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集微網報道(記者/艾檬 Lau)中國芯正步入“前所未有之變局中”。在局勢風雲詭譎與未來前途未卜的夾縫中,當下的中國芯產業需要怎樣的破局?或許,CIDM是一個可以借力的答案。

2018年張汝京率先垂範,創辦了國內第一家CIDM模式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近日原摩托羅拉中國區總經理陳永正先生又創辦了廣東海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同樣以CIDM模式前行。同為叱吒業界的風雲人物,為何對CIDM如此垂青?CIDM將對中國芯產業帶來哪些變化?未來之路該如何走?在4月2日上午舉辦的“集微直播間·連線【張汝京】【陳永正】——CIDM如何助力中國芯開闢一條突圍之路”, 芯恩創始人張汝京、海芯創始人陳永正全方位解讀了圍繞CIDM的種種猜想,併為國內半導體業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殷切的期望。

下載愛集微APP觀看連線第二期精彩回放

國產替代可從CIDM模式切入 以數模混合為重點

對於採用CIDM模式的問題,張汝京認為,CIDM作為IDM的一種模式,國內IDM大廠還比較少,如果單純建IDM廠則面臨設計人才不足、設計資源不夠的問題,因而參照以往CIDM成功的模式,邀請國內外設計公司一起合作打造IDM,芯恩目前一共有46家設計公司共同聯合。

海芯集成創始人陳永正指出,當前我國大量芯片依靠進口,如何走出一條路彌補國產不足是業界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將國內設計公司和製造企業聯合起來形成聯合體——CIDM,既可以是國產替代進口的一種過渡模式,亦可以成為一種長久模式,助力更多企業共贏。

談及創辦海芯的原因,陳永正表示,2019年國家發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有觀點認為大灣區或可成為“中國的硅谷”。一方面大灣區各類產業對半導體產品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大灣區IDM或CIDM模式的企業並不多。同時,南沙自貿區政府對海芯落地南沙非常支持。目前海芯項目進展順利,2019年底開始跟南沙政府商談,到2020年3月業已開工,海芯開發的速度驚人。

對於未來,“當設計人才、設計公司越來越多時,恩芯有可能走向IDM,或持續保持CIDM模式。” 張汝京判斷說。

下載愛集微APP​觀看連線第二期精彩回放

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當下的中國芯正處在一個內外交困的歷史時期。在面臨自給率嚴重不足、國際巨頭加速鞏固壟斷、國外不斷加強技術封鎖和打壓的情形下,如何促進我國半導體行業在產能和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CIDM 模式的重要性已然顯現。

在陳永正看來,在中國“芯”產業發展過程中,CIDM模式最需要做的事是開發中高端數模混合以及模擬產品,這一方面需要吸引海內外高端技術人才,另一方面需要與海外有智能產權的大型企業合作引進高端IP。

張汝京也提到,CIDM重點是開發中國需要的產品,中國代工和設計業進步很大,但以產品為導向的IDM公司還是很少,特別是高端IDM少。在芯恩的CIDM模式中,最看重的是模擬和數模混合產品,因為它們的種類多、數量大,要求的工藝不是最先進的,但生產難度卻很大,需要設計和生產的密切配合,而CIDM可加快在中國建立模擬和數模混合生產模式,從而加快產品的自主可控,不再受制於人。

市場需求足夠大 重點是找到高端人才把產品做出來

而業界對於雙方的進程也分外關注。

對於芯恩的進展,張汝京展示了芯恩青島工廠外觀,三層的8英寸工廠將以模擬和數模混合為主,做特殊的工藝,淨化間則有兩萬平方米。行政管理大樓有連廊互連到淨化室,也能直接通到8英寸廠。

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在設備方面,淨化室已安置了大量的設備,除了光刻機等是新設備之外,大多是從海外購買的二手設備,因為二手設備價格比新設備成本更優,而且保養得好翻修也容易。因為疫情隔離耽誤了一段時間,現在陸續復工了,正在做調試,設備維修、測試也在同步進行。同時從日本、韓國等招入了很多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將帶著年輕人操作、學習如何使用設備。” 張汝京詳細說到,“110臺二手設備已有91臺設備翻修測試成功了。下一步將接上水氣電,進展是非常快的,預計將於第二季度投產。”

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而這與青島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張汝京提及,去年年底青島政府決定成立引導基金支持芯恩,先期投入30億元,隨著政府的投入,更多的投資機構、基金和合作夥伴也加快跟投,芯恩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對於青島芯恩與寧波芯恩的關係,張汝京提到,當決定投入CIDM時,在寧波註冊了芯恩公司作控股公司,寧波芯恩投資了青島芯恩,兩者並不衝突。

相比芯恩,海芯的進展更是“快”字當頭。陳永正介紹說,海芯規劃佔地兩百餘畝,第一期生產廠房約17萬平方米,同時還有預留廠房空間約5~6萬平方米。在生產廠房中,海芯既可以生產12英寸芯片,也可以生產8英寸芯片,兩種規格根據需求可以靈活調整。同時,如果有需要,海芯還可以生產第三代半導體6英寸芯片。

