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河南的燒餅夾滷肉很好吃,你們那邊有什麼好吃的餅夾肉?

美食一姐


燒餅夾滷肉的確挺香、挺好吃。

還有別的肉夾饃,如:白吉饃、潼關肉夾饃、靈寶肉夾寶、驢肉火燒、顧縣肉合等等,都吃著挺不錯!


小時候吃過很多次滷肉,但是滷肉夾饃記憶最清楚的是2000年時,我們家蓋房子。在農村,蓋房子上樓板時房東要給工匠們買肉吃,因為匠人們吃了肉才有力氣幹活。記得2000年我們家蓋房子到上樓板時,俺爸讓我到菜市場給匠人們買了10斤滷肉,50個燒餅(13個工匠),工匠的伙房煮了大米粥、醃了個鹹菜。工匠中午吃飯時,主食全是“滷肉夾饃”,每人都是三、四個,這是我記憶最清楚的一次“滷肉夾燒餅”。

2000年我參加工作後,休息日有時和同村發小到上海市場的遊戲廳玩街機遊戲,中午不回家時,到街頭炸餅小攤(沒有門面房,只是一個小推車或三輪車)炸個燒餅,再炸塊午餐肉或火腿腸夾於饃內,總共1塊錢,吃飽後繼續去遊戲廳玩遊戲。

2003年夏天時經常和老段一起吃中午飯,他喜歡吃米皮、涼皮、米線,可這些食物做為中午飯男士往往吃不飽,我們就會再買個“肉夾饃”,當時稱“白吉饃”,3塊錢一個。

這十幾年來,潼關肉夾饃、靈寶肉夾饃在我們洛陽市比較多,外皮焦香酥脆帶掉渣的餅挺好吃,裡面的跺碎的滷肉與生大蒜、生辣椒夾於餅內,也挺好吃。2017年去西安,潼關肉夾饃是必吃小吃之一。大雁塔附近的一家肉夾饃小店,7塊錢一個,我買了五個,孩子獨自吃了兩個。

去年夏天去首陽山喝鄧記驢肉湯,打包帶走了幾個驢肉火燒,到家後微波爐里加熱一下,再來頭生大蒜就著吃,也挺不錯。

在偃師顧縣有家肉合挺有名,我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都喜歡吃,每次他們去顧縣,總要拐到肉合店裡吃肉合,每人都是三、四個!


肉夾饃,在很多城市都有,都是“肉夾於饃內”,但有餅的做法不一樣、肉的做法不一樣,所以吃起來也不一樣。

在河南省,各地都有“大燒餅”,所以用燒餅夾肉就很正常。滷肉,是非常香的,夾在燒餅肉,的確很好吃!


人在風上走


各地都有類似的餅夾肉,但是我敢說沒有哪個地方能和陝西人對夾饃的鐘愛相比。除了我們陝西著名的西安的臘汁肉夾饃,還有潼關肉夾饃,臘牛肉夾饃,肉臊子夾饃,粉蒸肉夾饃等。陝北也有兩種肉夾餅;綏德米脂的豬頭肉夾餅和延安南門坡的老胡家香肉夾餅。兩種餅夾的肉原料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豬頭肉,但是做法不一樣,西安臘汁肉和綏德的豬頭肉的做法是紅滷,延安的是白滷。夾肉用的餅也不一樣,西安臘汁肉夾饃用的是發麵餅。綏德米脂肉夾餅用的是千層餅,我們叫油旋,死麵的,製作時用了大量的油酥所以烤出來是一層一層酥脆的;延安老胡家香肉夾餅用的也是死麵餅,但是油酥沒那麼多,稍硬一些。下面簡單說一下這幾種肉夾饃的特點。

一.西安臘汁肉夾饃

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有心人一定都認為是個病句,肉怎麼能夾饃?於是便有好事者考據其叫法源自古漢語,認為是一種賓語前置法,其意為“肉夾於饃”,我覺得有時是不能太摳字眼的,這是生活,不是文學,習慣也是一種文化。

