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宮裡鎮董村小學教師程賢:注重九個細節,確保“線上教學”花開有聲

程賢

富平縣宮裡鎮董村小學教師程賢:注重九個細節,確保“線上教學”花開有聲

程賢,一級教師,富平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富平縣優秀教師,富平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任教於富平縣宮裡鎮董村小學。

新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突如其來,註定了這個寒假比以往年都長。開學季,“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眾多老師華麗變身,足足過了一把“網紅”的癮。以前無暇顧及或很少接觸的希沃雲課堂、知識膠囊、釘釘、慕課、翻轉課堂等等,瞬間成了老師們的日常用語和“陣地”。好在我們的老師都好學,在摸索和討論中開始了有些陌生的“線上教學”。

事情做不做得成是一回事,你做不做確實另一回事。你做了,每一個過程都一絲不苟,每個細節都仔細認真,縱然結果不如意,但也不會太差。倘若你不做,那怎麼可能會有結局呢?所以只有做才能摸索到門道,不去嘗試是不可能會有提升的。經過大致一週多的摸索,以及和同事交流、和學生溝通,我覺得,只要在這九個方面做好,那麼我們的“線上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一是調研學生網課學習設備,做到“兼顧所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數農村家裡有手機無電腦,網絡也不是家家都有,大多是用人家家裡的wife上網的。如果用流量觀看課堂視頻的話,農村家長能負擔得起費用嗎?如果天天讓學生盯著手機看視頻學生,那麼孩子的眼睛情何以堪?如果正看視頻學習時,有來電或微信,那學生能靜心嗎?所以,關於學生上網課用手機、寬帶等問題都是首先要解決的,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不因設備或網絡問題耽誤課程。至少保證學生有一部專用上網課的手機、寬帶不卡就夠了。建議老師們使用“創建微信群——發課程視頻——學生自學——教師點撥”的線上教學模式,偶爾錄製網課,利用雲課堂直播。

二是摸清家長監管情況,制訂“一生一策”。 如今的疫情,有一部分家長正在第一線抗擊疫情,無法在家指導學生觀看網絡直播。另一部分家長的確可以指導學生觀看,但要全程陪同,即影響家長的事情,也會讓學生拘束,有時學生稍有不注意,開小差呀,要吃喝呀,就會讓家長很生氣,就會出不和諧的“教子”。還有家長在外務工,因疫情未能回家,孩子的監管全靠爺爺奶奶負責。家長如果不陪同,學生也不會認真學習,也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醫護人員子女等,制訂相應的線上教學策略,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平等性,為開學後的線下教學奠定基礎。

三是選好錄製網課環境,確保“無噪清晰”。這次疫情發展超乎大多數人的預料,所以當教育部號召“線上教學”時,許多老師身邊幾無可用或好用的工具,充其量就只有一個手機。但我們老師發揮奇思妙想,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資源,創造性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在現代技術的支撐下,一個手機也能錄製質量好的網絡課程,給學生講授知識。其實,我們應該明白,要錄製清晰的網課,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最清靜的地方、最安靜的時段錄製。白天家裡多有嘈雜,老師們又得忙於其它事務,因此深夜錄課也成了老師們工作的常態。這樣錄出來的課比較清晰,學生聽講不容易分心,自然學習效果也就好了。

四是控制網課課堂容量,做好“一課一得”。線上教學相比線下教學來說,更要強調獲得感,只有不時讓學生有獲得感,學生才能持續關注下去。所以網絡課堂要控制知識容量。一堂課要有脈絡清晰的知識點,課程開始時最好告知學生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讓學生有心理預期,從而認真聽課。網絡課堂要遵循“一課一得”的模式,一堂課不要涉及過多的知識點,知識點太多學生記不住,聽課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且因為互動的不足甚至沒有了注意力,這樣就很難把學生留在自己的視頻課堂裡。所以我們老師上課開始時,就告知學生今天要學什麼要掌握什麼,然後就這個目標去講授,這樣的網課視頻會比較符合學生心理預期。

