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13-14賽季雄鹿用15號選秀權選中了希臘球員揚尼斯-安特託昆博。賽季還沒結束,維斯-艾登斯花費5.5億美元,成為雄鹿新任老闆。

18-19賽季,首年執教的布登霍爾澤拿下最佳教練,字母哥舉起MVP獎盃,雄鹿成為聯盟戰績最好的球隊,40年來首次拿下60勝。

若不是受疫情影響,雄鹿可能已經拿下70勝。當然,“奶油之城”最主要的目標,是拿下總冠軍。

雄鹿的股東和球迷都深知:只有快速衝擊錦標,重溫50年前的奪冠舊夢,球隊才能真正走向輝煌。

因為字母哥留給這個城市的時間,不會太長。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雄鹿有錢賺,但賺更多似乎挺難的......

2014年,福布斯體育財經專家庫爾特-巴登豪森這樣描述雄鹿:“這支球隊被普遍認為是全聯盟財務狀況最糟糕的球隊,4.05億的估值聯盟墊底,上賽季威斯康辛平均只有13000戶家庭收看雄鹿的比賽,只比夏洛特山貓更少,球隊賣出的門票、周邊商品銷售、總收入都是上賽季的聯盟最低。”

但從18-19賽季開始,這支小球隊成長為全美話題。股東和球迷都在見證這支球隊歷史至今最輝煌的時刻。

從財務數據上看,18-19賽季的確是雄鹿的黎明時刻。根據福布斯披露的球隊營收情況,18-19賽季的雄鹿獲得了近10年來最高的運營收入和利潤。雄鹿18-19賽季的支出成本沒有太大變化,球員工資的支出基本不變,利潤的增長來自於收入的增加而非壓縮成本,這說明了雄鹿的投入得到了回報,某種程度上說明球隊正處於上升的成長期,是個利好。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同自身縱向對比,雄鹿拿出了無懈可擊的答卷,但和全聯盟橫向對比,雄鹿的繁榮程度就有點相形見絀了。18-19賽季淨賺6900萬美元的雄鹿只是聯盟中游水平,排在30支球隊的第14位;總收入2.83億,只是聯盟的第17位,在平均線以下。

雄鹿正在賺錢嘛?毫無疑問雄鹿能夠為董事會帶來一定的利潤,聯盟第14的利潤率至少超過了平均線,而且比起大部分小球隊算是賺得多了。但我不認為雄鹿的股東會因此感到喜出望外,別忘了以上的數據建立在18-19賽季雄鹿聯盟戰績第一和字母哥當選新科 MVP 的前提下。

在兩項大利好的加持下,雄鹿的收入和利潤都只是聯盟平均線左右的水平,這顯然是一件令人發愁的事情。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換言之,雄鹿已經把戰績和球星層面都做到近乎極致(差個總冠軍),卻營收平平,似乎在暗示這支球隊的天花板並不高。畢竟密爾沃基的市場實在太小,都會區人均 GDP 在聯盟30支球隊裡排第16,只有157萬人口,人口流動還是負流入狀態,這對未來的想象空間必然是一個利空。

雖然小城市隊伍也有一些獨特的優勢,比如市民沒有太多娛樂活動,球館成為了靠前的消遣選擇;而且球迷不願意球隊搬遷,畢竟一座小城市有 NBA 球隊很寶貴,所以球迷忠誠度普遍會高。但這些小利還是無法平衡小城市的短板。

(2014年雄鹿易主的時候聯盟就差點因為球館的問題讓雄鹿搬到拉斯維加斯或者西雅圖,最後前老闆赫伯-科勒和現任股東各自投入了1億美元為建新球館籌資,讓雄鹿留在了密爾沃基)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字母哥既是雄鹿的“恩賜”,也是“隱患”

以上的數據把雄鹿小城市隊伍的弱點凸顯無疑,而且雄鹿目前的成績、營收都是在吃字母哥的紅利。這也意味著——擁有字母哥是一種“恩賜”,但也是一種隱患。像是有阿基拉的新東京。