陝西肉夾饃最主流的兩種是關中地區的臘汁肉夾饃和陝北地區的豬頭肉夾饃,除了這兩種主流品種外,還有一些偏門的肉夾饃,比如合頁餅夾饃、孜然夾餅等等。陝西肉夾饃系列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關中地區流行的臘汁肉夾饃,除了單吃外,臘汁肉夾饃一般都是與其它主食搭配,比如涼皮、牛肉拉麵、米線等等。臘汁肉夾饃的核心就是臘汁肉,臘汁肉的製作講究用臘汁湯文火燉制煮臘汁肉,不但肉要好,要選上好的豬肉去骨;料要精,配料中有桂皮,草果,丁香,八角,小香等物,當然最主要的是煮臘汁肉那鍋陳年的老湯,燉臘汁肉時湯鍋裡都放什麼調料,那是人家的商業秘密,除了常用的配料外,那些名店都有一些獨門配方不傳外人。

和臘汁肉配套的餅叫白吉餅,用火爐的炭火烙制,而在做臘汁肉夾饃的時候還有一個講究,那就是隻能肉等饃,決不能饃等肉。這是因為烤好後的白吉餅放置的時間稍微一長,就會皮軟了失去了皮焦酥,瓤綿軟的口感。因此做肉夾饃的時候,應先將已經酥軟的肉慢慢的從鍋中用漏勺托出,放到案上,用刀將肉的精肥分均,等饃出鍋。饃一但出鍋,就將剛出鍋的熱饃立即送到肉案,隨即將剛出鍋的熱饃從側邊刨開將肉夾入饃內,這時的臘汁肉經熱饃一夾,臘汁肉中的臘汁就全部浸入饃瓤之中,饃瓤含臘汁為飽和狀並有少量的臘汁從焦酥的饃皮開口處溢出。接下來就可以品嚐了,吃臘汁肉夾饃要趁熱,一口咬下,臘汁肉夾饃的饃皮的酥,饃瓤的軟,肉的香,汁的淳全在不言之中!這裡肉夾饃一般分為純瘦和肥瘦兩種,推薦肥瘦型,價格不但便宜點,最主要比純瘦要好吃。家常版做法如下:

糖色的做法

1.鍋中放入20ml色拉油和冰糖20克,開小火(剛開始冰糖很硬,加熱後慢慢可以用鏟子壓碎)

2.將冰糖溶化後,不斷攪拌至糖液出現大泡,衝入開水200ml(注意防止熱水濺出燙人)

3.攪拌煮至融合即可

4.炒好的糖色呈現棕紅色

臘汁肉的做法

1.前肩肉洗淨、泡入足量清水中2小時去除血水(或焯燙去血水)。大蔥切段,生薑切片

2.燉肉料放入料包

3.前肩肉切成合適的大塊。電燉鍋中加入大蔥段、生薑片、糖色、老抽、料酒、鹽、燉肉料包和水攪拌均勻,蓋上鍋蓋

4.按鈕旋至高火,3小時後關掉(肉塊在燉時,如果有浮沫要撇掉),繼續讓肉在湯汁中燜2小時以更入味(如果用普通湯鍋的話,可以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2小時再關火燜)

白吉饃的做法

1.將麵粉、泡打粉、食用鹼混合均勻。將乾酵母溶入160克水中,攪拌均勻,靜置3分鐘

2.粉類放入盆中,倒入色拉油混合

3.緩緩倒入酵母水,用筷子快速攪拌

4.至呈現大片雪花狀後,將麵粉揉成團(用160克水量,此時麵糰稍乾硬)

5.另20克水放入小碗中,將和好的麵糰攤開,右手分次沾上20克水,握成拳頭將水扎進麵糰中,再將麵糰揉勻,每次都要將水揉勻在麵糰後,再接著沾下一次水(多了這樣的步驟,做出的饃更筋道)

6.將麵糰揉至光滑後,放在盆中,覆蓋保鮮膜發酵1小時(白吉饃是半發酵麵食,不需要象饅頭、包子類的全發酵至2倍大,否則烙的時候容易起鼓)

7.發酵好的麵糰繼續反覆揉按,直到表面光滑,切開後無明顯孔洞,將麵糰揉搓成粗麵棒

8.均分成8等份的面劑兒

9.取一個面劑兒,反覆揉按至光滑有彈性,搓成直徑約2.5cm的細長條,依次搓成細長條。將長條從距頂端1cm處用擀麵杖向下擀平,然後從頂端向下捲起成圓筒,將卷好的圓筒豎著放在案板上,用手按扁,再用擀麵杖擀開成直徑約10cm的麵餅生坯

10.小火加熱不沾平底鍋,不需加油,將麵餅生坯放入鍋中,蓋上鍋蓋,待底面烙成金黃色後翻面,兩面都烙至金黃即可.