內外交困下中國“芯”如何突圍?張汝京、陳永正“連線”解答

在產品方面,陳永正強調,海芯以數模結合為主,以取代進口為目標。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以大灣區為例,電動汽車、充電樁、工業控制、生物醫療等領域都需要大量功率芯片、CMOS圖像傳感器等芯片產品。此外,深圳聚集了大量消費電子廠商,手機、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等都需要MPU。配合上述產業,生產功率芯片、圖像傳感器、唯一控制器等產品是海芯未來的方向。可以看出,大灣區的潛在客戶群體非常大,只要可以生產出取代進口的中高端產品,客戶根本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找到高端人才,將產品做出來。

半導體企業之間合作大於競爭 且有多種合作方式

當聚光燈都集中於芯恩與海芯時,業界對兩者的競爭也產生了質疑。

被問及海芯與芯恩的關係之時,陳永正提出,中國半導體的路除了競爭還有合作這條路。海芯和芯恩不是競爭關係,雙方不僅有經驗交流,產能也可以互相配合,未來資本運作也可以彼此合作。一方面中國半導體市場非常大,海芯和芯恩處於不同區域,根本不存在競爭關係,未來在人才、產能甚至客戶方面,雙方都可以協作。另一方面,不像邏輯器件,數模產品以多樣少量為特點,全球範圍內很難找到一家數模企業是獨立壟斷的,這對於中國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機會,對於CIDM模式的企業來說也意味著更多機會。

於是在思考如何真正讓CIDM廠落地南沙自貿區的過程中,海芯找到張汝京博士幫忙。張汝京也為海芯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建議,一是採購設備時儘量考慮二手設備;二是國產設備大都已達標,推薦海芯購買國產設備,其他國內難以供給的如光刻機、顯影機等可向國外設備廠商購買;三是在材料方面,國內材料也取得巨大進步,包括靶材、研磨液、化學品、光刻膠等也儘量國產化;四是人才,建議不要在國內挖,而是去海外邀請豐富人才,尤其海芯是民企有活力,而陳總有很深的人脈,可邀請很多有經驗的人士來訓練和栽培國內人才;五是產品層面,灣區有很多企業,海芯可以與他們合作直接下單。

兩大在業界縱橫多年的高手一前一後涉入CIDM,或許淵源在多年前就已種下。張汝京回應到海芯擔任顧問的原因時提到,在2003年,當時他領導的中芯國際希望能收購摩托羅拉 8英寸天津廠,談判非常艱苦,而當時陳總代表摩托羅拉,在很多重要關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最終讓摩托羅拉總部同意合約,收購得以成功。收購之後,其產能從每月2-3萬片提升到4萬片,從第二年就為中芯國際貢獻了諸多營收,因而也十分感謝陳總在最困難的時候幫忙,所謂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雙方的友誼也一直延展到CIDM的藍圖之中。

張汝京還舉了眾多臺灣廠商合作的案例來表明合作是“道”的道理,他說,可以換一個思路考量,國內單個廠跟國外相比都還不夠強大,但兩三個廠合在一起就會舉足輕重,只有力量集中了,產品合作了,客戶彼此支持了,各個廠發展才會更好,希望業界半導體廠能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國企與民企應優勢互補 協同合力

對於中國“芯”的突圍,除在高端產品尋求突破之外,國企和民企更應並行。

陳永正就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從中高端領域進行突破。近期,在政府的支持下,國內許多晶圓廠正在建設中,引發業界對是否會發生重複建設的擔憂。如果侷限於低端技術,進行代工,那麼確實有重複建設的擔憂。但如果以取代進口為目標,致力於中高端產品,尤其是民營資本利用靈活的機制吸引海外人才歸國,政府還是應該鼓勵。畢竟更多產能建起來,更多產品做出來,各方合力才能做好中國自己的芯片產品。

相對於大型國企,民企可以通過靈活的機制吸引人才,採用靈活的方式與海外大IP廠商合作。陳永正得出結論說,中國“芯”進軍中高端產品可以由“國家隊”和民間力量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同時進行。大型國企進行大規模投資;而民企堅持產品導向,以靈活的方式進行突破。

而張汝京也分享了同樣的觀點,他分析說,對存儲器等核心器件需要大量的投入,國企可擔當重任,但在模擬、數模混合產品等領域,民企可發揮重要力量,國企、民企應一起分工合作,這樣比較容易突破國外的封鎖,進而達到自主可控。同時,國內的設備業、封裝業發展快速,通過國企和民企的彼此協作,加大合作力度,產生的力量會更大,從而一起助力推進設備、材料甚至人才的發展。未來雙方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將中國芯推向更高臺階,最終實現自主可控。

(校對/範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