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一次難忘的演出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1968年11月16日,我和同學一行十男七女下鄉到資興縣皮石 公社。當晚,公社舉行了歡迎晚會,同學表演了合唱、歌舞等節目,公社幹部則集體跳“忠子舞”。後聽同學告訴我,從來沒看過如此“忠子舞”,舞者如一群喝醉酒者,東闖西推,沒點章法,看的同學們捧腹大笑。我因長途車勞之困,病倒了,沒參加,連晚飯也沒吃,倒地鋪便睡去。迷糊中,有人推醒我,他端來一碗稀飯和藥叫我喝。喝後,倒頭又睡。

次日,我好多了。我們在公社休息了一天,原以為次日會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去,沒想到,公社書記向我們宣佈,鑑於我們昨晚的精彩表演,接到邀請,江背山醫療站(麻風村)請我們去為麻風病人演出。起先大家還有點顧慮,後經醫生(昨晚給我送藥者)解釋,消除了恐懼,大家決定--------去。

原來我這17人中,有幾位男女同學有文藝細泡,有的是班上文藝骨幹,有的還是校宣傳隊的。

次日,我們在醫生的帶領下,輕裝上路。

沿途,全系原始森林,山高林密,鬱鬱蔥蔥,藤纏繞著樹,樹抱著藤,幾人合抱的大樹一路隨處可見。越走,村莊越少,路,越走越陡,一路沒見一位行人。當我們氣喘吁吁來到一處地方時,醫生告訴我們,此地一腳踏四地,分別是永興、安仁、資興和酃縣(炎陵),離目的地不遠了。

大慨走了四五十里,終達,可以說比“夾皮溝”還夾皮溝。這是我們頭一次走那麼遠的路,沒想到這只是我“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下鄉七年來,我不知走了多少路。

醫生住地是全封閉式,病人是不準進入的。

次日晚,天黑後我們隨醫師進入麻風村的演出會場,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怪藥味。舞臺分三層,觀眾坐地下一層,中間空一層,我們高高在上在頂層。雖四周掛了許多煤油燈,地下坐了六、七十位觀眾,可我竟沒看清他們的“廬山真面目”(怕我們看到麻風病人的殘破像而產生恐懼)。

能看上城裡來的紅衛兵的文藝演出,在麻風村來說是破天荒第一次,空前絕後,也只有我們才有如此膽魄。

沒有耀眼的燈光,沒有佈景,沒有音響,演出開始。

首先由廖月雲(已故)男同學報幕,他有“羅京”般的喉音。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他如此報幕:大合唱,第一隻歌,《七律》長征。哪知他音剛落,臺下觀眾竟一個個地站起來,以為叫他們“起立”(《七律》)了。還有一個舞蹈,特有印象,三男三女表演,節目是“草原上的紅衛兵見到了毛主席”,他們(她們)那騎馬的動作至今還歷歷在目。

演出非常成功,獲得了陣陣掌聲,這有如春風,滋潤了他們即將枯死的心田,不虛此行。

第二天,醫師們為我們準備了一餐山珍野味送行。既有新鮮的,還有幹野味,小菜是自種的,個個都說沒吃過那麼多的佳餚。可以說,這是我這輩子吃的最好、最有味的大餐。現在回想起來,口裡竟還能有清口水湧出,奇乎?

中國知青網門戶›知青歲月原作者:湖南老李


知青往事:一次難忘的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