吃法

將白吉饃從中間橫向剖開,取適量臘汁肉一邊剁碎一邊分次澆上湯汁,將剁好的臘汁肉夾入饃中即可

二、陝北豬頭肉夾餅

陝西兩大主流肉夾饃系列,關中地區流行臘汁肉夾饃,而陝北地區則是豬頭肉夾餅,又名“油餅豬頭肉”,也叫獅子大張口。豬頭肉夾餅和關中的臘汁肉夾饃有一定的區別,關中一帶把夾肉的餅喚作饃,肉是臘汁肉,剁的細碎,然後又澆上臘汁。陝北地區流行的是源自綏德、米脂一帶的豬頭肉夾餅,它不同於關中肉夾饃的是 —— 陝北肉夾餅的“餅”是真正餅,肉夾餅所用的餅是指陝北一帶常見的千層油餅或油旋(關中一帶是白吉餅),另外肉選用的是豬頭肉、豬肘子或豬耳朵,與青椒或黃瓜,加佐料調拌好的片狀或塊狀的肉,因此要比關中的肉塊要大得多,味道也清淡不少,沒有關中臘汁肉夾饃那麼口味重。

豬頭肉夾餅這種小吃體現了陝北人豪爽的性格,製作時油餅從稜間切開,中間飽飽塞滿豬頭肉、豬肘子肉,這本身像極了獅子大張口;吃時你也得張大了嘴巴咬才能達到餅肉混合而食的效果,因此豬頭肉夾餅在綏德一帶又有一個“獅子大張口”的暱稱。和關中地區類似,陝北肉夾餅所用的油餅也有講究,其製作得要經過和麵、制酥、制餅、烙烤四個環節。用溫水和麵,揉麵擀薄抹油酥面,卷為長條分劑,再擰團壓扁擀餅拓上花紋,在爐鏊上先烙後烤而成。由於餅芯加入用油和的酥子,出鏊子才有千層油餅的效果,做好的油餅外脆內虛,層層可口,若乘熱用刀側面中間切開,填入涼拌豬頭肉,一個肉夾餅就好了。

三、臊子肉夾饃

上述兩種肉夾饃算是主流肉夾饃,陝西各地還存在著不少非主流肉夾饃,因為非主流,所以不太為人知曉,臊子肉夾饃就是其一。岐山哨子面大名鼎鼎,但其附屬的臊子肉夾饃一樣好吃,臊子肉夾饃所夾的肉源自做哨子面的臊子肉,因此要吃臊子肉夾饃一定得在做岐山臊子面的麵館。

陝西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陝西小吃小識錄》中,對臊子肉的製作工藝有這樣一段細緻入微的描寫 —— 臊子,豬肉,必帶皮切塊,碎而不粥。起鍋加油燒熱,投之,下薑末、調料面煽炒。待水分幹後,將醋順鍋邊烹人,衝冒白煙。後以醬油殺之,加水煮。肉皮能掐時,放鹽,文火至肉爛舀出。做好的臊子肉兼具“酸、辣、香”的特點,夾到饅頭、燒餅或白吉饃裡面就是臊子肉夾饃,夾在合頁餅中也叫合頁夾餅。

四、三原封肉夾饃

三原封肉夾饃也是一種地方特色的肉夾饃,為三原城北十里處的東里堡所出,最早創於清末,後傳入縣城,和陝西其它幾種肉夾饃一樣,三原封肉夾饃也有自己獨有特點。首先,饃所夾的肉叫“白封肉”,它以豬五花肉為主料,加特殊輔料製成,具有色白如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瘦肉酥脆、醇香味長等特點。其二,白封肉所配熱餅不是白吉餅或油餅,而是關中特產 —— 鍋盔。做好的封肉一般放涼夾入鍋盔中,這點和陝北的豬頭肉類似,而且兩者口味都偏清淡。

封肉夾饃要比肉夾饃好吃,看來他口味較淡。吃封肉夾饃的時候配蔥,饃酥脆,肉肥而不膩。和牛肉拉麵搭配臘汁肉夾饃,臊子夾饃搭配岐山臊子面一樣,封肉夾饃也有自己的湯麵搭配 —— 餄餎,一般有豆腐和羊血兩種。三原當地臘汁肉夾饃很流行,而本地的封肉夾饃卻難以立足,可能是封肉過於清淡的緣故,當地人覺得沒味道而很少光顧,那家店的生意相當冷清。去年端午,鼠麴草來三原時去吃,老闆已經把店名都改了,不再以封肉夾饃作為招牌,等國慶期間再來三原,那家店面就已經轉讓了。