五是嚴格網課課堂時間,做到“一點一段”。線上教學不管是直播還是錄播,其實都是在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而學生的注意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一般來說,如果課程為純聽聲音,幻燈片不動3-5分鐘就會走神,若輔以幻燈片的播放,大致能持續15-20分鐘。直播會好些,不過也要看老師說話的藝術,最長也就大致30分鐘左右,再長學生就容易離線。前天有學生向我反饋說課程能不能快一些,我當時還很納悶,為什麼要快些啊?正常聽不是很好嗎?她說,同學們聽老師講課時,許多內容都理解,想快些聽那些不會的。從這件事我們應明白,我們的網課可以分為很多段,每一段講解一個知識點,學生點開看,覺得會了就可以點下一個知識點,不會時,反覆聽也比較方便。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知識膠囊有意識的多錄幾段,將知識點分解,或者一個知識點一段視頻。就算是直播,也可以一個一個的講了。

六是提煉網絡課堂用語,爭取“簡練有趣”。線下教學中,那些語言幽默生動的老師就很受學生歡迎,線上課程更需要幽默生動,才能緊緊吸引學生的眼球,進而喜歡上你的課程。對於老師們,雖然線上教學沒有經過專門訓練,但線下也算是身經百戰了,我們要提煉自己的講稿,提升自己的語言,剛開始錄課時不要想著一遍過,可以多錄幾遍,這樣可以修煉語言,達到最好的狀態。隨著錄課的漸漸熟練,再來思考一遍錄或直接直播的問題。我們平時線下教學因為互動,因為調動現場氣氛,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閒雜語言。網絡錄課直播時需要注意,這類閒雜語言要控制好,不然就會佔用學生關注的時間,不僅不一定能提升教學氛圍,反而可能分散學生的精力。學生上網課其實和我們聽網課是一樣的,就是想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獲得老師所講的重點,核心知識,核心觀點。所以我們要注意用有趣的語言吸引住學生,用有用簡潔的語言舒緩學生的期待。甚至去學習單口相聲的一些語言技巧,讓學生不忍離開你的課堂。

七是加強網課課堂測試,做到“講測結合”。線上教學要提升效果,一定要增加相應的檢測練習,沒有檢測練習,就沒有辦法知道學生掌握情況。因此,老師們在準備課程時也要準備好練習,練習可以是當堂在線測試,也可以是線下作業。我覺得,線上當堂測試對於“一課一得”的課堂很有效。因為學生參與的條件也比較有限,所以在線測試的題目最好用客觀題呈現,不僅方便學生作答,而且能迅速發現學生掌握情況,如果是直播還可以就此進行點評,提升知識的掌握。如果是錄播,那也可以拿到相應數據,進而瞭解學生課堂的收穫和效果。作為由線下臨時轉移到網絡教學的老師,我們需要做好“有講有測”,方能保障線上學習的效果。特別是現在許多課程時多班級多人數同上,作為班級的科任老師,更要關注這個課程內容,可以編制相應練習進行檢測。

八是善用網課課堂數據,做到“心中有數”。現在各學校使用的各種網絡平臺、雲課堂等,都會有學生收看數據,收看時長,以及作業完成數據等等,數據都比較詳細。不管是你錄製的課程,還是學校統一的課程,作為科任老師都要認真查看每節課的上課數據,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然後與相關學生溝通,儘快彌補其中的不足,以免形成班級的“差生”,最後迴歸線下教學時,不僅學生課程落下了,而且你也不好幫學生補上,還影響課程的進度。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關注學生網課的課堂數據,做到自己學生自己“心裡有數”。

九是調動家長監管力度,形成“家校齊心”。孩子好動,這是天性,家長能否做到陪孩子是線上學習效果的關鍵。最好是家長和學生協商,共同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學習計劃,鼓勵學生按計劃安排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從他律走向自律。家長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把生活節奏調整到學習模式上來,不要人為地、想當然地給學生的學習增加提前量、增加難度,這階段家長的任務主要是陪伴、監督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線上學習,督促學生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幫助老師管理好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並向老師積極反饋,家校合作育人。家長要充分利用這段整塊的學習時間,幫助學生做好薄弱學科的查漏補缺,加大閱讀量,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並且通過向防疫英雄們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家國情懷。把這個“加長版的寒假”變成學生自律、養成、修復、提升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規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過程。

我們只是普通老師,但在疫情肆虐的時候,我們義無反顧地為孩子的成長而不懈付出。不能僅止於自己的蠻勁,要實幹加巧幹,努力向“網紅老師”看齊。也許,我們成不了“網紅老師”,但一定能提升我們的線上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讓我們珍惜這次“線上教學”的機會,不斷努力去探索網課教學的藝術性。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