雄鹿的經營情況和字母哥的存在強相關,基本每一項營收的提高都是字母哥帶來的紅利。18-19賽季雄鹿門票收入幾乎翻倍,從17-18的3500萬上漲到6500萬,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新球館的建成,這座造價5.5億趕上球隊收購價格的 Fiersv 論壇球館讓密爾沃基人比賽夜有了玩樂的新去處,新球館建成後甚至連續50場門票售磬,打破了歷史記錄。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不過,雄鹿聯盟第一的戰績和字母哥的人氣應該才是真正的重點。

因為字母哥的人氣和球隊戰績的提高,雄鹿近兩個賽季的轉播收視率也呈現了直線上升的趨勢,根據福克斯體育駐威斯康辛州當地的媒體報道,2019年雄鹿的收視率已經提高了32%,2020年又提高了28%,也是球隊近20年來收視率提高最多的階段。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除了門票和收視率,高人氣球星帶來的另一項優勢就是周邊產品的銷售,根據雄鹿主場球館主席皮特-費根披露,18-19雄鹿的周邊商品銷售額就比同期提高了30%。

已經是全明星隊長的字母哥無疑是帶貨王,18-19賽季他的球衣銷售額已經排在總榜的第3位,19-20賽季更是僅次於勒布朗-詹姆斯,是雄鹿歷史以來最高。而這顯然為雄鹿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展示雄鹿從賣球衣方面獲得了多少收入,但我們可以做一個估算——18-19雄鹿2.83億的總收入減去6500萬的門票收入和每年大概9000萬的轉播分成,那就是1.28億。

而這1.28億裡基本由周邊產品銷售和贊助商構成,根據福布斯對球隊的估值,有將近10%的部分來源於贊助價值。那麼,周邊產品銷售為雄鹿帶來的收入應該將近1億美刀左右。參照老鷹賣球衣收入佔周邊產品銷售的19%,如果雄鹿也符合這個情況,那麼字母哥光賣球衣就能幫雄鹿收將近2000萬美刀。

其實這個數字似乎還略顯保守,因為特雷-楊連球衣總榜的前10都沒進,而字母哥是全聯盟球衣賣得第二好的男人。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對於雄鹿來說,字母哥就是他們的招財貓。但字母哥有多招財,雄鹿未來的隱患就有多重。如果沒有字母哥,那麼上述的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雖然雄鹿有兩名全明星,但米德爾頓的吸引力無法與字母哥相提並論。而且這也揭示了雄鹿的一大短板——除了字母哥沒有其他有價值的球員資產。甚至大部分還是為了留住字母哥而“被迫”簽下的溢價資產。

因為字母哥說不想看到有球員離開——去年夏天雄鹿在支票本上大筆一揮,續簽了4年5200萬的布魯克-洛佩茲,5年1.77億的米德爾頓……我承認這兩名球員都是優秀的即戰力,但也存在相當程度的溢價。還有兩年300萬籤的塞納西斯-安特託昆博,雖然只是兩年底薪,但明顯這名球員性價比不值2年300萬,也很明顯這是雄鹿為“安撫”字母哥而籤的合同。

在有字母哥的情況下,雄鹿可以通過字母哥高人氣帶來的各項加成抵消這份溢價;但如果字母哥離開雄鹿了呢?雄鹿顯然無法承擔這些溢價。

換言之,雄鹿能不能繼續過著數鈔票的日子都取決於字母哥是走是留,這一點就比較難搞了。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密爾沃基的市場,裝不下字母哥的雄心

