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華興鎮:鞏固成果重精準 脫貧攻堅看真功

4月2日上午,在銅梁區華興鎮犀牛村9社,建卡貧困戶彭汝學正在翻挖土地。“這塊地近兩畝,鎮村幹部讓我種美人椒,我先把土拌出來,等幹部把苗子送來就栽下地。”彭汝學說,鎮裡聯繫我家的但書記給我說,栽苗時他要親自來栽,賣海椒也要想辦法,叫我放心種就是了。

在銅梁區華興鎮,像彭汝學這樣不等不靠主動發展扶貧產業的故事並非少數。

銅梁華興鎮:鞏固成果重精準 脫貧攻堅看真功

貧困戶種植的柑橘獲得豐收

華興鎮是銅梁南部地區的一個山區鎮。近年來,華興鎮黨委、政府持之以恆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到2019年底,全鎮137戶貧困戶全部摘掉了貧帽。

“華興鎮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鞏固脫貧成果特別是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還需要我們下真功做實功。“華興鎮黨委副書記但永貴說,為了讓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鎮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對建卡貧困戶進行多次走訪和研判,決定通過因戶施策精準幫扶,讓每一戶貧困家庭增收有保障、致富有希望。

今年,華興鎮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中,繼續推行“鎮幹部一幫二、村幹部一幫一”的幫扶責任制,簽定責任書,列出軍令狀,把幫扶的成效納入幹部的年終考核。

“扶貧先扶志,送‘魚’更送‘網’。華興鎮在幫扶工作中,既及時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也十分注重扶志和扶智,教育引導貧困戶樹立‘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擯棄‘等、靠、要’消極思想。2019年以來,華興鎮開展與貧困戶面對面的脫貧宣講活動有150多場次。”華興鎮扶貧幹部閆利說,在解決好貧困群眾思想問題的同時,鎮裡因戶施策,精準幫扶,對有條件的貧困戶支持發展種植養殖業,對缺乏條件的安排公益崗位,對沒有條件的實行政策兜底。

團林村地處毓青山上,今年,鎮村在扶貧工作中決定繼續種植適合山區特點的美人椒。當地貧困戶爭著種植,9社建卡貧困戶張家全不甘落後,疫情出現平穩,他就忙著把2畝地整理出來。

“苗子是鎮裡統一育的,銷售的路子是幹部給我們刨的,種海椒一畝地有四五千塊錢收入,海椒收了再種一季菱角菜,可以收入萬把塊錢。只要人勤快,增收致富就有希望。”張家全說。

在華興鎮,很多人都知道胡光琴這個人。他在幹部的真情幫扶下,從一個懶人變為了勤快人。“過去,胡光琴無所事事,在村裡口碑不好。去年,鎮裡針對他家經濟非常困難的實際情況,將他安排當上了一名護林員,每月有了1000多元的穩定收入。胡光琴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不但工作認真出色,還在帶頭把自家衛生環境搞好的同時,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令鄉親們刮目相看。


銅梁華興鎮:鞏固成果重精準 脫貧攻堅看真功

貧困戶在蔬菜基地務工增收 趙武強攝

現在雲南一家大型建築企業擔任分公司負責人的晏開明過去是三塘村的建卡貧困戶。今年春節前,他返鄉過年向鎮裡的稻草基金捐款2萬元,還出資安裝路燈,搞公共地段綠化。

“在扶貧工作中,我們經常用晏開明這樣的身邊典型來教育鼓舞貧困戶,告訴他們‘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激發了貧困戶創業致富的內生動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閆利說,現在全鎮67戶貧困戶通過158萬元的小額扶貧信貸,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並湧現出不少先進典型。

誠如斯言,在華興鎮香山村,建卡貧困戶楊永強自強不息發展沃柑產業,成為貧困戶不甘貧困的典型。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村民也積極發展果樹種植業,全村沃柑栽種面積達到400多畝。

“人窮志不能短。現在國家的扶貧政策好,我們也有一雙手,通過勞動同樣能夠增收致富。”楊永強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年來,華興鎮十分注重扶貧產業的發展,如犀牛村70畝蔬菜大棚、茯苓村110畝無花果、三塘村210畝花椒、團林村150畝香桃等,通過業主+村集體+農戶(貧困戶)的多種模式,建起了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的收入有了保障。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們要求每一位幫扶幹部要繼續鼓實勁,下實功,收實效,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同時,把工作重點放在鞏固脫貧長效機制上,不讓一戶貧困戶掉隊。”華興鎮黨委書記蔣明河說。(趙武強 張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