三原封肉夾饃和很多美食一樣,也是牆裡開花牆外香,雖然在本地無法立足,在外地倒是也開創了空間,據說西安就有兩家分店 —— 長安南路店和長纓路易初蓮花店。鼠麴草聽我想去吃,給我推薦,讓我去三原封肉夾饃的發源地“東里堡”看看。不過我在三原瞎球轉,東里堡倒是路過好幾次,印象中村子雖然在公路旁,但極其冷清,看不到什麼商業氣息,沒有什麼飯鋪,等有機會再去東里堡轉轉尋覓吧。

五、孜然夾餅

孜然夾餅也算是肉夾饃的一種,在關中地區比較常見,這玩意在夜市攤點上比較普及,一般夜市的炒麵攤點上都做孜然夾餅,倒是平時飯鋪攤點不多見沒有專營。所謂的孜然夾餅,就是用青椒和肉絲拌上孜然炒熟,夾在烤好的白吉餅中間,其味道不比臘汁肉夾饃遜色,唯典小吃培訓中心所在的西安大慶路上就有一家不錯的孜然夾餅和酸菜炒米店面。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平時那些麵館都做孜然炒麵,但做孜然夾餅卻為數不多,主要原因就是這些麵館自己不做白吉餅,要做孜然夾餅的前提,一般都是旁邊有家做白吉餅的配套作坊,麵館自己做白吉餅成本太高,除非是專營店,但我還沒見過孜然夾餅的專營店。當然也有一些麵館平時也做孜然夾餅,但夾餅所用白吉餅都是事先統一做好放涼,如果客人點孜然夾餅,則將已經涼下來的白吉餅回鍋油煎加熱,再夾上青椒孜然炒肉,當然這種油餅肯定沒有現烤的白吉餅好吃了,比較硬失去了現烤的白吉餅的那種脆性。

六、綏德油旋

陝北古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綏德不光出人才,飲食也很有特色,麵食中大名鼎鼎的四十里鋪羊肉面,小吃中的豬頭肉夾餅,而以綏德命名的還有油旋。

早在單位裡的陝北同事聽說我要去陝北時,她便給我推薦綏德特產 —— 綏德油旋,不過當地人一般在早餐吃油旋,因此我沒有單吃油旋,後來只是吃豬頭肉夾餅時順道品嚐了一頓。綏德油旋就是油餅,其做法就是用精粉,溫水和麵(加少許鹽、鹼水),再和硬後蘸水踩軟,醒2小時,分劑置油案上擀為長片,抹上化開的熟豬油,邊擀邊拉薄,撤上蔥花、鹽、花椒粉,卷為麵糰,壓扁成餅狀,上爐鏊抹豬油翻烙,待見火色後排入平鏊之下爐圈內烘烤至熟。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薄如羽翼,外脆酥裡綿軟,油香撲鼻,因為分層,也有千層餅的叫法。

綏德油旋也常用做當地特產豬頭肉夾餅中的夾餅,可惜我吃得那頓豬頭肉夾餅中的油旋放置時間有些長,不是現煎制,油餅晾涼後有些硬,失去了原有的脆性,可惜了。

七、鎮川幹爐

鎮川鎮屬於榆林市管轄下的一個鎮子,不過距離市區有60多公里,倒是和米脂很近。鎮川鎮的前身就是明代鎮川堡,為防止蒙古騎兵突破長城防線後沿無定河南下威脅綏德,明嘉靖29年在取道綏德必經的無定河河谷中依河築土為堡,修建了鎮川堡,“鎮川”兩字便是取鎮守川道之意。

到了明末清初,明代邊疆的主要矛盾轉向與北方的滿清國,而與蒙古方面的矛盾卻相對緩和,於是陝北很多邊堡便成了開放口岸成為與北方少數民族做生意的據點,鎮川堡就是其一,當年陝北有四大名堡的說法 —— 神木的高家堡、定邊的安邊堡、榆林的鎮川堡、子長的瓦窯堡,這些軍堡能成為陝北名堡,主要與它們擁有當時主要的商貿集市有關。陝北這四大名堡中除了子長的瓦窯堡靠煤炭起家外,其它三個名堡的發家都是與當時的皮毛生意有關。