雖然字母哥一直都在表忠心,也沒有要另投他處的意思。但這不代表未來的哪一天他不會萌生去意。安東尼-戴維斯在18-19賽季之前也沒有要出走鵜鶘的跡象。

未來工資帽的下降很可能成為決定字母哥去留的因素,隨著聯盟的收入持續受到衝擊而工資帽下降,和工資帽掛鉤的超級頂薪也必然縮水。根據福布斯的報道,字母哥下一份超級頂薪原本能拿到2.52億美元,但工資帽下降可能會讓這份合同縮水3200萬美元。

而在少拿3200萬美元(甚至更多)的情況下,字母哥不是沒有可能加入一支大城市豪門,雖然這會讓他的超級頂薪縮水更多,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商業價值,從贊助商那裡多賺錢,而這是密爾沃基市場無法給他的。

回想一下去年的泡椒,在雷霆簽了肥約卻轉頭去了洛杉磯,而雷霆幾乎沒有談判的底氣。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如今和字母哥捆綁在一起的雄鹿很容易重走詹姆斯時代騎士的老路。當球隊為了滿足頂尖球星的爭冠需求而加大投入,也就意味著運營成本的提高。

由於爭冠是一個階段,那麼球隊的投入並不只是短短的一個賽季,留下的更多是像布魯克-洛佩茲、米德爾頓這樣的長合同,包括特里斯坦-湯普森2015年籤的5年8200萬也是如此,所以這是一次長期的投資行為,影響是深遠的。

而一旦出現球星“萌生去意”的黑天鵝事件,小球隊沒有高人氣球星的帶貨能力之後,整個球隊就會落入一個高成本低迴報的尷尬處境——也就是前面提到,“字母哥的各項加成可以抵消這份溢價,但沒有字母的雄鹿呢“?

雖然18-19賽季的騎士自詹姆斯二進宮以來首度實現盈利,但實際上盈利的原因是騎士不用再繳詹姆斯的高額薪水。為了爭冠騎士留下了1.3億的高昂工資單,高昂的成本支出讓球隊即使盈利,利潤率只有聯盟倒數第3的13%。也就是說,如果騎士不用為那些用不上的溢價合同買單,他們原本可以賺的更多。

雖然雄鹿肩上沒有當初騎士那麼重的擔子,除了幾名主力的大合同外,其他老將即戰力都是靠底薪吸納,沒有過分透支,但雄鹿揹負的溢價合同也沒比騎士好太多,只是40分和60分的區別而已。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同樣是高人氣球星出走,倫納德的離開並沒有觸動猛龍的根基——猛龍有優秀的體系保持在沒有倫納德的情況下也能有效運作,賽季至今打到東部第2就是最好的體現。而且背靠整個加拿大球市讓猛龍能偏安一隅,他們去年聯盟上座率第4,今年還是第5的水平,同時全明星首發西亞卡姆的成長也是對球迷市場的一次有效刺激。

是否擁有倫納德,對於猛龍騎士並不涉及存亡問題。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詹姆斯的騎士是雄鹿警醒自身的反面例子,而猛龍可以作為雄鹿學習效仿的榜樣。但雄鹿能成為下一個猛龍嗎?

首先密爾沃基都會區只有157萬人口(人口還是負流入),多倫多地區有608萬人。同時兩個地方的消費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密爾沃基只是美國東南部小鎮,而多倫多是加拿大經濟最繁榮的城市。

同時在球員資產方面,雄鹿暫時還沒有像西亞卡姆這樣未來無憂的年輕全明星,核心球員資產除了字母哥基本都是開始走下坡路的球員。更不用說密爾沃基對自由球員基本毫無吸引力,無法在字母哥離開後用剩餘的空間招攬同級別球星。

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就是寒冷的天氣和裝滿啤酒的酒館,像是美劇《冰血暴》裡的場景——2014年還是新秀的恩比德就說自己不願意去“老氣”的密爾沃基打球,甚至寧願掉到第7位被湖人選中,去洛杉磯打球。

說到底,密爾沃基的小球市限制了雄鹿的發展,這是小球市隊伍難以逃脫的宿命。


週期規律難打破,小球隊小有小做

小城市球隊基本上都繞不開一個循環的週期:選到好球員——用好球員撈一筆——撈完以後重建。縱覽雄鹿整個發展歷史,也符合這個週期規律。

如果所在城市沒有歷史性的變革,球隊沒有搬遷,那麼小球隊想要打破身上的“枷鎖”、重寫這個循環幾乎不可能。雖然這麼說有點刻薄,但事實上收購小球隊的花費、運營小球隊的成本都要遠低於大球隊,那麼憑什麼要求小球隊和大球隊賺得一樣多呢?

