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经 . 西山经 (12 -- 大时之山)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楮[ chǔ ]

[ zuò ] ,下多杻[niǔ](此处应该是“橿[ jiāng ]”字),阴多银,阳多白玉(【注释】① 楮:1.也叫榖[gǔ]。通称构树。落叶乔木。叶似桑叶而粗糙,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树皮可造纸,叶可作猪饲料。2.纸的代称:~墨。② 柞:“栎[ lì ] ”的通称 ,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róu]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lì]”、“橡”;通称“柞树”。 ③ 杻:古书上说的一种树。④ 橿: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坚韧,可做车轮 :“其木则柽[chēng]松楔[xiē]稷[ jì ],槾[wàn]柏[ bǎi ] 杻[niǔ]~。”2. 锄柄,锄把。【翻译】再往西四百八十里,(是座)叫做大时的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栎[lì]树,山下有很多杻树和橿[jiāng]树,山北多产白银,山南丰产白色玉石。)。涔[cén]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注释】【翻译】涔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注释】【翻译】清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汉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