隨著時代的變遷,皮毛生意的衰敗,使得高家堡和安邊堡兩處沒落,而“陝北四大名堡”的旗號就被新興的“陝北四大名鎮”勢力所取代 —— 子洲的周家礆鎮、子長的瓦窯堡鎮、榆林的鎮川鎮、綏德的義合鎮,但鎮川依舊引領潮流,身處不敗之地而名列其中。在變局中鎮川能獨善其身,靠的就是其地理優勢,除了皮毛集散地外,它還擁有百貨市場、棉布市場、皮毛市場、五金市場、菸酒市場、糧食市場、建材市場、牲口市場和萬善橋菜市場等九處商品市場,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多種經營成為鎮川能獨善其身的法寶,而使得鎮川擁有“塞上小香港”和“旱碼頭”的美譽。

鎮川經濟發達,其特產幹爐也聞名遐邇。幹爐的樣子和大小和燒餅很像,色黃幹香,便攜耐藏。因為鎮川和米脂相鄰,米脂縣城也有很多製作鎮川幹爐的店鋪,我特地圍觀了一下幹爐的做法。幹爐饃的做法首先是和麵,和好的面塊,按量分成小塊,揉圓拍平,將少許的鹽放在麵糰中心,包住收口,擀成小圓託,最後在幹爐中心像蓋章一樣蓋上一個刻印的花紋,即成幹爐饃;幹爐饃要放在火熬上,烙制時熬子加熱要均勻,烙至麵皮發硬略見火色時,用針在饃皮中間扎幾個小孔,以防饃鼓起,翻兩次身,待兩面皮黃有縫裂時即成。我是在去鎮川羅兀城的途中吃過一回幹爐,那天早餐沒吃,到了路口下車,剛好有幹爐作坊,於是要了一個,但印象不好,餅做的太硬,感覺更適合老鼠磨牙哈。

八、三原千層油餅

千層油餅是三原當地一大名小吃,亦名金錢油餅、金錢油塔,俗名抹布串油餅。相傳是清末三原當地經營餐館的趙伯安研製而成,後由趙志正子承父業,在椽巷開設門面,獨家經營,如今傳至第三代,在三原城隍廟廣場旁開立門面經營,名為趙家千層油餅。1983年被評為陝西省名貴食品,2009年被列入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層油餅做出來和先前的三原特產疙瘩面很相像,與其說是餅,不如更像面。千層油餅由一條條細絲團成一起,松綿不膩。其做法是用豬板油加調和揉麵,製成一絲絲盤繞的長長的一條疙瘩後,上籠蒸出,立起便如寶塔一般,泛著油光,這千層油塔之言實實不虛。三原當地千層油餅的吃法講究搭配泡菜和豆漿,吃油餅時須用筷子一絲絲地抖開,挑到小碗裡拌上泡菜一丁丁慢慢品嚐,一般吃一到二疙瘩足矣,再往多里吃也不好,一是不好消化,二是也會感覺有些膩,說白了也就吃個新鮮,吃完後再配碗豆漿喝,利於消化。

九、菜夾饃

都知道陝西肉夾饃出名,不過即使大家都富裕了,每天一個肉夾饃也不是絕大多數人消費得起的,因此與肉夾饃對應的廉價版就是 —— 菜夾餅。菜夾餅顧名思義,就是餅裡夾菜了,我們這裡菜夾餅一般是早餐吃的比較多,平常時間少見。菜夾餅的餅和肉夾饃一樣,選用白吉餅,配菜就豐富多了,跟自助餐類似,有七到八種式樣的菜供選擇,夾餅的時候隨便點菜,夾滿為止。不過據說夾餅用的菜是菜市場收撿的剩菜,爛菜,嘿嘿。

除了菜以外,還有俗稱“花幹”的豆腐乾,就是整塊豆腐油煎後切成片狀,和雞蛋放在一起用花椒大料等煮,我挺喜歡夾花幹,外配鹹菜和其它一些蔬菜,也可以夾雞蛋,但要多加錢。菜夾餅用的白吉餅和肉夾饃一樣,要現烤才好吃,不過早上上班人流那麼大,現烤那裡來得及,都是事先烤好放在棉被底下保溫,味道自然差了許多。不過早上大家都是為填飽肚子,口味差些無所謂了。


尋味陝北


我是陝西人,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肉夾饃,此饃非彼饃,它也是一種餅,有兩種:

第一種:傳統:肉夾饃麵粉經過充分發酵後然後通過在火爐子烤,味道特別好吃再配上陝西獨特的滷肉,味道真的特別棒!



