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卡脖子的科技领域21项核心技术!


中国的基础学科太薄弱了,卡脖子项目太多,怪不得美国川普天天叫嚣制裁中国!

 1.光刻机

  制造芯片的机器,其精度决定了芯片的上限。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是12纳米。目前,国外已经做到7纳米。

  2.芯片

  低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已实现国产,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赖进口。国外最先进芯片量产精度为7纳米,我国只有12纳米,差距两代。

  3.操作系统

  3家美国公司垄断手机和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

  4.短舱

  飞机上安放发动机的舱室,是航空推进系统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但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尚属空白。

  5.触觉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一片巴掌大小的日本阵列式传感器售价10万元,而国内产品一般100元一个。但质量差距巨大。

  6.真空蒸镀机

  OLED面板制程的“心脏”。日本Canon Tokki独占高端市场,掌握着该产业的咽喉。有钱也买不到。

  7.手机的射频器件

  通信全靠它。中国造不了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2018年,射频芯片市场150亿美元;高端市场基本没有国货,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垄断。

  8.iCLIP技术

  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是研发创新药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国内实验室却极少有成熟经验。

  9.重型燃气轮机

  广泛应用于舰船、火车和大型电站。重燃仍基本依赖引进。国际上大的重燃厂家与中国合作都附带苛刻条件:设计技术不转让,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也不转让,仅以许可证方式许可本土制造非核心部件。

  10.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组件,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

  11.电容和电阻

  中国是最大的基础电子元件市场,但最好的消费级电容和电阻,来自日本。电容市场一年200多亿美元,电阻也有百亿美元量级。中国的产品多属于中低端。

  12.核心工业软件

  中国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基本还是“无人区”。国外EDA三大巨头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的天下,发展自主工业操作系统+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刻不容缓。

  13.核心算法

  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但高端机器人仍然依赖于进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