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發展注入司法 “活水” 賓陽縣法院黎塘法庭以“法”開路優化營商環境


為企業發展注入司法 “活水” 賓陽縣法院黎塘法庭以“法”開路優化營商環境


為企業發展注入司法 “活水” 賓陽縣法院黎塘法庭以“法”開路優化營商環境


隨著疫情形勢持續向好,賓陽縣黎塘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賓陽縣人民法院黎塘法庭通過實地回訪企業、調解結案、“送法進企業” 等形式,積極回應園區企業的司法關切和服務需求,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力助推民營企業發展。

實地回訪企業,增強企業復產信心

黎塘法庭結合實際,延伸審判職能,組織法官對企業進行回訪,瞭解企業疫情時期復產復工情況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司法需求,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法律服務。

3月24日,賓陽縣法院機關黨委書記鍾明強、黎塘法庭庭長韋松君到廣西某起重設備有限公司(下稱起重設備公司)回訪,瞭解該公司停產兩年後的恢復情況以及疫情時期復產復工情況。

原來,起重設備公司因拖欠兩原告公司工程款,被訴至賓陽縣法院黎塘法庭,涉案標的584萬元,案件於2019年6月調解結案。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黎塘法庭瞭解到起重設備公司除涉案債務外,還欠銀行及楊某某等人債務近3000萬元,已處於停產狀態,無力償還債務。黎塘法庭瞭解情況後,發揮駐黎塘工業區法官工作站職能,與黎塘工業區管委會組成聯調小組,多次召集各方協商解決方案。經過一年多努力,起重設備公司與各債權人簽訂了調解協議,主要約定各債權人停止向法院提起訴訟並停止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各債權人繼續出資給該公司恢復生產,所得利潤按債務比例進行分配,直至所有債務清償為止。協議簽訂後,各方積極依約履行義務,起重設備公司已恢復生產並清償部分債務。

在回訪過程中,起重設備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已恢復生產並步入正軌,完成了從虧損狀態到每月盈利100萬元的轉變。年後,公司按相關規定做好疫情防範,目前公司管理有序,工人復工狀態良好。

追回欠款,化紛止爭促和諧

黎塘工業園區內的九鼎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飼料生產、加工及銷售為主的公司。自2019年10月起,因受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飼料採購方的欠款久久未結,九鼎牧業有限公司為此在黎塘法庭因買賣合同糾紛共立案12件,涉及金額300萬元,30餘名當事人涉及賓陽、來賓、上林等地。

為儘快化解糾紛,助力疫期企業復工復產,法官多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涉案當事人溝通聯繫,組織原、被告雙方進行調解協商,儘可能通過調解方式化解矛盾,避免產生遺留問題,為買賣雙方後續繼續開展合作提供可能性。

3月23日,九鼎牧業有限公司訴被告覃某、區某的買賣合同糾紛案在黎塘法庭開庭審理,經過一個多小時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兩被告支付原告飼料款13萬餘元。

九鼎牧業有限公司訴至黎塘法庭的12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目前已調結6件,追回欠款120萬元,還有6件正在審理中。

送法進企,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服務企業,法治先行。近日,賓陽縣法院院長覃軍、黎塘法庭庭長韋松君等分別到黎塘工業園區開展走訪調研,瞭解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情況,聽取企業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

此次走訪調研,是賓陽縣法院“送法進企業”的一個縮影。該院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幫助企業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園區企業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為了提高法律服務精準度,賓陽縣法院還專門成立法律服務機構——黎塘法庭駐黎塘工業園區法官工作站。該站自2017年12月成立以來,共受理110餘起涉及企業的糾紛案件,為轄區企業職工上法治課10餘次,走訪重點企業30餘家/次。

疫情期間,黎塘法庭聚焦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合同履約、企業債務、勞資關係等案件,通過多元調解、快審快判、實地走訪等方式,依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為園區內200多家企業在非常時期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