第二種:潼關肉夾饃:特點是使用豬油和麵,在特別的爐子烤制,餅特別脆,酥和香,據說要搭配鴨片湯更加美味。

第三種:荷葉餅夾肉:是陝西各地人民一種風味小吃,製作簡單,口味鮮美,最佳搭配為粉蒸肉。




阿水的美食


肉夾饃


愛生活的丁丁


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讓漂泊在外的熱血青年一直回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安徽美食大肉餡餅,這個肉餅好多地方都有做法不一,今天分享一下我的做法,皮薄肉餡多汁。

1.首先500克麵粉中加入3/4克酵母加入適量溫開水和麵麵粉稍微軟點。放盆中備用。

2.半斤肉、半根胡蘿蔔、適量韭菜,放入攪餡機裡絞成餡,餡子中加入適量食鹽油五香粉少許水。攪拌均勻。

3.麵粉發至兩倍大軟成大小適中小劑子,手上抹油把小劑子按壓成皮加入肉餡然後收口,用手按成圓餅。

4.電餅鐺底部刷油油熱放餡餅,底部變黃反面然後電餅鐺中加入少許水蓋上蓋子。待水乾肉餅成熟。一道唯美多汁肉嫩的大肉餅完成。






復古傳說


大家好,我本人就是河南人哦!很喜歡那個燒餅夾滷肉特別的香,吃一口回味無窮啊!但是我是河南信陽的,然而我老家不這樣做,只做菜角,也就是大家說的菜盒子,但是我也是很喜歡菜角



朵朵媽美食


Hi!你好我是大龍,很高興能有機會去回答題主的問題!我是北京人,要論麵食北京並不出名,所以我個人感覺什麼餅加什麼東西好吃這個問題,餅不是重點,卷什麼才是重點哈哈哈哈!

扯遠了迴歸正題,我來給你介紹幾種北京出名的餅哈!

1.門釘肉餅,油滋滋的門釘肉餅外面焦脆,裡面包著地道的羊肉餡,咬上一口別提多帶勁了

2.肉餅,北京能吃到的肉餅大約分兩種一種是千層餅,一種是中間只有一層肉的餡餅,餡料那就多了,以豬,牛,羊為主,講究皮薄餡大,也是超滿足的

3.芝麻燒餅,但凡我們衚衕長大的孩子自小都吃過這口,口感香脆外面一層白芝麻,餅是用芝麻醬和發麵烙成的,加上油餅和鹹菜過去一頓能吃仨!

4.雞蛋灌餅,這可是我上學時代的最愛,小餅裡面灌滿雞蛋液,烙熟以後刷醬刷紅腐乳汁,什麼都不用加,不要腸,生菜什麼都,滿口焦脆,上學那會一塊錢一個,現在貴了也不是那個味了,成了永久的記憶.....

5.餡餅,單拿出來說他是因為家家都做,不同與肉餅,這裡面以各種蔬菜居多,什麼白菜,韭菜,茴香,茄子,土豆,能想到的東西就能撈餡餅!

不知道著五種餅有沒有勾起你的食慾來,反正我已經盡力了哈哈哈,當然也可能跟你的問題不太一樣,因為北京沒有出名的加餅,驢肉火燒,燒餅加牛肉這些也都不是正經北京的!就到這了!其實美食博主大龍,感謝您給我回答的機會,感興趣的話來找我哈,回見了您餒!








大龍好神奇


東北人都比較豁達,,做事敞亮,其實說白了,就是大餅卷一切,愛吃啥卷點啥,肉醬和雞蛋醬必不可少!


胖哥學做飯


肉加饃


魯豫生活


河南有燒餅夾滷肉有名,我們安微亳州牛肉饃也很有名!被譽為.華佗故里,牛肉饃之鄉.的美譽

色澤金黃,外酥裡嫩!牛肉包裹著粉絲,粉絲纏繞著牛肉,薄薄一層外殼油亮亮的!香味撲鼻真的很誘人!舌尖上的美味!有去的朋友一定要品嚐一下,真的能讓你回味無窮的[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