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临好大王碑,不知效果如何,能否指教一下?

1317370192


大家好,我是景行书苑,很高兴在此与大家交流书法学习。

个人觉得题主临写的《好大王碑》具有较高的水平,从结字,到线条,再到章法,包括落款利用好大王的笔意进行的创作,无不体现出对《好大王碑》的胸有成竹,值得我学习。

艺术讲究百家争鸣,相信题主出此提问的目的不在寻求大家的一味赞扬。针对题主较高的书法水平,我斗胆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以期见到您更好的作品。

1,个别笔画有楷书意味,如撇画收笔有些尖细。

2,整篇过于整齐划一,字势缺少变化,少趣味。

3,线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书写性有些欠缺。

考虑你所说初临有此水平,一定有较好的书法学习基础,建议临写汉隶时对碑帖做大字临写,淡化细节,加强书写性。

以上吹毛求疵是针对你的这幅作品较小,加上图片处理了不易观察的条件下给出的,并且多是个人见解,可能有些不恰当,还请多多包涵。

——欢迎关注景行书苑,请多多点评、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


先生临摹的《好大王碑》挺好的,能够抓住《好大王碑》书法的特点:用篆书的笔法,写隶书的结构,整篇气势雄强厚重、风格朴茂沉稳,结构平实稳正,达到了形似的地步。先生初临《好大王碑》便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见先生于书法是有相当功底的。

但是,因为先生对图片进行了PS,这里看到的只是反转片,并不是先生临摹的墨迹,因此,先生临摹时的运笔就被掩盖了。人有所谓“一白遮百丑”,同样,书法临摹也有“一黑遮百丑(指反转片)”的现象。因此,有些东西在这里仅仅凭先生的一张反转片是难以进行更深入的判断的。

《好大王碑》以其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是书法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值得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并逐步走向创作。

为了深入学习《好大王碑》,给先生三条建议:

一、临习《好大王碑》要处理好一些辩证关系。

《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实质上立体感极强,虽没作过多变化,但节奏感很强,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好大王碑》的结字立足于平正,虽取势开张,却不作纵横驰骋之状,没有波磔,没有燕尾,临习时,要力求整饬而不伤于呆滞,要把萌萌的感觉写出来。风格上,既要雍容大度,又要不失烂漫天真,这个度要把握好。

二、临习《好大王碑》要循序渐进,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一是坚持对临一阶段,达到熟练的程度以后,即可以进入背临。

二是在背临达到熟练的程度以后,可以作一些变化临摹,即将整体笔画变粗来临习,笔画粗细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表现,看看效果。当然,这个阶段,为了激发临习的兴趣,巩固临习成果,也可以搞些集字创作。

三是意临。逐渐从形神俱似,到形不似而神似。这样,就可以为脱离碑帖,进入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除了临习书法外,还要把《好大王碑》的内容搞清楚,让自己穿越到碑文的历史场景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好大王碑》书法的特点和风格。


王君敏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镜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年—413年)的记攻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形,高6.39米,底宽在1.34—1.97米之间,四面环刻碑文。清光绪年间出土。

《好大王碑》乃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此碑书法似隶书似楷书,有秦诏遗意。方整淳厚,气静神凝,遒古朴茂,属笔势宽绰高美一宗。与东汉诸碑刻隶书相比,别具风格,故此碑名冠古今,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也保留部分隶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我国书法由隶书入楷书的重要例证之一。

书法的练习实际就是肌肉记忆,功到自然成!古代书法大家的练习都是以练帖为主,重复练习直到和帖上的字一模一样,楼主可以对比和碑文的相似度来判断书法的功力,同时能够融合自己的意境在里面,浑然天成,独成一体!


四夕浩然



无心浪子


别具风格、功力不浅。


龙向辉


四尺宣,字比较小,折纸的痕迹明显,所以用了反转片,再发一张原版。



1317370192


隶书工整,运笔苍劲有力,


梦的春天


这个字写的已经非常不错了,特别棒哦[呲牙]


海棠依旧l


书法似隶似楷,方整纯厚,别具风格,功夫不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