聯盟30支球隊,不可能每一支都是尼克斯和湖人,城市發展有各自不同的歷史原因,而持有者也好,球迷也好都應該尊重自然規律,小球隊也有小球隊的玩法,怎樣把這個循環做好才是更實際的事情。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現在的雄鹿正處於“用好球員撈一筆”的階段,所以對於雄鹿而言他們應該抓住這次上升週期儘可能地創造價值,不論是打響品牌還是搞一點真金白銀用來還建新球館的貸款——提前賣未來3年的季票就能看出雄鹿抓緊用字母哥多搞錢的想法,畢竟字母哥目前的合同到20-21年,會不會續約還不一定。

19-20賽季有望衝擊70勝的雄鹿收入應該只增不減,可以趁大好勢頭撈一筆,但因為疫情的衝擊打斷了這個隨戰績提高和字母哥人氣上升帶來的好勢頭,原本這是一個彌補小球市短板的大好機會,現在倒因為疫情的原因耽擱,實在可惜。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如果字母哥願意在密爾沃基終老,那麼對於雄鹿來說再好不過。但誰也無法保證未來事情的走向。

假設字母哥未來萌生去意,那麼雄鹿唯一的底牌就是看看拿過最佳總經理的喬-霍斯特能否用字母哥運作到一筆重建的資本,就像鵜鶘用戴維斯換來鮑爾、英格拉姆、哈特、選秀權一樣,儘可能地止損,就地重建。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啟用馬刺系布登霍爾澤無非也是想要複製聖安東尼奧馬刺的逆襲童話,畢竟馬刺是所有小球隊運營的標杆。

但這也不是一條陽關大道,而是條件苛刻的獨木橋,球迷不應該對此抱有太大的幻想。畢竟馬刺的神奇也並非只靠波波維奇和布福德,聖城那尊石佛或許佔了更大一部分的功勞。看看今天沒有鄧肯也沒有倫納德的馬刺,也沒法逃脫小球隊的宿命。

鄧肯時期的馬刺是能夠挑戰豪門的小球隊,但這屬於小球隊的滿分線。

雖然馬刺如今沒有季後賽,但多年打下的基礎還是小球隊的榜樣。優秀管理層+教練組帶來的持續運營能力對小球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球星終有一天會退下食物鏈頂端,而管理層和教練組的全盛時期會比球員更細水長流。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霍斯特+布登霍爾澤+字母哥讓雄鹿能嘗試挑戰豪門,就像馬刺當年做的那樣。但就像前面提到的,不可能每一支球隊都是尼克斯和湖人,成為豪門不是說成就能成的事情,歷史的進程或許比個人努力更關鍵,但這並非說明可以拋棄自身努力,前者決定上限,後者決定下限。

如果霍斯特+布登霍爾澤的組合生效,加上新球館的建成,那麼就算字母哥離開,雄鹿仍然有一定的基礎立足密爾沃基,在良好運營的情況下保持每年平均5000-6000萬利潤不是妄想,只不過想要和豪門叫板不存在底氣了。


雄鹿為字母哥傾其所有,但“希臘女神”為何隨時要走?


但這就是小球隊的宿命吧,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打破階級固化雖然太遙遠,但努努力奔個小康還是有盼頭的吧?

如果雄鹿每年能保持5000-6000萬的利潤,做到20%左右的利潤率,回報也足夠了,至少比在 A 股瞎買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