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不買種,機械助生產,“訂單”趕工忙

今年春耕,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鎮的種糧大戶王振並沒有像往年那樣,隔三岔五跑農資店張羅買種子的事情。


“過去春耕要選種、買種,還要自己育秧,現在是直接向合作社買秧苗,他們還負責插秧。”早在春節前,王振就和吉安縣敖城鎮偉鳳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簽約了一張“春耕訂單”,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由合作社負責提供秧苗以及統防統治的社會化服務,等到糧食豐收後,王振再以市場價格回售給合作社。


“以前只聽說過建築工程外包,沒想到現在種田也能外包。”談起今年春耕的變化,王振感慨道,種田再也不用“肩挑背扛”,甚至還可以當起“甩手掌櫃”。


王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人工拋秧,他的600多畝水稻要請60多個人,平攤下來畝均成本300元左右,現在有合作社開展機插服務,每畝地只要花費210元,光是插秧這個環節就能省下90元。王振說,他身邊有越來越多的種糧大戶選擇“春耕訂單”的模式,“種糧成本大大降低,關鍵是還不用擔心賣糧難”。


從“買種子”到“買秧苗”,一紙“春耕訂單”背後,折射出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市場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


在吉安縣敖城鎮偉鳳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的育秧車間裡,記者看到育秧流水線正在高速運轉,工人們正在加底肥、灑水、蓋肥,一盤盤成品秧盤通過流水線迅速生產出來。而在旁邊的育秧大棚裡,一畦畦綠油油的秧苗擺放齊整、長勢喜人,這批秧苗一週後就可以直接移栽至田間。合作社負責人黃喜鳳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又接到鄰縣一位種糧大戶的600畝訂單,工人正開足馬力為客戶“趕製訂單”。


春耕不買種,機械助生產,“訂單”趕工忙


“去年我們剛引進工廠化育秧設備的時候,只有不到500畝的訂單,隨著大家開始接受這種模式,今年的訂單面積已經發展到將近2000畝。”黃喜鳳介紹道。


在她看來,和傳統育秧相比,工廠化育秧不僅減輕農戶的勞作強度,而且統一選定品種、催芽管理的秧苗折損率低,品質和產量更高,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從而實現增產,因此通過訂單將農事生產各個環節進行“外包”,已經成為田間地頭的新風尚。


春耕不買種,機械助生產,“訂單”趕工忙

“隨著農業機械化日益普及,通過訂單將分散的小農戶集中起來規模化經營,可以引入現代生產要素改造小農戶,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提高產量、鏈接市場。”黃喜鳳說。


合作社有烘乾機械、高速插秧機、育秧流水線、連棟大棚等機械化設備,單季育秧能力可達5000畝。負責人黃喜鳳介紹,除了合作社單季種植1500餘畝,剩餘的產能主要為周邊種糧大戶提供服務,由合作社為其育秧,並進行機械化插秧作業,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該合作社由致富帶頭人黃喜鳳領辦,村幹部、貧困戶、農戶參與,吸納貧困戶77戶入股,長期聘請貧困戶21人在合作社務工。黃喜鳳表示,農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外包”訂單將會越來越多。


審核:張黎強

監製:周金平

春耕不買種,機械助生產,“訂單”趕工忙

主辦:吉安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吉安縣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