我做过试验,如果认真盘玩,大概两三天时间就可以盘好。这件算是大一点的,如果再小一点的,盘起来更容易。

简单来说,一件古玉是否容易盘玩,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影响:

第一是古玉要真。如果不真,那当然怎么盘都没有效果。

第二看灰皮。灰皮太厚的不好盘,如果薄一些,隐隐可以看出里面的玉质,那就比较好盘。

第三看大小。越大越不好盘。比如下图来自网络的C龙,长70厘米左右,很难盘。

第四看手气。从经验来说,收藏古玉越多,盘玩越多的人,把古玉盘出来更容易一些。

第五看材质。岫玉类与和田玉类的比较好盘玩。某些陨石类的也容易盘,很快就可以盘出油润的光泽,但有些陨石类的,怎么盘都是灰蒙蒙的,这可能带有一些皮质,所以盘出效果不明显。绿松石、鸡血石之类的也可以盘玩。

第六,盘玩前要清洗和曝晒。在我之前的文章也有写过。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文后的连接。

总之,是否容易盘玩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目前古玩地摊上常见的岫玉类红山古玉,一般来说都是很好盘玩的。目前价格也不贵,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去当地古玩地摊淘几件回来亲手试试。

2、需静静的欣赏?不一定。

要从人的角度和古玉角度分析。有些人懒或者没时间,古玉请回来后就摆着不动了。有些人勤快点,跟人聊天喝茶时,经常用手盘盘,或者用刷子刷刷。这样都可以,都很正常。还有些古玉较大较重,拿着都费力,当摆件却合适。推荐的做法是将小件古玉系一根绳子挂在身上,这样就成了佩件。相当于利用自身的摩擦盘玉,不用刻意去管它。古人也是这么做的。很多红山古玉都留有小孔,这就是老祖宗特意留下来给你当佩件用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善加利用呢?

3、盘玩易将古玉的时代符号盘没了?不对

“古玉的时代符号”?太拗口了,直接说古玉特征,或者老化特征不更容易让读者理解些?难道题主是外国人吗?结论是,古玉特征没这么容易盘没。以红山古玉为例,很多都在地下埋了几千年都没坏,想随便盘盘就去掉它的老化特征,哪有这么容易?

古玉特征基本上分为整体造型、老化特征、工痕特征等。整体造型比如说红山的龙胎、C龙、太阳神等。通过整体造型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某个时代的古玉。老化特征如灰皮、沁色、玉裂和晶变等等。这些都不容易盘没。工痕即当时的加工痕迹,除非你用刀去破坏,否则同样也不会盘没的。总之,只要古玉是对的,放心大胆盘玩就是。当然盘玩过程中也要小心,不要摔着磕着了。经常盘玩,还有利于古玉的保养。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这话虽不全面,也有一些道理。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古玉特别是红山古玉非常适合盘玩的道理,也非常希望朋友们多多了解红山古玉,并趁着目前红山认识的人不多,价格还不高的有利时机,多加收藏。不然等今后价格起来了,一定会拍断大腿,痛呼可惜的。

最后,我对写了一系列与古玉相关的文章,也准备继续写下去。欢迎大家点击连接阅读,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玉在田。

连接:南宁好地方,唐山路淘宝。之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https://www.toutiao.com/i6739727341368377860/


从南宁唐山路到北京潘家园:名不虚传 https://www.toutiao.com/i6741128691314590212/

大妈逛古玩地摊也能拣到宝:精品红山玉龟!怎样拣我真不想告诉你 https://www.toutiao.com/i6745094242156151304/
林密藏猛虎,水深游大鱼:国庆节探险柳州银桐古玩市场有何收获? 

https://www.toutiao.com/i6752373394085249544/


古玉到底适不适合佩戴?为什么?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60464772804247816/

如果你的后代不喜欢玩古玉,你晚年后将如何处置自己收藏的古玉?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753390424464818435/


玉在田


我的古玉手串,2003年买回来八个珠子,灰色的土土的,放在哪里又是几年,2O11年串的,前两三年变化不大,近几年一改往年的情形,沁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好象活了一样,沁色由浅入深,由一丝丝发展到一环环,颜色由浅青色变成深青色,发其中一个请各位看看。



柏氏族人


古玩!古玩!古人的东西,今人的玩具。但前题是,你必须从骨子里懂它,古人称骨懂。今人称古董。你不懂它,在慢慢玩的过程中,慢慢弄懂它。盘玩的过程,也是你跟它交流的过程,一个慢慢续懂它的过程。

中国考古始于北宋,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宗旨是;古玉须要盘玩,把它恢复到最接近入墓前的状态。形成了古玉盘玩的一整套程序。而现在之考古,生搬欧美之考古,讲究生坑。岂因欧美考古时间短,对古玉盘玩不懂。所以不提倡盘玩,而是保持玉器出土时的状态。




玉之王


古玉盘玩有助于玉质的保护和恢复,并非盘玩后就失去古韵,生坑古玉覆盖很多沁色,但是有的沁色对玉是有伤害的,如果不加以清理,损毁程度会增加,经过清洗盘玩后更是有助于玉质的恢复,但是清理要得当,清理后手盘盘,布擦擦,软毛刷轻轻刷刷,反复盘玩会更美,韵味十足,千万不要用各种药水去污,会损坏古玉,因为收藏爱好者并不是都对古玉的有害沁很了解,如果去检测有害沁的物质,再加以清理有害沁的话,代价昂贵,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博物馆实验室,经过检测后只把有害沁清理干净,毕竟博物馆不会考虑资金的问题。所以说收藏爱好者还是以反复盘玩最佳,如果说盘玩后失去了古意古韵,那应该是不会的,无论您怎么盘玩古玉,它终究还是古玉,盘玩后是恢复到了当时朝代的原貌,怎么会失去古韵呢?再有就是眼力了,眼力不够,对古玉的审视度就不够,这样的话审美观就有很大差异,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现代人盘玩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玉,何尝不是时代特征呢?无非就是给古玉增加了现代人的美观意识嘛!个人观点,不对之处敬请见谅。


福锦乾圆之文化传承


作为大部分收藏家,喜欢收藏生坑的玉,静静的观赏着,出土古玉的魅力。

但是作为爱好者,都喜欢得到一件漂亮的古玉,盘玩他,欣赏他!

古玉,越盘越润,越漂亮,更能体现古玉的魅力!作为一个眼力好的人,越熟的古玉,越喜爱,也更好辩认的!更能体现古玉器的美!


玉佛缘345


我这件怎么样





百善孝为先154708679


盘也可以,不盘也可以,古玩比较注重玩,随心情





正炎132


讲实话,盘古玉是对古玉不可逆的伤害,那些深埋地下千年形成的包浆,代表了时代的工痕,会随着你的盘完消磨殆尽。但是众多古玉收藏者又深知,手上有一块古玉又忍住不盘的煎熬感,这真是矛盾的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